APP下载

认知语法视角下名词的界性

2010-08-15王世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可数无界有界

刘 珲,王世争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80)

认知语法视角下名词的界性

刘 珲,王世争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80)

英语中的名词根据词性可以划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传统的英语语法并没有详细地解释名词可数性划分的依据问题,而认知语言学却在此方面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这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体验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可数名词是有界的,不可数名词则是无界的。

界性;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认知

对于我们把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的人来说,尤其是初学英语的人来说,名词的可数性问题通常是困扰我们的问题之一。因为在我们的母语学习过程中并不涉及这个问题,所以一些英语初学者常常会对某些名词是单数还是复数,怎样拼写以及单复数分别表达怎样的意义掌握不准。

认知语言学对于此问题给了我们一个简单易懂的解释。英语中单复数表面看似简单的形式符号的变化,实则蕴涵着合理的认知差异,语言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而语法作为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必然蕴涵了一定的认知意义。本文试图以英语名词的有界性与无界性来认识英语名词单复视的认知理据,并指出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界性

关于对“界性”的界定,张黎 (2003)认为,所谓“界”是指语言对象世界中的、具有相对统一性的、均质的意象,这种质的延展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把语符表达的对象世界比做一个场面的话,那么这个场面中就会有不同的场景。每一个场景就是一个画面,每一个画面就构成一个界面,每个画面应该是均质的,那么整个场面就是由这些不同的画面共同构成的。

Bloomfield很早就提到了名词的界性这一概念,他把名词分为有界的(bounded)和无界的(unbounded)两类。20世纪80年代,认知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语言学的某些问题借此得到了合理的解释。Langacker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在论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时用到了界性 (bounding)一词,认为事物占据一定的空间,在空间上有“有界”和“无界”之分。可数名词凸现的区域是有界的,要得到更多有界实体的标本,只能靠复制同一范畴。所以,可数名词有复数形式。

我们来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例如 chair一词,它的存在首先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作为一个有限的个体存在,因此从认识语言学的角度看,它是一个有界的事物。我们只有复制 chair这个整体,才能得到更多的chair,而如果从 chair上取走某些部分,它的基本属性则会发生变化,就不再是 chair了,可能只是木头、钉子等等了。总之,它就不再具有 chair所具备的功能和特性了。也就是说,chair不具有可分割性。而物质名词water则是无界的,无论你怎么分割,它仍保持water的特性,无论是一江水,一湖水,一盆水,一杯水,哪怕是一滴水,它都具有 water的特性,water的性质没有改变。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式不同,所反映的认知结果就不同。

二、从界性角度理解名词

事物“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在语法中的反映就是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的对立,修饰名词的量词(classifiers)有个体量词和非个体量词的对立。凡是有数量修饰语的名词组都是有界名词组,而通指性的光杆名词不指称个体事物,因而是无界的。认知语言学认为名词具有界性之分,因为有了界性这个概念,名词可以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Langaker(1987)认为有界和无界事物的区别特征主要有三大特征:内部一致性、可扩展性和可复制性。无界事物的内部是同质的,即具有内部一致性,因为它几乎没有内部结构。而有界事物的内部是异质的,如一把椅子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椅背、椅面等,一旦将之分为部分,其结果便不再是一把完整的椅子,被分割的部分在通常情况下只能是各种形状的木块,所以“椅子”(chair)具有非常典型的可数名词的性质。无界事物具有同质性,所以具有可扩展性;而有界事物具有异质性,所以没有可扩展性。水在量上的增加或减少仍然是水,而一把椅子加上或减少都不再成为一把椅子。有界事物具有可复制性。如 a chair,一把椅子,two chairs,两把椅子等等:无界事物没有可复制性。

有界和无界一方面是指客观世界本身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人的认识的结果,即有界和无界是指概念化了的世界。由于人的认知角度不同才有了有界和无界的区分。界性可以有真实抽象之分。观察者的视角影响和制约着名词的界性,因此,名词的界性不是绝对的。例如,我们说 sheep是可数名词,从一定的距离观察一群羊,如果这个距离不是很远,以至我们可以数清这群羊有多少只,那么此时我们可以说 sheep是可数的,如果我们把观察的镜头向后拉,直到某一点,从这一点我们能看到远处是一群羊,但是无法数清究竟是多少只羊,此时,羊又变成不可数了。这一点就是可数与不可数的分界点。由此看出,同样一个事物,因观察者视角的变化,有了“界变”,即不同界之间的转化和变换。也就是说,“界”具有相对性。因此,与之相应的名词也具有了可数和不可数之分。Langacker(1987: 204)本人也认识到有界词和无界词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名词的单复数只是一种符号表现形式,在语言形式的背后是支撑它的认知方式。

认知语言学认为,“界”的概念可信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的概念始于对自身和空间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认知系统。“界”是人类设身体验投射到语言结构形式的结果。在对事物的认知中,为了整体把握事物和认识事物。必然要给认知对象指派一个结构边界,即使有时认知对象是一个抽象实体,很难确定它的起点和终点。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地渗透一些有关认知语法的知识,例如上面所说的 sheep,water,chair的问题,在给学生讲授名词的数的问题时,在以传统的方法讲授完英语名词的数的问题之后,再给学生们介绍一些认知语法有关名词数的界定,学生们一致认为从人知的角度理解和解释名词的数的问题要相对容易一些。但是需要向学生们解释清楚的是,传统的英语语法与认知语法各自的一些说法都不是绝对的。英语名词的单复数形式看上去种类繁多、形式复杂。一个名词在不同的场合出现可能用不同的符号形式。并有意义差别。但不管怎样复杂。语言符号形式都或多或少地映射事物本身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主体的认知方式。事物以其边界性进入人们的认知视野,在英语民族语言中表现为数,这是一个自然的认知过程。认识到这一点,能更准确地识别语言符号形式的差别带来的认知内容的差别,能根据说话人或者作者的感知视角来调节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顺应变化了的感知状态,这无疑对汉语本族语学生化解英语名词数的奥秘并正确运用大有裨益。

[1]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2]张黎.“界变”论——关于现代汉语“了”及其相关现象[C].汉语时体系统国际研讨会论文,2003.

[3]Bloomfield.L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Langacker,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1.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Langacker,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1.2, De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6]Ungerer,F.&Schmid,H.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 Research Press,2000.

[7]Croft.W.Typology and Universal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责任编辑:刘东旭)

H319

A

1001-7836(2010)06-0146-02

2010-03-10

刘珲(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助教。

猜你喜欢

可数无界有界
复Banach空间的单位球上Bloch-型空间之间的有界的加权复合算子
爱的大礼物 智能小怪兽 无界Pro
朗智无界 盛享未来——与朗盛聚合物添加剂业务部的深入研讨
一类具低阶项和退化强制的椭圆方程的有界弱解
可数一致连续偏序集的序同态与扩张
汉语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
一致可数可加马氏链不变测度的存在性
浅谈正项有界周期数列的一些性质
半无界区域上半线性薛定谔方程初边值问题解的破裂及其生命跨度的估计
艺本无界·何跨之有——张英超雕塑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