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国际经验 发展高校职业生涯教育

2010-08-15张春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生涯职业生涯职业

张春梅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借鉴国际经验 发展高校职业生涯教育

张春梅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西方职业生涯教育起步早,经验丰富,对我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分析和研究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的成功经验,并针对当前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若干建议。

职业生涯教育;国际经验;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教育,也称生涯教育,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伦博士在全美中学协会年会上正式提出了“生涯教育”观念。用来“治理”失学、失业和社会骚动,并主张将这种理念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以改革当时的教育。一般认为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设计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1]。在美国,由职业指导演化而来的职业生涯教育有效解决了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并促进了学生就业。1972年,尼克松总统宣称,生涯教育是“由政府创办的一种最有前途的教育事业”。

在很多西方国家,职业生涯教育已发展成为一种常态教育。大学由于和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其职业生涯教育的观念体现得尤为明显。然而,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引入我国才是近几年的事情,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学科研体系,实践效果极为有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随着高校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2008年,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高校都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走向理想的职业人生。在此,我们需要拓宽视野,关注并汲取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涯教育模式。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国际经验

在西方国家,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虽然这些国家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各具特点,但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特点,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1.个性化与发展性的教育理念。生涯教育认为人的职业化是一个与个人的品质、个性及潜能密切相关的长期发展过程,而决不是简单的职业介绍和安置。根据国外的教育理念,职业生涯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发现并开发自我潜能与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个性化是生涯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发展性是生涯教育关注的核心问题。美国高校的生涯教育强调以“当事人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育方法上极力推行个别化教学,让生涯教育真正服务于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教师尊重和支持学生自由发展的权利,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相互合作。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完成生涯设计。指导教师的作用是咨询建议,帮助学生梳理有关想法,但不会给予学生结果。同时,其教育强调个人整体的和深层次发展,而并非只讨论职业发展。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均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旨在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2.系统化与持续性的教育体系。国外的职业生涯教育是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学校的生涯教育课程以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达成生涯目标为主旨,设计了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其对象不仅包括在校所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甚至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在日本,所有的高校学生都要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大学教学计划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重点。在美国,就业指导中心在学生一入校就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对一、二年级的大学生,主要是加深对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对三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帮助了解市场需求,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人才招聘会,了解雇主资料,确定就业方向。对四年级的学生主要是提供求职面试的相关建议和信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美国职业生涯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在校的大学生,同时也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

3.专业化与专职性的机构和人员。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具有高度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工作,是高度依托专业手段开展的教育指导过程。在英国,为保证职业生涯教育的顺利开展,各个地方教育部门设有专门的生涯服务机构,协助学校实施生涯教育。在美国,职业生涯教育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因此,与生涯教育相关的工作一般由专家来做。美国各级教育部门都设有专门的职业生涯指导机构,各高校也都设有为大学生提供专门服务与实施管理的机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中心配有专业的职业辅导师资队伍,使用专业的职业辅导技术和工具,开设专业的课程。辅导人员具有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特点,一般都具有教育学或心理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所有的辅导人员要有培训资格证书或经过考试达标才能上岗。在德国,提供职业生涯辅导专业咨询或培训服务的专业人员,一般必须具有在不同行业 3~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又必须接受规范的专业学习和培训。

4.社会化与开放性的教育模式。在国外,学校是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但不是唯一的参与者,政府、企业、社团、家庭等社会各界也都非常关心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并以不同形式鼓励和支持学校教育。政府通过强大的信息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及时的职业信息和职业辅导知识。比如,美国劳工部在全国各地采集数据,发布未来十年的就业环境和各行业的需求,分析各行各业的需求形势,每两年微调一次并出版,美国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册。企业则直接承担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实践和实习工作等,保证了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了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经验,美国的大多数单位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带薪实习机会,有些单位还提供与新聘雇员相近的工资。一些学校还向家长介绍职业生涯服务,让家长及其家庭成员理解学生正在经历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以便获得学生家长更多的支持[2]。为加强学生职业意识教育,拉近学生与职业人的距离,日本的很多高校开设就业体验课程,学生到就业体验实习单位与正式员工一样开展工作。通过实践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自己、对职业的了解,也促进了大学教育与职业社会的融合。

5.规范化与完善性的制度保障。为了使职业生涯教育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各项工作,包括拨款资助、教师资格、教育内容及目标、学生应得到的服务等等。20世纪 8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指导和规范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指导工作。比如,2003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颁布了《全国生涯教育框架》,这是英国生涯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它涵盖了学校生涯教育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实例等方面。为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能够更好地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了可行的参考。美国是较早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较早以政府法案的形式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改革的国家,20世纪 70年代和 90年代,美国分别颁布了《生计教育法》和《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通过法案引导美国中学生从“升学主义”转向关注个人的未来发展,确定一条走向职业道路的计划,使学生能顺利实现向“工作世界”的过渡,这两部法案对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还是一个新课题,还没有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支持理念。20世纪 90年代后期,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国内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才开始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开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简单,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就业的一般指导层面,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其主要问题在于:

首先,教育观念落后。目前,我国教育界对职业生涯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高校把职业生涯教育当成学生就业的“急救药”,把职业生涯教育等同于“就业安置”,带有很强的应急性和功利性,并未关注到学生个人自身的发展。其次,教育对象狭窄。在我国,很多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毕业班的学生,而忽视了对在校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职业准备的前期指导,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最后,教育队伍力量单薄,综合素质尚待提高。目前,各高校承担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学生辅导员、校团委或学生处的工作人员,他们当中绝大部分没有受过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与指导。

三、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

虽然我国与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就业结构与就业形势也有很大差异,但西方国家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必然有助于推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事业的发展。

1.更新职业生涯教育理念。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要取得大发展首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大学不是职业介绍机构,大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大学的教育职能。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是对学生整个生涯发展的关怀。因此,我们需要树立一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开发人的潜能,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需要的教育理念。以一种长远发展的眼光来指导学生的就业,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3]。我们需要把教育的目标从以往的只关注职业转变到关注人自身,从强调就业指导转变到促进个体生涯发展的方向,把教育和人的成长、人的价值实现联系起来。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满足人的潜能开发的需要,帮助学生发现、培养自我的潜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构建系统的教育体系。职业生涯教育不单单是学生毕业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而是一个全面、持续、系统的过程。我们应将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作为现代教育的必备内容纳入大学教育体系,并贯穿于大学学校教育的始终,构建系统化、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置对应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整个生涯的发展。同时,大学教育的各科教学中也要渗透生涯教育的思想。并将职业生涯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按照社会的需要塑造和完善自我。除了课程体系的建设之外,各高校还需要建立专业的就业咨询和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建议以及就业信息等。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专业师资队伍。这是发展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前提,首先有必要开展生涯教育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实施准入制度。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及专职的辅导人员要具备较高学历,具有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胜任职业生涯教育和咨询工作的需要。其次,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在岗或岗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最后,学校可以聘请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到生涯教育工作中来,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以提高教育质量。

4.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职业生涯教育虽然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但它立足于适应未来社会的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因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这一点从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的历史和实践经验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因此,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要向学生讲述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特点组织学生经常性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把学校教育和社会联系起来。学校需要鼓励学生,并积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比如与用人单位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去实习、工作;邀请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和部门主管定期进行演讲、咨询等教学活动等等。政府和社区等也要发挥各自功能,积极参与到生涯教育过程中,为学校教育提供支持。

职业生涯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就业,同时也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发展生涯教育刻不容缓。我们需要借助后发优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发展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实现教育、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陈军,钟新.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问题的再思考 [J].现代教育科学,2009,(1):54.

[2]刘清香,高丽萍.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理念及其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8,(10).

[3]唐玲,蒋舜浩.对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变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Abstract:Career education starts early in theWest and therefore theWest has rich experience,providing strong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This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overseas career education and to solve the existingproblemsof our country's career education,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f developing care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s universities.

Key words:care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 experience;career

(责任编辑:朱 岚)

Drawing Lessons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o Develop Career Education in Un iversities

ZHANG Chun-mei
(School ofManagement,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G642.0

A

1001-7836(2010)06-0033-03

2010-03-02

张春梅 (1977-),女,辽宁大连人,讲师,从事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生涯职业生涯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