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障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2010-08-15邢宏涛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年12期
关键词:水灰比保温材料外加剂

邢宏涛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局)

1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技术质量措施

1.1 基本要求

(1)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小于32.5MPa,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 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并加入早强剂。必要时应加入防冻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

(2)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3)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4)未冷却的混凝土有较高的脆性,所以结构在冷却前不得遭受冲击荷载或动力荷载的作用。

1.2 混凝土的拌制

(1)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

(2)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如外加剂为液体,使用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3)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入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应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

(4)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5)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和水中扣除。

(6)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7)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1.3 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也应正确选择运输用的容器(包括形状、大小、保温措施)。

(2)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特别是新老混凝土(如梁、柱交接处)交接处的冰雪及垃圾。

(3)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在浇筑前应了解商品混凝土中掺入抗冻剂的性能,并做好相应的防冻保暖措施。

(4)分层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层在未被上一层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规定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

(5)重点工程或上部结构要连续施工的工程,混凝土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所要达到的预期强度。

(6)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进行孔道和立缝的灌浆前,浇灌部位的混凝土必须经预热,并采用热的水泥浆,砂浆或混凝土,浇灌后在正温下养护到强度不低于15MPa。

(7)现场应留设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作为拆模依据。

1.4 混凝土的养护

(1)冬季浇筑的混凝土,由正温转入负温养护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40%,对于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MPa。

(2)采用的保温材料(草袋,麻袋),应保持干燥。

(3)在模板外部保温时,除基础可随浇筑随保温外,其他结构必须在设置保温材料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钢模表面可先挂草帘、麻袋等保温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4)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2~3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其保温层厚度及材质应根据计算确定。

(5)拆模后的混凝土也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1.5 试件留置

按规范及施工要求制作、管理、养护、送检混凝土试块,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 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通病以及预防措施

2.1 钢筋的锈蚀与混凝土裂缝

由于钢筋的氧化锈蚀伴生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或箍筋方向产生裂缝。其次,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早期强度低,失水太快也会引起开裂。混凝土内部水分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形成压力也将引起轴向裂缝。

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严格控制氯盐的掺量。按照“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氯盐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1%,基本钢筋就不锈蚀。

(2)限定量的氯盐掺入时应充分溶解或搅拌均匀,以防止偏折引起局部钢筋锈蚀。

(3)控制水泥质量和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增大其密实性,防止水分转移,均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2.2 结构疏散与水分转移

水分转移及结构疏散的混凝土,以表面呈冰晶、土黄色,砂浆骨料结合脆弱,声音空哑等为特征。同时由于混凝土内部压力差、温度、湿度差,使水分自边缘向中心移动造成空隙。

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适当掺用以防冻剂—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组成的复合外加剂,减少水灰比,采取重复振动,加压振动,提高结构致密性。

(2)混凝土表面“冰封”利用其湿水性较为有效。

2.3 表面起灰

所谓“表面起灰”是以砂浆和粗骨料相脱离,表面起灰,骨料裸露为特征。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太大,离析、泌水严重,粘聚性、保水性差,加上养护温度低,水泥水化趋于停止,混凝土水分迅速外离,导致表面起灰,预防措施是严格控制水灰比,延长混凝土混合物搅拌时间,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水。

2.4 结晶腐蚀—混凝土表面返霜

混凝土硬化后,某种外加剂溶液通过毛细管的作用渗到混凝土表面,而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则逐渐蒸干,此种情况还将影响混凝土与饰面层的结合,其预防措施为:

(1)适当控制外加剂的用量(最好不要超过水泥重量5%~7%);

(2)外加剂充分溶解后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3)混凝土浇灌后,立即在其表面覆盖1~2层薄膜塑料,严防混凝土水分外移。

猜你喜欢

水灰比保温材料外加剂
神奇的纳米保温材料
水灰比对硫铝酸盐水泥基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水灰比和粉煤灰对静态破碎剂反应温度影响研究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浅谈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检测
水灰比对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外墙XR新型保温材料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