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工民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

2010-08-15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何科禄

河南科技 2010年12期
关键词:监理建筑施工人员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何科禄

论工民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何科禄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尤其是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类工业或者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正在大规模开展。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和人类活动的基本空间,具有长存性和实用价值,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将造福人类,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而一旦出现各类质量问题,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损害。因此,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建筑行业的根本所在。本文就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建筑施工工程质量问题对策

一、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质量责任重于泰山。”这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就是质量安全责任的意义和精髓所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卫星城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然而迅速上马的各项建筑和施工工程是否全部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安全规定还未可知。工民建施工所牵涉到的不仅仅是巨额的资金、人员、物资等成本投入,还有未来的交付使用后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否实现,能否继续创造预期价值。因此,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它关涉到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其实,建筑行业企业越来越重视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而且在努力寻求各种正确而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质量安全等级,并力争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灌注质量观念,引起所有人员的警觉和相关监管的完善,从而保障建筑产品的质量,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价值。

建筑施工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学科,涉及面广,并且与许多专业相互交叉,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一般来讲,建筑工程的质量主要受到前期的考察与设计、选址选材、各工作组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及工程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当然不能排除自然因素。随着建筑行业的规范与壮大,建筑施工的各项目标及各步骤都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去执行。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的建筑材料及制品、构配件等的质量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等,都是工程质量检验控制的有效依据。

二、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对策

由于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存在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征,因此要充分重视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除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外,还要结合其一般特征进行诊断和处理,以将损失和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1.建筑施工中建筑质量问题分析。建筑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而且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仔细分析目前的建筑施工现状就会发现,其中的原因是多层次的。

(1)质量规范标准不健全:就目前我国颁布制定的相关质量规范来说,指导建筑安全施工是可以取得一定效果的,但是问题在于这些政策和指导规范,并没有真正成为建筑企业运行的指南,内化到企业的各项指标中去,这就为质量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飞速发展,质量规范标准不能及时跟进,也给质量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2)目标任务不明确,各部门配合不协调:质量管控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同时它也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独力完成的,需要所有相关部门的协力配合和共同推动。施工前期的建筑设计部门与各施工主体的配合,项目主管部门和采购人员的配合,施工主体和监管部门的配合等等,都对最终项目的圆满完成和质量达标起具有一定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者不熟悉项目实施地的具体情况,或者追求标新立异,实施困难达不到原定的技术标准和效果,有的甚至无法实施,那么所设计出的概念和规划步骤都将失去价值。而项目组如果不加选择,挑选一支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的施工队伍,或者物资供给跟不上施工的要求,再好的设计也只能沦为一纸空谈。监管部门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微小偏差不严格监管或纠正,势必酿成灾难性后果。最为重要的是近年国家基本建设飞速发展,规模大、数量多、技术难度加大、标准提高,而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往往是分开的,有的基层生产人员不熟悉质量技术标准,有的基层技术人员不熟悉现场生产情况,施工单位的生产部门和技术部门之间、生产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不能密切配合,虽有技术交底,但是通常性的、笼统的,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经常出现错位,导致施工的质量产生差、错、碰、漏。因此可知,必须建立一个合理运转的体系,做工程的最有利践行者。

(3)建材质次价低,建筑过程自由放任:低劣的建材无法造出优良的建筑。建筑材料低劣、构配件质量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对于建筑施工的影响是致命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砖砌体工程纵横墙不同步砌筑,施工临时间断处直搓留量较多,漏放拉结钢筋或拉结钢筋长度不够等现象十分普遍,暴露出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进场材料的检查不到位或者人为违规操作,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程监管不到位。建设领域出现的“豆腐渣”工程都为建筑质量敲响了警钟。施工企业的检查必须渗透到施工过程的各个步骤,在内部自检、互检、抽检合格后,有必要让专门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相关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隐患的巨大危害性,千万不能单纯追求企业单方面的经济效益或者赶超施工速度,而致工程质量、安全于不顾。

2.应对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有效办法

(1)完善建筑质量制度建设,提升行业安全水平:“确立标准是品质管制的第一步”。如果对建筑施工阶段进行划分,大致可分为采购、监测、运输保险和使用等部分。建立和完善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可以促进施工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严格建筑各阶段的衡量标准和奖惩制度,让建筑施工中各项活动和各个阶段都有章可循,避免了盲目和任意性,增强人们的自主安全保障意识。例如行业中推行的ISO9000,作为现代建筑企业的基本要求,强调要素管理和质量控制。其中明确规定要建立“质量分析制”、“质量检查制”、“质量奖罚条例”以及“用户回访制”等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践行这一系列制度规定,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保障质量安全。

(2)建立切实可行的建筑质量管理目标体系:建筑本身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将各方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进行前期的构想和设计,并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对原有方案中不切合实际的部分加以改进。但是不管细节如何变化,它的总方向和基本目标应该是始终不变的,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建设不违背建造初衷和预期价值。而相应的目标管理就是围绕这一中心来开展的。

作为整个活动的开端,企业应划定整体质量目标,并根据工期要求、业主与合作方意见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和制度规定,结合实际的地质勘探和天气特点,将工程的各阶段分目标确定出来,并落实到具体负责的部门和个人。还可以分派专家组调研其实际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严格程序及网络组成人员构架。

对各部门、各岗位科学设置,明确职责划分,避免冲突及重复浪费。建立质量岗位责任制,其意在建立一个由项目经理负主要责任,各技术员现场监控操作,下属的各个施工队伍统一管理的组织网络管理系统,从而促进项目主管部门和实际操作的公司下属或者公司外包公司的协调与合作的顺畅。

(3)全面、强力推行工程监理制:1997年《建筑法》以法律的形式做出规定,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从而使建设工程监理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推行阶段。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监理工程师有较高的学历、丰富的实践经验,懂技术、懂管理,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进行控制,为工程建设的保质、安全、如期顺利竣工发挥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实践中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虽然建设部明确了实行强制性监理的工程范围,但主要是政府投资、对生命财产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有的建设单位将工程肢解不进行监理招标或不按规定进行招标。同时,企业的行为毕竟有自主性,其不按规定进行监理招标,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缺乏有力的管理手段,因此相当部分企业尚不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制,这些企业当其不按规定进行监理招标的同时,选择施工单位也就变得随意了,一切取决于领导的好恶,给权钱交易提供了滋长的沃土,也为工程质量的低劣、相互扯皮埋下了隐患。第二,监理单位是受建设方的委托代其管理,自然受其制约和影响。有的建设方虽然实行了工程监理,但不能以合理的费用选择监理单位,实施过程中不能及时地支付监理费用,导致有的监理单位选用低素质的人员对施工中的错误、马虎行为不能有效监管,自然影响了工程质量。

(4)在工程建设领域严格实行人员执证上岗制度:进行工程管理的是人,选购和使用设备、材料的仍然是人,所以决定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是人。人的道德素养、业务水平就至关重要了。国家在建设领域中,实行了如监理、造价、设计等专业分工、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但作为工程的实施者——施工单位,国家还局限于项目经理、安全员、质量员及“三类”人员执证上岗,对混凝土工、架子工、泥工、油漆工、钢筋工等基层一线生产的人员执证不是强制的、普遍的。即便如此,随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合格的执证人员根本满足不了工程建设的需要,一个证管好几个项目已是常事。另一方面,决定工程施工质量的正是一线操作工人,但他们在工资水平低的同时,也伴随着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的低下,他们极少经过技术培训、执证上岗,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农民工在一线操作,丢掉锄头卷起裤脚在工地一呆就是建筑工人,这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设备和机械也在更新换代,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工程建设领域普及技术培训、人员严格实行执证上岗(尤其是一线生产人员)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5)严格把好物资采购和材料质量关:“百分之一的失误,百分之百的损失。”建筑工程质量保持高标准的物质基础是使用材料物资的高质量和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具体包括严格监管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等。

选购和使用建筑建材的主体是人,决定所使用建材质量的首要因素也是人。因此,要求物资采购人员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不轻易为利益所屈服,真正将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采购员必须是诚实守信、事业心强,并且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在采购时不是盲目轻信,而是尽可能多地掌握信息,甄别规格、型号、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等各项因素,任何隐性因素都可能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6)质量监管检查要到位:按照“防检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工程质量和进度监管,质检人员要明晰肩上的担子,要与施工和具体操作人员一起共同为实施的项目负责,对建筑投资者和所有者负责,为用户提供质量和品质兼优的建筑产品。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发生因赶工期、赶任务而忽略检查甚至抵制检查的事情发生,这是十分不正确的。要求明确质检人员同样是建筑施工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一环,如果没有质检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那么工程建设将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三、结论

“质量创造生活,质量庇护生命,质量维系生存。”建筑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建筑施工是将建设者的构想转化成现实,将设计图纸真正落实到现实世界的必经的实体建造阶段,是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使用价值得以形成、关乎全局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质量的管控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要采取有利措施,加强质量把关和流程管理,使得我国的工程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1]黎宁.探讨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J].建材与装饰,2008(05)

[2]高双恩.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建议[M].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6)

[3]常正非.论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问题及对策[J].广东科技,2008(10)

[4]全国新.浅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石河子科技,2009(04)

[5]程进生.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五个环节[J].工程技术,2006(08)

[6]张会茹.浅议如何进行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9(04)

book=54,ebook=149

猜你喜欢

监理建筑施工人员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