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运用现代传媒引导服务青年成长的思考

2010-08-15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响

河南科技 2010年12期
关键词:共青团青少年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响

新形势下运用现代传媒引导服务青年成长的思考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响

随着国家各项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共青团工作一直在努力改进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深刻的挑战,这就对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共青团工作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年特点,运用影响广大青年的现代传媒,进一步提高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共青团传媒引导服务青年成长

2008年12月24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共青团工作五年纲要(2009-2013)》(下文简称《纲要》),《纲要》指出,新的形势对青年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共青团工作应该着眼新的形势和任务,在深入研究当代青年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找准工作位置,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手段,充分发挥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传媒业发展状况及其影响青年成长的调研,分析思考传媒业发展对共青团工作的挑战和机遇,提出运用传媒体系引导服务青年成长的建议。

一、我国传媒业发展状况及其对青年成长的影响

在传播学中,大众传播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人们公认的大众传播媒体包括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新兴媒体——第四媒体互联网和第五媒体手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各项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传媒业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009年全国报纸总数超过2000家,2008年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5196%、96.95%[2]。自本世纪初,网络媒体开始崛起,成为传媒业的革命性事件。据统计,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青少年网民已达到1.75亿,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1.8%[3]。

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迅速化和全球化与现代传媒工具高度发达,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信息渠道,无处不在的大众传媒不分昼夜地传播信息,令人们浸泡在信息的海洋中。伴随着,现代传媒培育的年轻一代开始成长起来了。正如媒体专家指出:今天的青少年在接受、收集、交流信息的方式上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青年大学生是青少年中接触和使用传媒比较频繁、稳定的群体,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观察与调研,我们不难发现青年大学生在接触传媒过程中呈现出主动、积极的状态,媒体的使用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使用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随着传媒的高速发展,衍生除了许多信息交流的平台,青年的价值取向和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共青团工作在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挑战和优势

自从新兴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络的出现,现代传媒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青年的成长发展需要提供获取信息的先进技术条件和极大的自由度,使得他们可以冲破时间空间、文化层次、年龄地位、社会角色等限制相互交换信息并轻易地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现代传媒因传播速度加快而造成筛选过程的仓促,这就使得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呼啸而来,不断延伸对青年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影响范围与程度;许多通过现代传媒交流平台形成的大量自发组织,或凭着兴趣、热情,或寻求经济甚至政治目的,各自为阵、良莠不齐地开展活动。网络青年自发组织在经济、社会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取得的新进展,则值得高度关注。不得不承认,共青团并未能有效介入到这些重要的青年活动之中,这也正是共青团组织完全履行职能作用面临的重要挑战。

同时,虽然互联网上呈现出社会思潮汹涌奔流,但我们可以轻易发现这里面还有着长期不变的主线,那就是爱国行动和对社会公益的关注,与共青团组织的职能作用产生天然的共鸣。从1999年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到2008年藏独暴乱、奥运火炬境外传递受干扰事件;从1998年抗洪救灾到5.12汶川大地震……无数的青年通过网络迅速自发组织起来,以强大的爱国心、凝聚力形成了声势浩大、感人肺腑的青年爱国行动。纵览反对藏独疆独、自发护卫奥运火炬传递和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新时期的青年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互联网对新一代青年这一思想特征的形成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网络青年自发组织社团与“爱国青年”现象类似,在网络技术方面并没有创新,并普遍对社会上免费提供的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媒体资源和其他人力资源抱欢迎态度,而共青团各种资源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三、科学运用现代传媒切实引导服务青年成长

开放包容的现代传媒为青年展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是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阵地。要想占领并运用好这个阵地,就必须对现代传媒及其市场规则有深刻的认识,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年特点,贴近青年的现实生活和关注点,更大程度地吸引和凝集青年,进一步提高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1.遵循市场规则,坚持受众本位,增强共青团传媒的亲和力。随着现代传媒平台的极大丰富,传媒产业已从“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这就迫切需要共青团在运用传媒开展工作时应该更新观念,放低姿态,坚持受众即广大青少年的主体意识为本位,遵循经济规律,注重市场法则与组织优势的结合,把“以青年为本”从政治口号转变成经营理念,关注青年的媒介话语诉求,吸收“草根文化”的活力,减少说教,重在引导,淡化广大受众对共青团组织的“官方印象”,把共青团传媒阵地打造成真正的群众性平台。

2.发挥资源优势,开放提供平台,增强共青团传媒的吸引力。共青团具有强大的组织网络与软硬件实力,更与广大社会媒体有着长期的良好合作,这无疑是共青团开展传媒建设的巨大资源优势。而许多青年个体和青年民间自发组织正缺乏这样的资源,并普遍对社会上免费提供的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媒体资源和其他人力资源抱欢迎态度。而在诉求层面,绝大部分青年个体或青年民间自发组织与共青团组织是有共鸣的。因此,共青团组织应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建设开放、灵活、辅以适当准入机制的传媒平台,为有正面诉求的广大青年和青年自发组织提供传媒空间,并为其联络、宣传、组织给予智力支持,这样既能加强对青年个体或青年自发组织的联系、帮助和引导,也能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提供丰富的传媒产品,吸引广大青年利用共青团传媒表达诉求、伸张权利。

3.加大公益投入,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共青团传媒的公信力。共青团工作要很好地引导、组织和动员青年,关键是团组织要开发、推出和巩固一批青年愿意自觉参与和热情参与的事情,建立起必需的传媒公信力。如前所述,爱国行动和社会公益是吸引青年的两大主要内容。共青团可扩大寻求健康形象的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规避成本包袱,实现加大对公益广告和青年关注并热情参与的公益活动的经济投入,为青年的爱国行动和其他社会公益活动提供舆论支持,打造服务青年成长的传媒品牌,提高共青团传媒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4.敏锐把握形势,主动介入焦点,增强共青团传媒的号召力。近年来,以青年为主体的社会事件有所增加,例如自发护卫境外奥运火炬传递、自发投身抗震救灾、“俯卧撑”事件、“躲猫猫”事件、“欺实马”事件等等。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积极发挥社会管理职能,通过传媒系统事先主动介入、广泛沟通,耐心疏导青年的积愤情绪,帮助青年人群的诉求准表达的同时,较好地化解社会矛盾,将相关事件的社会负面影响尽可能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杜绝青年恶性社会事件的发生。

5.关心弱势群体,注重维权监督,增强共青团传媒的凝聚力。共青团传媒要充当好弱势群体,特别是青年弱势群体的公共利益主张人这一角色,在社会转型期履行自己的职责,真正做到青年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注重维护弱势群体,特别是青年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把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结合起来,把代表和反映青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强化社会救助网络和维权监督网络,增强共青团传媒的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更大程度的发挥共青团传媒引导、服务青年成长的作用。

[1]陈龙.现代大众传播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出版,2009年5月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6月

[4]姜超凡.现代传媒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J].《教育教学》,2008年第1期

[5]彭颖.当闷骚型“80后”遇上搜索引擎》[N].中国青年报,2008年7月15日

[6]蒋万知.论传媒对弱势群体问题报道地责任与失衡[J].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第2期

[7]付用兰.现代传媒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境遇及提升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book=204,ebook=241

猜你喜欢

共青团青少年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青少年发明家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