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新建本科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研究

2010-08-15河北衡水学院图书馆苑津燕

河南科技 2010年12期
关键词:衡水经济社会学院

河北衡水学院图书馆 苑津燕

地方新建本科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研究

河北衡水学院图书馆 苑津燕

处在地级城市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区位、办学条件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地方本科院校应正确分析认识自身和地方的特点,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使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同时也加快自身的发展。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区域经济融入互动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有相当的资源和快速发展的需求

目前在地级城市的普通本科高校,多数为专科学校升格成为本科高校的。这些学校的模一般不大,层次不高,但都有一定的资源和快速发展的需求。如衡水学院,经过全校师生数年努力,在原衡水师专基础上升格成为本科院校衡水学院,学院占地面积764亩,校舍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拥有36个基础课与专业课实验室,有12个多媒体教室,8个音像语言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058万元。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图书馆由清华大学设计院设计,馆藏图书100万册,各类期刊资料1085种,音像光盘资料10627套。馆内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并提供了24个高级研究厢,校园网作为中国教育科研网衡水市主节点以千兆光纤连接,基本满足了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要。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400米塑胶标准田径运动场和球类塑胶灯光体育运动场。衡水学院拥有在校生1万余人,是地级市人才最集中的单位,这个独特的教育科研资源,是区域范围内其它单位难以相比、难以取代的。

地方本科高校在本科高校中是第三世界,学院虽然升格成为本科院校,但和办学历史较长的其它本科高校相比,规模还是比较小,各方面的条件还不足,特色还没有完全形成,无论是从自身的需求,还是从社会的需求,以及本科院校评估考核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都还要继续加快发展,才能适应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在地方的基础上建立,在地方的环境中成长,只有紧紧融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地方本科院校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对地方高校来说,要适应快速发展的需求,就要紧紧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大趋势下,各地的经济社会事业也都有快速发展的需求,而这种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和科研的支撑。如衡水学院所在的衡水市,辖8县2市1区,人口有400多万,土地、农业、等资源丰富,一、二、三产各业齐全。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开发资源需要人才,企业发展需要人才,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城市层次和人口素质,都需要高校资源的支撑。全国的本科高校虽然不少,但是生长在衡水的土地上,和地方靠的近,有各种天然渊源关系的只有衡水学院学院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地方的经济社会环境是一个广阔的空间,地方的发展需求是一个大市场、大熔炉、大舞台、大战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把自身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在大熔炉中锻炼自身,在大舞台上展现自身,在大市场中赢得份额,才能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发展自身,促进学院快速发展。

三、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和地方的联系

地方本科院校直接隶属于省或省教育主管部门,接受地方的领导和支持少。如不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紧紧融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笔者认为,重要的是增强联系合作的意识。认识到高校和地方都有快速发展的强烈愿望,都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加快发展。都要认识到相互间存在天然紧密的联系,存在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正因为如此,许多地方党委政府,对位于本地的高校,在发展的空间上,环境的营造上,条件的优惠上,都有相当的支持力度。对于高校来说,无论是在环境营造、发展的条件和空间上,对地方都有更大更多的依存关系。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加强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另一方面,要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做出实绩,以实际行动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具体措施上,可考虑采取以下的方式:

1.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定期向地方党委、政府报告工作,听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学校工作的要求和意见,请求地方党委、政府帮助学校解决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挂职交流。高校的部门和单位,地方的部门和单位可以采取互派干部挂职、互相聘请对方人员为工作顾问等形式,从组织上加强双方的联系。

3.参加会议。地方召开的可以让高校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通知高校的领导和相关的部门负责人参加,让高校干部通过会议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4.信息发布。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在发布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信息时也要面对地方高校,在制定发展计划和论证项目时,要把地方高校作为重要资源予以考虑。

5.访问联系制度。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要把到高校调查了解情况作为一种制度,并有计划地把到高校做报告开讲座作为一种制度,增强地方领导和高校师生的双向了解。

6.项目协作。地方正在进行的有关经济文化发展项目,可以安排或邀请学院派有关的科技人员参加或作为信息员,在实际工作中为高校科技人员施展抱负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7.高校要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知识的宣传研究。加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研究,定期到工厂、农村、区开展社会调查,促进师生了解地方的情况,增强对地方的感性认识,注意发挥高校各种资源的价值。

8.参加其它各类适宜活动。在活动中,使高校的师生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社会的需求。让高校及其培养的学生,知道应该学习什么?做什么?自己独立的能够做什么?借助力量能够做什么?把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真正紧紧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

[1]何本初.地方本科院校要紧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中的发展中[J].滁州学院学报,2006,8(1):100-101

[2]陈子珍.产学研结合促进地方经济和地方院校共同发展——湖北工业大学办学特色纪实[J].科技创业,2008(5):12-13

[3]童丽珍.地方高等院校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以嘉兴学院为个案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6,18 (S1):25-27

book=0,ebook=68

2010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课题编号:201033B

猜你喜欢

衡水经济社会学院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初等教育学院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衡水专场(二)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学院掠影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西行学院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