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护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2010-08-15查道德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双师型双师

查道德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论高职护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查道德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护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但目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资源相对匮乏、结构不尽合理、培训基地尚未建立及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加大护理“双师型”师资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护理“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建立一批稳定的护理“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制定科学的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考核指标体系。

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建设

高职护理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由于高职护理毕业生今后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病人,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健康,而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与师资队伍建设密切相关。因此,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护理人才,就要求高职护理教师不仅要较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即具备双师素质。本文就目前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进行研究。

1 护理“双师型”师资的内涵

“双师”是教育界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的能力与资质要求,不仅应具备教师资格和教学基本能力,还应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2004年卫生部和教育部共同制定的《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培养一批“双师型”中青年骨干教师,从而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入到高等护理教育改革中。2008年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中再次对双师素质教师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根据此《方案》中提出的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应备条件,护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既是一位能从事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讲授的教师,能在临床见(实)习中指导学生;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师。近年来何应林教授提出“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概念[1],指既具有教师系列职称,又具有在相关专业、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背景、经验及表征其水平的专业技术职务,集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于一体的专业课教师,这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融会贯通,整合为“一”。

2 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资源相对匮乏

护理专业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护理师资资源相对匮乏。由于我国的医护比例不合理,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明显,尤其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使护理功能不断扩展的情况下,护士的数量更加不能满足人们健康保健的需求。自2000年以来,教育部与卫生部共同开展了护理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项目,高级护理人才被国家列为四大紧缺人才之一,加快护理人才培养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优先发展战略。卫生部、教育部《规划》中明确提出扩大办学规模,年招生数每年递增15%。随着护理专业学生的扩招,护理专业教师的紧缺成为突出问题,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师生比超过1:20,有的甚至达到1:30以上,护理“双师型”师资的短缺就更加明显。

学校对护理教师的培养未予足够重视。具备教师任职资格的专任护理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在师资本身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繁重的专业理论教学任务就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因疲于应付教学工作,致使教师无暇投身于护理临床实践工作,也较少外出进修和培训;同时,由于大多高职院校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境地,所以对护理“双师型”教师培训费用投入不足。这些都大大限制了护理“双师型”护理教师的增加。

护理“双师型”师资的补充渠道不够畅通。一方面,由于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误解与歧视,加之高职院校教师薪酬待遇又普遍较低,一些来自临床一线的高级护理人才不愿意进入高职院校任教;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人事制度不健全、不科学,许多高职院校的用人自主权受到束缚,人员流动困难,一些高层次护理人才很难调入,这就进一步使得护理“双师型”师资的补充渠道不够畅通。

2.2 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我国高职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护理“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比较突出。从职称结构上看,表现为中、低级职称教师多,高级职称教师偏少,且绝大多数为副高职称。从学历结构上看,以本科为主,硕士较少,还有部分为专科学历,而这意味着这部分“双师型”教师学历不达标。职称和学历层次的普遍偏低,使得能够带动和带领其他教师及学科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缺乏,难以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这成为制约高职护理教育发展的一重要因素。

2.3 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尚未建立

一是全国性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尚未建立。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是培训“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阵地。自2000年11月首批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在天津成立以来,截至2009年,全国共建立6个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但均没有对高职护理教师进行培训。二是区域性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也未形成[2]。因目前国家对开办高职护理专业建设中并没有提出建设附属医院的硬性要求,致使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高职护理专业,但并未建立直属性附属医院,导致专职护理教师很难深入临床一线从事护理工作,久而久之,必将导致专职护理教师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脱节。

2.4 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指开设了高职护理专业的)作为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场所,对“双师型”护理教师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要求更高,其建设及评价也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双师型”教师不是终身制,应当构建“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定期考核[3]。但目前各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护理“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指标体系,缺乏科学、统一的护理“双师型”师资考评体系。

3 加快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3.1 加大护理“双师型”师资人才的引进力度

一是择优录取五年制护理本科生,加强培养和培训,使其尽快成为护理“双师型”师资,这应是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主要来源。二是加大从临床上引进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力度,进行适当培训,这是目前能较快解决护理“双师型”不足的一种有效方式。三是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予以用人自主权,这样学校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引进高层次护理人才。四是从临床聘请一批热爱教育事业、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护理人员做兼职教师。

3.2 加强护理“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与培训

鼓励护理专业教师在职进行学历教育,完善知识结构。教师的受教育程度与教学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学历层次低,知识结构有限,教育能力也将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应鼓励护理“双师型”教师在职学习以提高学历层次,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通过各种渠道系统学习教育科学知识,强化专业知识,扩展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有针对性的对护理“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培养与培训。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是护理“双师型”教师培养重要途径之一,这也一直是国内外很多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对于专任护理教师主要不足是临床实践经验缺乏,而护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没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为依托,是不可能搞好护理教学的。作为学校每年都应安排一定时间组织护理教师到临床医院顶岗实践,不断地了解和熟悉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新进展、新方法,学习临床护理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新护理技术的应用,学习临床医疗检查治疗技术,掌握护理学发展新动态等,最终实现教学与临床零距离,防止理论和临床实践相脱节。而对于兼职教师又需要对其进行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培养,加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供各种机会学习教育学理论与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3.2.3 注重护理“双师型”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如果护理“双师型”教师都能成为研究者,必将同时促进护理教育的快速变革和护理教师的快速成长。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护理科研,使科研和教育融为一体,把科研融于教学中,以科研促进学科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3.3 建立一批稳定的护理“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

一是要建立全国性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定期对高职护理教师进行培训。二是要加强区域性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卫生部、教育部《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区域性“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形成一支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办护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应建立直属性附属医院或至少有合作关系密切的教学医院,作为护理“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术性培训基地,使他们有处可培。

3.4 制定科学的高职护理“双师型”师资考核指标体系

2004 年教育部文件中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4]。“双师型”教师不是终身制,双师型”护理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学习与临床实践,才能保证知识与能力和临床实际接轨。鉴于此,学校应当构建“双师型”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定期考核,要突出对“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使他们能与时俱进,保证“双师型”教师的整体质量。王惠珍等从专业态度、临床护理水平、护理教学能力、护理科研、人际关系五个方面对护理“双师”进行考评,方法合理、有效、可操作性强[5]。

总之,高职护理教育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于一体的医学高等教育,通过引进、聘用、培养及加强考核,从而建设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已成为高职护理教育最迫切的需要,也应是各高职院校重中之重的大事。

[1] 何应林.一体化双师型[N].中国教育报,2008-5-15(3).

[2] 饶和平,陈月卿,李胜琴,邱惠萍.高职院校护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42243.

[3] 黄儿松,何勇.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2):62-63.

[4] 国家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19):627.

[5] 王惠珍,高星,翟惠敏,高钰琳.“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体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652566.

G451.2

A

1671-8275(2010)01-0096-02

2009-10-20

查道德(1973-),男,安徽潜山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学。

责任编辑:之 者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双师型双师
国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认证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的启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与认证一体化实施的思考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