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载水利创业显实效 重管理海河下游奏强音

2010-08-15汪大昌

海河水利 2010年2期
关键词:海委海河水闸

汪大昌

(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下游管理局,天津 300061)

1980年4月1日,海河水利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10月15日,海委海河下游管理局(以下简称海河下游局)成立。根据授权,在其管辖范围内行使水行政主管职责,管辖范围为海河下游地区相关的水利枢纽工程、堤防、河道、河口及水文站,主要包括西河闸枢纽、屈家店枢纽、独流减河进洪闸枢纽、海河防潮闸、独流减河防潮闸5座水闸枢纽、17.02 km河道堤防以及海河河口、独流减河河口和杨柳青水文站、独流减河进洪闸水文站2个国家级重点水文站,对保障海河下游地区特别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防洪抗旱、挡潮、供水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30年来,在水利部、海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所在地的政府和周边单位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全局上下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团结拚搏,开拓进取,不断深化治水规律、治水思路、治水方略的探索和实践,谱写了海河下游局水利事业发展的壮丽篇章。

1 主要成就

1.1 水利工程面貌焕然一新

海河下游局所辖5座大型水闸枢纽工程始建时间较早,如屈家店枢纽的新引河进洪闸始建于1931年、北运河节制闸始建于1932年,经长期运用后严重老化,直接威胁到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从1990年开始,海河下游局逐步对各水闸工程进行除险加固,使各水闸枢纽防洪能力得到提高,闸管区面貌也焕然一新。特别是2004年批准立项的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项目,投资1.4亿元,是海河下游局成立以来最大的基建项目,2005年4月开工,2008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该水闸枢纽除险加固后,南闸为27孔,北闸为13孔,总泄流能力由3 200 m3/s提高到3 600 m3/s,在防洪、排涝、灌溉、生态等方面为大清河下游地区特别是天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作为项目法人单位的海河下游局,团结参建各方,从严治建,工程建设质量达到了优良标准,打造了海委系统窗口示范工程,先后获得水利部和天津市“文明建设工地”称号,其中南闸工程还荣获天津市建设工程 “海河杯”奖。

1.2 防洪工作常抓不懈

“九河下梢天津卫”是对海河下游地区最生动的描述。历史上,该地区水旱频发。通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治理,该地区防洪能力得到大幅提高。30年来,海河下游局通过加强管理和精心调度,防洪工程体系发挥了显著效益;所属水利工程共提闸泄水180 多亿 m3,并经受住了“96·8”大洪水的考验。1996年,海河流域发生了196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流域性洪水,海河下游局各水闸频繁运用,6月15日至9月15日共运用209次,总泄水量达35.5亿m3,为缓解上游洪水压力、保护海河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巨大作用。

1.3 工程管理实现新跨越

目前,海河下游局所属各水管单位已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水管单位存在的经费短缺、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各水管单位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创造了“日清扫、周擦拭、月检修”的水闸工程物业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由突击式管理向日常规范化管理的根本性转变,所辖工程设施安全运行率达100%;大力推进“数字工管”建设,实现了水闸枢纽工程自动化控制和远程视频监控;建成开通了电子政务系统和局对外网站,水利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得到了回良玉副总理、陈雷部长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独流减河进洪闸管理处坚持推进“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大力加强各方面建设,2009年10月通过水利部海委水利工程管理考核验收,达到了海委示范管理单位标准,极大提高了全局上下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必将促进全局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4 河口管理迎来新契机

2009年7月1日,《海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河口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为海河下游局河口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对河口有关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海河下游局将按照该办法赋予的法律责任切实肩负起河流代言人的职责,进一步提高水行政执法水平、工程管理水平和基础工作水平,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从管理、执法、监督、服务等各个方面创新思路,狠下功夫,全方位做好河口管理工作。

1.5 水行政执法能力不断提升

海河下游局所辖各水利工程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沿海各闸位于滨海新区,周围新工程新项目层出不穷,对如何维护好工程稳定及河道行洪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海河下游局以水法规宣传为先导,以水法规体系、水管理体系和水利执法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加强与工程所在地政府及各单位的沟通与协作,水行政管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有效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

1.6 文化建设凝聚战斗力

近年来,海河下游局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通过工作实践履行好自己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局领导班子集中团队智慧,适时提出了局核心文化“三 he文化”,即“河流、合力、和谐”。

河流:以当好河流代言人为目标,即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各种关系,统筹考虑水的多种功能,确保所属水利工程安全良性运行,为海河下游地区特别是天津市实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合力:以聚合各方面力量为手段,即加强单位内部各层面之间、单位与社会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统一思想,精诚团结,聚合力量。

和谐:以构建和谐型关系为基础,即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事,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

“三he文化”理念已成为海河下游局长远健康发展的灵魂,成为全局职工自觉献身水利、凝聚力量、建功立业的共同思想基础。

1.7 自身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海河下游局通过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自身能力不断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建成了异地会商系统,部分水闸实现了自动监控,安装了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电子政务办公等,应用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成立了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心,水文测报、水质监测能力不断加强。建局以来,海河下游局获得了 “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天津市文明单位”的称号,局属闸管处多年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其中西河闸管理处跨入了“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行列。

2 主要经验

回首30年的风雨历程,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工作,我们收获了很多经验和启示,可概括为:

抓“早”才能占先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抓住萌发状态的事物,好事抓住培养;问题一露头,抓住解决,防患于未然,不让它再发展。善于抓住苗头,主动工作,就能事半功倍,抓住机遇。

抓“实”才能出成效。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认识再高,政策再好,章程再严,不认真落实,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想实招、干实事、使实劲,才能求得实效。抓“细”才能造精品。细节决定成败。近年来,全局倡导做任何事情都坚持精益求精、严谨细致,使出浑身解数,拿出最大本领,力求把大事做细、把小事做好。抓“硬”才能攻难关。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是口头、笔头、手头还是精神头,都要“硬”,干事情才能“拿得起,放得下”。

抓“和”才能聚力量。家和万事兴,和谐出力量。“三he文化”中,“和”字是基础。近年来,全局上下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坚持不出新问题、化解老问题;坚持在工作中以诚相待,大事多研究,小事多沟通,难事多出面,好事多谦让;坚持求大同、存小异,多揽过、少揽功,多补台、不拆台,发挥团队精神,不断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地保障了全局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抓“俭”才能持好家。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从局机关到局属各单位,从领导到群众,小到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升油都厉行节约,大到公务费、基建费都精打细算,尽可能减少“跑、冒、滴、漏”等问题的出现。

3 未来展望

海河下游局30年来的成就是在水利部、海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历届领导和干部职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努力下取得的。然而,在成绩取得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水资源紧缺,防洪形势变化莫测,水生态环境日益严峻。对此,必须时刻抱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规划好今后的改革思路和发展方向,深刻认识和领会到海河下游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和自身肩负的新时期拱卫天津、打造生态海河的重要使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各种关系,统筹考虑水的多种功能,确保所属水利工程安全良性运行,为海河下游地区特别是天津市实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3.1 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要贯彻水利部、海委党组全面建设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的方针,进一步做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硬件"基础。要全面推进海河闸除险加固工程、西河闸枢纽防洪安全隐患整治工程等前期工作,继续做好独流减河口清淤工作,完善直属防洪水闸监控系统建设,建立起稳固的防洪工程体系。

3.2 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增加活动空间

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的高速发展,对海河下游地区的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面对新形势,应抓住机遇,开拓思路,拓展业务领域,体现民生水利的服务、保障功能,使水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3 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和综合管理现代化水平

以独流减河进洪闸达到海委水利工程管理示范单位为契机,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体系,全面推进局属各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流域管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进程。继续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提高水文等信息采集和传输能力,提高水利现代化水平。完善机关管理、财务管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预算管理改革,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建管体制改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适应新形势的现代水管体系。

3.4 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要加强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使用德才兼备、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推进单位和谐建设和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和谐理念,深化“三he文化”内涵,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打造和谐、奋进、不断发展的新型水管单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在水利部、海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围绕海委“4+1”工作格局,全面提升规范化、现代化、景观化、人文化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海委海河水闸
海委水利科普系列活动相继获得科技部、中国科协表彰
《海河水利》2021年总目次
一种临近海河的超深地下室新型防水体系
海委全面完成2020年度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工作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海委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构建与思考
全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破冰开河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水闸数量
海委直属水利工程专项维修养护项目技术审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