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合唱

2010-08-15河北交响乐团田小明

河南科技 2010年12期
关键词:混声音乐艺术

河北交响乐团 田小明

浅谈合唱

河北交响乐团 田小明

一、合唱在现代生活中意义和作用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唱艺术拥有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宽广的表现范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较高层次的美学内涵。合唱艺术以其特有的协调、和谐和统一、产生的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在声乐表演形式中力踞“群雄之首”、让人置身于天籁。

对于个体来讲,合唱赞美人世间的真、善、美,在美妙的富有层次的合唱中,人们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进而打开胸襟,丰富情感,提高理解的能力,学会思考,从而达到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弘扬真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乃至净化人类灵魂,创建精神文明,唱艺术将起到令人瞩目的作用。对于社会中的各个群体来讲,合唱讲究的是和谐统一,需要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产生美感,这也是锻炼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所以,了解合唱、走近合唱、体验合唱是社会提升、净化心灵的良好途径。

二、合唱的特点

合唱艺术是声乐领域中更高层次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演唱可以给人们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层次的艺术享受,合唱包括:①童声合唱。②女声合唱。③男声合唱。④混声合唱,即泛指男、女声或加入童声的合唱,简称混声合唱。

合唱包括了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织体的表现形式。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表现力。一个合唱团艺术水平的高低,预示了这个团每个队员的音乐功底、修养和文学造诣。合唱团中指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一个好的指挥的排练能给合唱队员留下最有价值的音乐知识和对音乐的感受力,更能给观众留下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

合唱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合唱这种艺术更多地是淹没自己而突出集体,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和谐的整体。

合唱看似是一种消解个性的艺术,实质它是在更高层面提炼生命共性的艺术。合唱从不同的角度以音乐为中介建构个体、群体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三、合唱的发展

合唱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无不是与社会的变革紧密相关的,无不是在新时代、新思想与旧的习惯势力和旧思想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的进步为合唱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我国合唱艺术诞生在20世纪初民族内忧外患之际,相继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合唱曲,如《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祖国颂》、《我的祖国》等,这些精典的曲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成为人们感受历史的一扇窗口,以及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手段,至今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生机勃勃,合唱音乐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景象。沿着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模式,音乐家在合唱音乐的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涌现了一大批其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作品。如施光南的混声四部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陆在易的领唱与混声合唱《雨后彩虹》等。这些作品大多以新的时代精神,丰富的音乐色彩,清新的艺术格调,为中国合唱音乐的发展史写下了弄墨重彩的一笔。

当今合唱的迅速发展不仅仅表现在风格种类繁多、形式新颖别致,中国合唱也走上的国际舞台,国际间的交流极大的影响到了中国合唱的发展。各国合唱演唱技法的提高之快、演绎表现各类作品的能力之强更令人不断反思世界合唱潮流和中国合唱的客观现状——我们如何取他国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努力发掘博大、多样的中国文化,进而走出中国合唱的独有特色,把中国文化引向世界。

如著名曲作家尚德义创作的混声四部合唱《大漠之夜》,这首荣获2001年中国音乐创作最高奖——“金钟奖”金奖第一名的混声合唱,词曲珠联壁合,立意深邃,形象鲜明,音乐新颖,将在大沙漠艰辛跋涉的骆驼拟人化,体现出对大西北的深厚情结,也表现出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千百万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高贵品格和勇往直前的人生哲理。

合唱艺术丰富的人生色彩,奇妙的多声思维,我们要不断吸收借鉴世界合唱表演艺术的新的概念、新的思路、新的成果,将其运用到改革、发展中国合唱艺术的进程中来,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合唱表演艺术发展之路。

book=222,ebook=198

猜你喜欢

混声音乐艺术
我问雪莲花(混声合唱)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