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反思

2010-08-15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素质

高 翔

(怀化学院外语系,湖南怀化418008)

近两年来,怀化学院围绕人才培养问题展开一系列讨论,一些系部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效,师生对于如何培养人才理念也达成基本共识。学校党委行政审时度势,分析当今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形势,权衡我校目前所处的状况,总结我校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对我校已有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作出的一次重大改革,并希望以此探索出提高我校办学质量的育人途径。根据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人才培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值得我们这样教学型学校去思考。那种只会记忆的学习和以考试为目的的“考试高手”不是人才,而知识、能力、素质全面的,尤以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然而,如何使知识转换为能力,形成素质,在目前我校课堂教学能否做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一、“三位一体”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

学校领导提出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从人才培养规格,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二是人才培养的内容,融学生的“公共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为一体;三是从人才培养的途径,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而我校人才培养规格也顺应这一模式的要求。这一模式中的知识,包括本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的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等,摒弃过去那种越专越好的狭义认识,强调知识面的广泛性;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素质,最重要的是做人,一个素质高的人,他一定有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而且文化、业务水平高,职业意识、责任心强。我校提出的这一培养模式符合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社会对人才最看重的是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多向思维的能力和有敢于开拓创新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大学生,主观上,博览群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善于思考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客观上,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是与社会的进步同步的,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人才也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与此同时,高度发达的社会竞争更激烈了,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高校的三大功能,即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而教学的任务也十分明确,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专门人才。服务社会这一话题不是毕业后才能体现的,应该融入今天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一种服务社会的“潜意识”,把自己投入到社会的怀抱中,使学生具有不断超越自我的心态和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同样也是为社会的“明天”服务,这就是要提高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把所学知识转换为一种能力,形成一种“潜服务”。大学要为社会的“明天”着想,就是要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是一种意义更为深远的社会服务意识。

二、知识与能力关系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名言,凝聚了培根对知识的极大兴趣和他对知识的深刻的见解。然而,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我们又如何理解。对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三个因素:一是认识的主体,即具有思维活动能力的人;二是被认识的客体,如宇宙天体、自然界、社会文化、乃至书本知识等;三是实践,即主体参与改变客体的活动中的实践活动。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确立了学习的主体,即学生,也很好把握了被认识的客体,即书本知识,但由于忽略了第三因素,即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知识的获得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知道知识是通过载体而存在。比如我校图书馆,藏有上百万册的图书,也算是一座知识宝库了。但如果人们不去查阅或使用这些图书,那么,这些知识也只能是一种储藏。因为,知识必须通过认识它的主体并通过主体作用才能够转化为力量。

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所不同,因为英语教学既要讲究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1](P163)。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语言技能,都需要靠学生自己主动去学、勤奋去练,才能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的作用只能是主导而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使这些外在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东西,如教材、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环境等,对学生来说都是外在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积极进取,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最后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人不是自然地消极产物,而是在积极主动地作用于自然和改造自然。人既然是自然产物,又是改造自然的主体,那么没有这一主体的能动作用,任何环境和其他外界因素都起不了作用。就课堂教学来说,学习不是外部行为的变化,而是内在能力和倾向的变化。如果学生没有把所学知识通过思考、消化转换为能力,“知识就是力量”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既然知识与认识主体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教育,只有通过靠学生主体自身内化形成的能力素质,才是我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国出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教育家,他们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和治学之道,成为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基石。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教育思想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传统教育应当一分为二看待,既要肯定其在教育发展史上的作用,又要看到其落后的一面。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总是和一定的教育思想相适应的,而教育思想又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因此,传统教学也是与那个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然而,时代的发展,以前的教学方法也会出现老化的问题,传统教学中那些陈旧、落后的东西,也就会日益显露出来。张楚廷教授曾就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指出,大多数课堂仍然是沉闷的,方法上仍然是陈旧的,即令是有了教学技术的变化,在方法的变革上也未见多大起色。[2](P371)传统教学方法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它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只顾灌输,学生以接受知识,掌握知识为主,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这就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局面。其实,这一教学方法弊端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由于教育体制的一些问题,要对其进行改革就有困难了。所谓传统教学主要表现在:

(1)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课堂中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知识不等于能力。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追求分数的现象比较严重,目前还依然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三中心”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或创新能力。如果我们仅只把大学看成是知识传播的场所,而把知识的转化和应用看成是大学毕业后的事,那么就会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指出,中国学生研究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因为受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书本知识固然重要,特别是对学校教育来说,学生更多还是学习前人所创造的间接知识。但是,“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却有些失之偏颇。因为,我们不能以书本知识代替实际技能训练,而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师生不能满足于接受前人的知识,而应学会如何利用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开拓新知识。

(2)压抑了学习主体性作用。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存在重教不重学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育学是角度来看,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培养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能力。陶行知先生曾就“学”解释道,“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以前我们总认为教师上课讲的知识越多,学生也就学的越多,掌握的知识也就越多。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有时教师讲的越多,学生反倒越糊涂;有时同一教师上同样内容,对于不同学生效果就不一样,有的出类拔萃,有的成绩平平,甚至有的低下。这显然不尽是教师的原因,更多应属于学生自身的问题,因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内因。无论教师多么优秀,教学条件多么优越,如果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能力的培养,内因不起作用,是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的。不是学生的素质不好,而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束缚了他们创造才能到发挥。因此,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要发挥他们学习上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强调学习的“同步性”,忽略了学习者个性的发展。我们的学生虽然经过大学统考并按分数段录取,但专业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依然存在,个体差异也导致兴趣爱好,动机志向千差万别,加之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师的素质,很难去实施所谓“因材施教”这一理想化的教学理念。那么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就会影响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学习的“同步性”也就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培养不出出类拔萃的人才的原因所在。当然,我校也出了不少优秀的顶尖人才,我虽然没有对他们当时在校表现作一个调查,但他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他们个体因素,形成自己的个性,我认为他们的成功至少摆脱了学习的“同步性”,在前进的路上找到了自我。

四、课堂教学的思考

“大学教学所要明确的是:学生是自己心理活动的主体;使这种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展是教学的责任,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的基本标准,……”[2](P335)。那么,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就应该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也就是我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点中提出的“构建新的教学平台,确立专业能力素质培养的核心地位”。大学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通识教育,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才是根本。因此,作为教学活动双方,教师与学生都应清楚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笔者认为教师任务应该从以前仅讲授、解惑转变为启发思维、培养能力;而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应该从只是记忆、掌握转为深入思考、自我发展,进而形成善于独立思考、提倡个性发展、勇于开拓创新的新的课堂教学局面。

首先,教师应有一个清晰的教学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教学观的基础。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它包括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以及教师自身作用等的看法。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清晰的和潜意识两种。无论哪种,他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出来。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学,Richards(1998:2-3)举了这样的例子,说教型教学观所基于的理念是教学主要就是通过清楚地讲解、展示或讨论来传授知识;而发现型教学观所基于的理念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调查和发现来拓展知识,将教师的影响和讲解减少到最低程度,给予学生从直接观察中进行归纳的机会;互动型教学观所依据的理念则是学生已有成型的想法,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的想法、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课程内容形成互动。[3]除第一个说教型教学观外,发现型和互动型教学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其次,学生应提升学习主体意识。从学生学习发展和能力形成的内因来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从高校的功能来看,尤其是像我们教学型学校,应当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实学校各项工作都是围绕培养学生这一中心而展开的,一切工作也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应树立主人翁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刻苦学习,才是自我发展的内因。只有学生内因发生了变化,教学才有效果,培养才有成效。因此,学生要真正认识主体含义,切实发挥主体作用,自觉肩负起学习的重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第三,学校应营造良好的个性发展环境。创新性往往具有非常规的特点,也有与从不同的个性,也就是说,“创造性蕴涵于个性之中”[4](P121)。学校,系部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环境,个性是在环境不断刺激的过程中发展和形成的。营造一个整洁的校园环境、标准的行为规范并不是一件难事,但要在整洁当中有变化,标准当中有自由,一致当中有特色,统一当中有个性就不容易了。“一个好的校园环境是鼓励人们标新立异、有利于人们自由表现的宽松的文化氛围”[4](121)。因此,我们应该尊崇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渴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

知识是能力的支点,是创新的基础。知识的活力在于同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才能转化为能力。也就是说,知识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思维才能形成力量,而力量应该在创新过程中施展。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现成的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创新能力,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无论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应该围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发展自我而实施。当我们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关键在于他们能不能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变化。这种适应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因此,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课堂教学抓起。

[1]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张楚廷.大学教学学 [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文存.论外语教学中的理念 [J].外语界,2005,(6):12.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素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