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齿苋的栽培及其农业应用

2010-08-15高晓余陈秀晨张志转朱永和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棉蚜马齿苋提取物

高晓余,周 辉,陈秀晨,张志转,朱永和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为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温带及热带地区,中国各地均有野生种。马齿苋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1-2]和微量元素[3],具有较好的预防疾病和康复保健作用,是一种集食用、药用和饲用为一体的新型经济植物,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笔者结合马齿苋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及其在养殖业、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以期为马齿苋在农业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1 生物学特性

马齿苋茎平卧、全株光滑无毛,肉质多汁,株高30~35 cm;叶深绿色,倒卵形,叶腋有腋芽2个,叶柄极短;花黄色,无梗,通常4~6朵集中在顶端数叶的中心;果实为蒴果;种子多而细小。马齿苋具有野生习性,广泛分布于田间地头、河岸边、池塘边、沟渠旁、山坡草地以及路旁和住宅附近。马齿苋对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适应性很强,种子在pH值为4.0~8.0的范围内均可萌发,在较干旱的环境下仍可以萌发[4-5]。马齿苋种子耐盐性较强,当NaCl浓度为160 mmol/L时,其种子萌发率仍高达53.33%,但土层深度的增加会严重抑制其萌发生长[5]。该种子具有广泛的土壤适应性,河沙土最为适宜;0.3%KNO3和KMnO4浸种12 h能显著提高马齿苋种子的发芽率[4]。因其茎可储存大量水分,再生力很强,几乎在任何土壤中都能生长,抗旱能力特强,失水3~4 d后遇水即能复活,而且相当耐荫,在遮荫和有少量散射光的条件下,也能很好生长。

2 栽培技术

2.1 栽培地的选择及栽培设施的搭建

马齿苋的栽培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肥沃无污染、湿度适宜、通风良好、排灌水方便,并具有保持可持续生产和发展能力的区域[6]。马齿苋反季节栽培技术的关键是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合适的栽培设施必不可少。刘跃钧等[6]认为简易棚的搭建要灵活实用、因地制宜,一般规格为长30 m、宽5 m、高2.2 m,材料可选用毛竹,但从长远来考虑,宜用钢架建棚,因为钢架牢固耐用,且年成本与竹棚不相上下。

2.2 整地、播种和育苗移栽

整地:种植地深耕20 cm左右,结合栽培地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施入适量腐熟有机肥;耕耙均匀,然后按1 m左右宽度做畦,长度不限,浇足底水。

播种:分秋播和春播,可采用直播和育苗移栽方式。秋播在10月中下旬;春播在4月中下旬[7]。种子可先用0.15%天然芸苔素内脂乳油2 000倍稀释液浸种8~10 h,然后将种子沥干、洗净,并同3倍于种子的细沙均匀拌和后播种[6];亦可用25~30℃的温水浸种30 min,再用清水浸泡10~12 h[8];播种量应控制在2 500 g/hm2左右。播后覆盖一层细土并立即浇水,温度较低时可覆盖地膜,并闭棚保温,以利种子早日发芽;棚内气温过高时应适当通风降温。播后12~45 d出苗,即进行苗期管理[6],苗高5~7 cm可移栽[7]。

反季节栽培马齿苋从播种到采收需要100 d左右。以此为标准,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最佳鲜销时间,推算出具体的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年的11、12月及次年的1、2月适宜反季节栽培。实践证明,利用反季节有机化栽培技术种植马齿苋,净收入在8 300元/667 m2以上,净收入比3月播种的提高33.9%[6]。

扦插繁殖[10]:马齿苋植株的地上部分都能作为扦插材料,长的枝条可以截成多节扦插,具5对真叶、枝长12~15 cm的顶端枝条成活率最高。从母床上采苗时,要从无病植株采,选择茎粗、长势强的侧枝,可即剪即插,也可放置1 d后扦插,对成活率影响不显著。扦插时以选择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宜,马齿苋喜湿不耐涝,所以要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块。经过整地步骤后,即可扦插,扦插密度为4万株/667 m2左右,株行距以13 cm×13 cm为宜。夏季扦插,大棚要覆盖遮阳网遮荫,插后及时浇水,以提高成活率。在适温条件下,一般3 d后扦插苗长出新根,1周左右便可揭去遮阳网,揭网最好在下午4:00以后进行。成活后追1次稀粪液或者0.4%尿素液,促进生长。

2.3 田间管理

马齿苋虽然适应性很强,但在水肥充足时生长更好,具有鲜、嫩、绿的优良商品特性,因此在营养生长期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肥分[6]。定植10 d追一次肥,用稀人粪尿或0.5%的尿素液浇施,以后每采收一次浇一次,生育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受渍[9];移栽地发现缺苗及时补齐。幼苗期及时浇水,成株后少浇水,遇雨季排除积水,以免引起病害[7];大棚种植的马齿苋还要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通风降温工作,一般选择中午通风,时间1~3 h,出现病害要及时开棚降温降湿,直到病害消除。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期间,夜间应闭棚保温[6]。马齿苋为一年生植物,每年6月便开始现蕾开花。为保持其产量和品质,应及时摘除顶端现蕾部分,促进新枝的抽生[9]。

2.4 病虫害防治

马齿苋抗性强,病虫害较少。害虫主要是蜗牛、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马齿苋野螟[6-9]。蜗牛可用生石灰防治,一般用生石灰5~10 kg/667m2,撒在植株附近,或夜间喷施70~100倍的氨水毒杀。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及马齿苋野螟可用10%杀灭菊酯EC 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主要病害有白锈病、白粉病、立枯病和猝倒病[6-9]。白锈病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叶片上先出现黄色斑块,边缘不明显,叶背面长出白色小疱斑,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可在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8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25%粉锈宁2 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800倍喷雾防治,效果良好。立枯病和猝倒病要在低温时做好预防工作:①确保大棚的温度稳定在10℃以上;②遇病害时应及时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化学防治时要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③苗期可经常喷洒小苏打溶液,碱性的小苏打溶液,不仅能防病还可促进马齿苋的生长,提高产量。

2.5 采收留种

马齿苋可一次性采收,也可分批采收。采收前30 d不施药,以提高商品质量。马齿苋商品菜采收标准为开花前15 cm长的嫩枝。早春现蕾前可采收全部茎叶,现蕾后应及时不断地摘除顶端,促进其营养生长,可连续采收新长出的嫩茎叶。如采收过迟,不仅嫩枝变老,食用价值差,而且会影响下一次分枝的生长和产量。分批采收要采大留小,以延长马齿苋的营养生长,提高种植产量。马齿苋开花后酸味加重,通常不再采收,但可做饲料[6-9]。

马齿苋开花后15~20 d种子成熟,为了防止马齿苋种子成熟时自然开裂,种子散落,采种困难,应在开花后10 d左右即蒴果呈黄色时采种。采收时将马齿苋整株割下,装在密封塑料袋内。采回的植株及时摊晒5~7 d,将种子分次抖落,然后扬净,干后贮藏备用。

3 在养殖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马齿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14-15]。马齿苋茎叶肥厚多汁,粗纤维含量少,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是一种优质的畜禽饲料。马齿苋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为有机酸类、黄酮类、萜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马齿苋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等作用[2,11-16];这些重要生物活性决定了马齿苋不但是优良的畜禽饲料,而且还可以作为药物用于养殖业中各种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如促进肉仔鸡生长,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治疗鸡白痢、腹泻、鸡球虫病[17-19];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治疗猪胃肠道疾病,预防和治疗仔猪黄白痢、副伤寒,治疗僵猪、猪痢疾[20-22];在养牛业、养兔业、渔业中均有治疗作用[23-25]。

4 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4.1 防治植物虫害

4.1.1 同翅目害虫 张海芝等报道了马齿苋水提物对棉蚜的防治效果较好[26],苏茂文等采用9种极性不同的溶剂进行冷浸,分别从马齿苋干粉和鲜样中制备提取物,测定了其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毒杀和拒食活性。结果表明,处理24 h后,马齿苋干粉甲醇提取物对棉蚜的毒杀活性最高,LC50为6.63 mg/mL;马齿苋干粉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在浓度为100 mg/mL时对棉蚜的拒食率最高,达83.03%。处理48 h后,马齿苋干粉丙酮提取物对棉蚜的毒杀活性最高,LC50为1.88 mg/mL。马齿苋干粉二氯甲烷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拒食率仍表现为最高达83.97%。在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以马齿苋干粉石油醚提取物的拒食率最高,处理24和48 h对棉蚜的拒食率分别达到71.25%和81.20%[27]。马齿苋鲜样乙醇提取物在24 h和48 h后对棉蚜的毒杀毒力最高,LC50分别为30.84 mg/mL和8.80 mg/mL,丙酮提取物次之;马齿苋鲜样石油醚提取物在浓度为25 mg/mL时对棉蚜的拒食活性最高,为70.56%[28]。

梁永锋[29]研究表明,马齿苋提取物对枸杞蚜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杀虫活性物质为一类小极性的化合物,拒食活性物质为一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高占林等[30]研究发现,马齿苋丙酮提取液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绣线菊蚜(Aphis pomi)和菜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以不同溶液进行提取,马齿苋的水浸液和丙酮浸液活性较高;与化学农药混用,马齿苋提取液对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均表现明显增效;而与抗蚜威混用则无明显的增效作用。

4.1.2 鳞翅目害虫 李水清等[31]以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石油醚为溶剂对马齿苋干样进行浸提并试验了各提取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5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触杀活性,其中,以乙醇提取物的触杀活性最强,而各溶剂提取物的拒食和胃毒活性微弱。李水清等[32]又在微波加热条件下,以丙酮、乙酸乙酯、乙醚、三氯甲烷和石油醚为溶剂对马齿苋干粉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触杀和拒食活性,而胃毒活性较弱。其中,以石油醚提取物的触杀作用最强。梁永锋等[33]测定了马齿苋干粉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对小菜蛾具有较高的毒杀和拒食活性。处理24 h后,马齿苋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最高;处理48 h后,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最高。处理后48 h各提取物毒杀活性较24 h均有提高趋势。在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以石油醚提取物的拒食率最高,各提取物的拒食活性较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有下降的趋势。

4.2 防治植物病害

李春霄等[34]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药用植物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霜霉病和炭疽病的活性。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菌和炭疽病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78.69%和60.28%,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差。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随浸提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使用浸提液原液时,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黄瓜霜霉病,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差。

5 存在问题及展望

5.1 栽培技术

马齿苋的人工栽培已经在国内一些地方开展起来,但栽培时间往往是春季,其上市时间正好与野生马齿苋上市时间基本一致,而且种植过程中还使用化肥、农药,影响了马齿苋的品质,制约了鲜销价格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笔者建议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量的反季节栽培,从而与野生马齿苋上市时间错开;同时少用化肥,多使用农家肥,少用或不用农药,提高产品质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5.2 在养殖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马齿苋作为饲料和药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养殖业,但是如何遵循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采用现代药剂学技术制成注射液、片剂、膏剂等,进一步扩大其在动物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明确马齿苋治疗动物疾病的作用机理,这些都是相关科技工作者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5.3 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目前,国内外关于马齿苋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报道较少,仅局限于马齿苋初提物对一些病虫害的生物活性和防治药效试验研究,关于马齿苋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白 冰,李玉萍,叶 军,等.马齿苋活性成分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57-658,660.

[2]丁怀伟,姚佳琪,宋少江,等.马齿苋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10):831-837.

[3]袁晓玲,杨跃华,南建忠,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马齿苋中微量元素[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858-6859.

[4]杨彩宏,冯 莉,岳茂峰.恶性杂草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J].植物保护,2009,35(1):62265.

[5]程伟霞,赵 静.马齿苋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9):8000-8002.

[6]刘跃钧,柳新红,吕明亮,等.马齿苋反季节栽培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2):43-45.

[7]肖 玫.马齿苋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J].江苏农业科学,2003,(4):80-82.

[8]王光全,孟庆杰.药食兼用佳蔬马齿苋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6,(6):79.

[9]孙悦玲,刘全国.马齿苋高产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7,(9):91-92.

[10]孙建华,陈万祥,沈晓昆.野生蔬菜——马齿苋的扦插技术[J].蔬菜,2005,(6):15.

[11]朱 丹,牛广财,孙希云,等.马齿苋黄酮类物质抑菌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 ,34(1):7-8.

[12]贺圣文,刘同美,赵仁宏,等.马齿苋对家兔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中草药,1997,28(5):284-285.

[13]牛广财,朱 丹.马齿苋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90-1092.

[14]崔 吴,尹 苗,安利国,等.马齿苋多糖的抗肿瘤活性[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17(1):73-76.

[15]周 浩.马齿苋营养成分及硝酸盐含量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665-15666,15668.

[16]于瑞洪,李秉超,宁 伟,等.沈农马齿苋1号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609-610.

[17]张照喜,李中利,马希景.鲜马齿苋饲喂肉仔鸡增质量效果的试验[J].畜牧兽医,2003,(1):19.

[18]王瑞云.马齿苋糊饲喂蛋种鸡初试 [J].当代畜牧,1999,(5):32-33.

[19]冯洪钱.民间兽医本草[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186-188.

[20]李进杰.日粮中加入马齿苋和土霉素对仔猪生长及腹泻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畜牧,2006,(8):27-28.

[21]靳玲品,李秀花.马齿苋的功能特性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08,(2):67-68.

[22]施仁波,王青炳,惠成军,等.马齿苋作哺乳母猪饲料添加剂的初试[J].中兽医学杂志,1998,(1):2-3.

[23]陈东晓,黄沧海,等.马齿苋在养殖业上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3,30(1):14-16

[24]马希景,王新华.马齿苋饲喂肉兔效果好 [J].河北畜牧兽医,2005,21(1):20.

[25]刘庆营.如何利用马齿苋养鱼 [J].渔业致富指南,2008,(16):33.

[26]张海芝,马 威,王桂英,等.五种植物浸提液对棉蚜的防治效果[J].中国棉花,2003,(11):34.

[27]苏茂文,罗万春,张俊燕,等.马齿苋干粉提取物对棉蚜的毒杀和拒食活性[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5,14(2):10-14.

[28]苏茂文,罗万春,潘文亮,等.马齿苋鲜样提取物对棉蚜的毒杀和拒食活性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5,36(1):25-29.

[29]梁永锋.马齿苋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毒杀和拒食活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2):4185-4187

[30]高占林,潘文亮,党志红,等.几种杀虫植物对蚜虫的生物活性及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联合毒力 [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4):67-70.

[31]李水清,黄 兵.马齿苋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73-4574,4578.

[32]李水清,徐晓俞,张钟宁,等.马齿苋杀虫成分的微波辅助萃取及生物活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48(8):1887-1890.

[33]梁永锋,刘立红,刘世巍,等.马齿苋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毒杀和拒食活性的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753-13755.

[34]李春霄,张双玺,袁旭超,等.两种药用植物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 3 种病害防治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2009,18(1):208-212.

猜你喜欢

棉蚜马齿苋提取物
低剂量啶虫脒和双丙环虫酯对棉蚜茧蜂寄生功能的影响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药食两用马齿苋
七星瓢虫对不同初始密度棉蚜种群的调控作用
棉蚜取食被棉长管蚜危害棉花后其相关酶的活性
亦食亦药马齿苋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紫地榆提取物的止血作用
马齿苋的活性成分及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