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误用形成因素研究

2010-08-15甄敏哲张瑞红白江来赵建红

河北医学 2010年12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下肢

甄敏哲, 张瑞红, 白江来, 赵建红

(1.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河北 定州 073000

2.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河北 定州 073000)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据估计,我国脑卒中每年发病率为150万人,存活者有75%遗留有功能障碍,40%以上的留有肢体功能障碍[1]。尽管脑血管病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使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存活的患者仍留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并且相当一部分偏瘫病人与正确康复训练脱节,发生不同程度的误用,尤其是下肢的误用更容易发生,这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行走和步态,现就偏瘫病人下肢误用这一形成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找出相关流行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应用于社区临床,能够有效避免下肢误用的发生,降低偏瘫病人的致残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病例80例,均系首次发病,男48例,年龄 50.8±13.8岁;女 32例,年龄50.4±14.2岁,下肢功能均达到brunnstromⅡ期以上(包括Ⅱ期)。出院前均给予下肢康复训练健康指导。其中脑出血 32例,脑梗赛 48例。brunnstrom二期的48例,brunnstrom三期的32例。所选患者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工作会议的诊断标准,排除有认知功能障碍者。将病人分为两组,康复训练组,与非康复训练组,进行对照。并对康复训练组训练时间的长短对误用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同时将地域及陪护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1.2 方法:本研究采用电话回访的形式,对出院三个月以上的病人进行追踪,使患者来院进行复诊,由康复治疗师评价患者下肢功能,以健康咨询的形式询问病人的训练方法,并评价是否符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方定华编写的《脑血管临床与康复》[2]下肢康复训练标准,筛选出下肢误用与非误用病例,就误用病例进行统计学研究,找出误用因素。本次研究分6次完成,共电话回访患者100人,健康咨询及评价病人90人,符合参选标准病人共计80人。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单因素方差和直线相关数据分析。

2 结 果

结果见表1-4。

表1 坚持康复训练组与非坚持康复训练组误用比率比较

坚持康复训练组误用比例明显小于非康复训练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表2 康复训练组训练时间长短与误用比率的比较

坚持康复训练的时间越长,误用的比例越小(P<0.05)。

表3 不同地域对下肢误用的影响

结果显示,距离城镇康复医疗点越远发生误用的比例越大。不同地域对误用比例有明显影响(P<0.05)。

表4 家庭中专人陪护对下肢误用的影响

结果显示有专人陪护组误用比例明显小于无专人陪护组。有专人陪护的对下肢误用有明显影响(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尽管脑血管病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使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存活的患者仍留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国际上最新的医学成就就是将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贯穿于脑血管疾病的始终,以求达到降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和康复率。这一最佳方案,要求始终要有正确的康复理念,自始至终形成一个治疗体系,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令人遗憾的是这一花钱少、疗效好的治疗体系尚未被国内的中小城市及农村充分认识和推广,致使相当一部分偏瘫病人与正确康复训练脱节,发生不同程度的误用,尤其是下肢更容易造成误用,这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行走和步态,与病人的自理能力息息相关,造成家庭和社会劳动力的进一步缺失。

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下肢误用重要原因是未经过科学的康复训练,社区及家属个人康复知识缺乏导致,再至患者及家属不到正规的康复医疗机构咨询,没有形成正确的从医模式,致使病人过早过度的错误锻炼,导致异常的运动模式,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康复训练的时间越长,开始时间越早,健康咨询的次数越多发生误用的比率越小。

脑卒中患者不同地域参加康复治疗的比率有明显区别,知识水平与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域发生误用的比例小。发生误用比例较小的治疗组家庭对康复的认知程度高于非治疗组。

本研究目的是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有关疾病康复的知识。提倡科学正确训练,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从医行为。

通过本调查发现康复宣教工作刻不容缓,不仅要对住院患者及家人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还要对基层社区大众做好康复知识宣教工作,针对患者及家属要及时持续的进行康复宣教,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做好康复知识的宣传,科室定期组织康复健康讲座,咨询服务,还可以通过宣传橱窗,健康教育小册子直接向患者宣传康复知识,图文宣传是医院健康教育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简单易行的行为[3],定州市人民医院的相关科室已经悬挂了相关展片,电化教育也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育手段,我院已经开通了闭路电视系统,专门为患者提供视听学习材料。口头宣传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最佳形式[3],治疗期间治疗师利用训练病人的机会,详细为患者现场讲解康复知识,讲解下肢误用的危害以及正确科学训练的重要性。促使病人加大训练力度,减少误用发生。基层社区宣传的工作同等重要,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例是因为盲从了社区其他人员的误导,促使了下肢误用的发生,增进社区基层人员的康复知识,能有效减少社区人员的误导,减少误用比例。医务人员可通过下乡义诊宣传,社区可通过板报,媒体可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我们医院在电台已经开通了专题健康讲座栏,定期组织人员下乡宣传义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调查中发现患者不能及时行康复治疗的原因除知识缺乏外,还包括经济、人力、路途等原因。所以针对这部分经济能力不足的患者应大力倡导社会福利的帮助,例如列入农村参合以及社会保险报销项目,加大报销比例。家庭要尽量有专人负责照顾病人,并能够保证患者按时来康复机构进行训练,平时能够做到有效的监督指导。这就要求家属及照护人员要接受过良好的健康教育,懂得一般常规的康复知识,才能承担起照护病人的重任。有好多病人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利而耽搁治疗,这些除了要求患者及家人克服现存的困难外,还要大力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建立适应本地区的康复社区医疗点,这些医疗点在本地区尽量能做到分布广泛、均匀。或者建立相关的康复医疗网站,网上挂号求诊,安排好康复治疗人员上门治疗。这样能大大减少因患者行动不便而失去的康复机会,治疗师主动上门治疗的辐射半径会远远大于康复医疗点的辐射半径,但这种方式要求康复治疗人员数量要大,并要有计划的做好康复行程及治疗时间安排,才能发挥出这种模式的优势。

[1]方定华.脑血管临床与康复[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

[2]王刚,王彤.床作业疗法学[M].华夏出版社,2003.6.

[3]李春华.影响病人健康教育的不利因素及对策[J].天津护理,2000,8(5):10.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