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体系概述

2010-08-15王安东张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热病治未病黄帝内经

王安东,张炎

(菏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30;菏泽市第一中学)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其中遵循自然养生、防重于治的思想贯穿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纵览古代文化与哲学思想,不难看出黄帝内经吸收周易、儒、道中先进的养生和预防思想,不仅从医学的角度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概念,而且奠定了完善的“治未病”理论体系。

1 黄帝内经“治未病”概念的提出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一词,在其中出现了三次,其内容涵盖了养生、针刺治则、治法等方面。首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顺应气候变化的动态养生以未病先防是“治未病”的主导思想。叙述了一年四季中适应气候变化的动态养生法则,是养生的关键所在,若违反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最后提出预防重于治疗的重要性,经文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乱治未乱”,以此生动比喻说明养生以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

其次,《素问◦刺热》、《灵枢◦逆顺》则指出具有先兆症状出现,《素问◦刺热》论述热病的色诊,就刺其未刺其未盛,左颊先赤;即针灸“治未病”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肝热肾热,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2],即重视对疾病先兆症状者病生的观察,并在疾病伏而未发之时预先针刺治疗,以防止疾病发作的内容。

第三,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如《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上工刺其未生者,后人引为未病先防,早期治疗的预防思想。显然治病于未生,比治其未盛更具积极意义,施治于未病之先才是治未病之法[3]。

2 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的思想基础——整体恒动观

黄帝内经中天体一体观、五脏一体观和人与天体相应的思想构成了整体恒动观。天地万物之间,人体五脏之间不单是一个整体,而且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的[4]。整体恒动思想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横贯中医基础理论,左右理、法、方、药。整体恒动观是“治未病”理论的思想基础。

2.1 五脏相关和五行制化与“治未病” 五脏相关是脏象学说的一个重要观点,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应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与五脏相关理论,即运用五行配五腑的方法,说明疾病的传变规律、预后与指导治疗方法的论述分散于许多篇章,本节综合其论述并加以探讨。五脏相关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相继阐发,如难经、金匾要略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提出的既病防传的治未病脏腑;钱乙的五脏辨证纲领;叶天士的“先安未受邪之地”,近现代姜春华的截断扭转疗法;方药中的辨证论治五步,第五步治未病,即以五脏相关的整体观,通过调节相关未病脏腑,协助治疗已病脏腑等,都是应用五行和脏象学说结合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五脏相关理论的发扬。

2.2 病邪表里传变与“治未病” 人体的生理活动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主要表现为气的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上述论述揭示“恒动”是宇宙和生命的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对于疾病也要从动态变化中把握其生理病理变化并指导治疗[5]。疾病是邪气作用于人体,正邪斗争在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临床反映,呈现着证候动态传变模式。疾病的传变是在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转移和变化,也就是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变化的衔接、重迭与传化;其中包含着病邪、病性、病位和病势的动态性变化,如伤寒的六经传变,温病的卫、气、营、血传变等等[6]。传,是指病变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邪、病性、病位和病势在某些特殊体质,邪正盛衰,有无宿疾、治疗当否等条件下,不循一般规律而起病性的转变[7]。疾病传变规律一般多呈顺传之势。另外,阴阳、五行应用于医学上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天有四时五行,人有五脏化五气,“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提示时序消长与疾病的发生、演变是处于“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

2.3 随应而动的动态辨证论治思想与“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整体恒动的思想贯穿于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中,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思想基础[8]。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基于辨证论治的相对亚动态,提倡动态辨证论治思路,按照天地阴阳的道理,随机应变,如响之应,如影随行,就可以更有效克服临证所遇到的错综复杂疑难病症,以提高疗效。疾病的传变模式概念,具有时间、空间的动态内涵,即疾病的动态传变模式。与之相应,临床应用动态辨证论治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3 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的基本内涵

3.1 未病养生 黄帝内经中有多处记载了养生的内容,现分别加以论述。

3.1.1 法阴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强调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有着密切关系,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开篇便说:“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此寿命之本也。”并指出人身阳气致密的重要性。经文有:“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的尚阳思想。阴阳二者的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最高标准。即篇末指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提示的是阴阳互根相互为用的规律。“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所以善养生者谨道如法,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提示养生必须要依据四时变化、阴阳消长的动态养生观。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具体叙述顺应四季中阴阳之气的变化来摄生的法则,若违反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是导致疾病原因的发生,故曰:“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春三月,此谓发陈……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此秋气之应也,养收之道也。”所以要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这就是养生法则[9]。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这是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揭示未病先防的重大意义,经文是在告诫人们重视遵循自然养生—未病先防的动态养生观。

3.1.2 调精神 《灵枢◦本神》提出养生要经常注意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和调摄精神情志活动,“和喜怒”、“调刚柔”是“形神并养”的养生原则。故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十二脏腑的功能有赖并强调“心”的“君主”作用,神明出焉,神明泛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其后又指出“至道在微”,告诫人们的健康应该慎重于始,防患于微,任其发展祸害无穷。经曰:“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残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主明既是心神清明,从调养精气真元而来[10]。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檐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将精神养生列为养生的主要内容,并提出“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的健康的精神心理观。精神养生同四时养生一样,是《黄帝内经》养生的主体内容[11]。

3.1.3 存正气 “人体正气”是决定疾病是否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12]。《素问◦刺法论》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正气理论,通过针刺调整十二经脉之原气,有“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达到全神养真之旨。又说“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又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然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就能不染五疫,《黄帝内经》强调“固护正气”是不发病的主要关键,此亦“治未病”理论之一端。

《灵枢◦百病始生》更具体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碎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13](《素问◦生气通天论》)上述描述突出“正气”对疾病与健康的主导性思想。

《素问◦汤液醒醋论》指出上古之人制成汤液醒醋只是作为备用,中古之人养生之道稍衰,但只要服些汤液醒醋病就好了;现在之人一有疾病就要内服药物,贬石、针灸外治,其病才能痊愈,这是因为“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神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经文重视及早治疗疾病固然重要,“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医患合作亦是治好病的重要关键,也强调调摄精神在养生和防病的重要意义。

3.2 治于未发 《素问◦疟论》:“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指出疟疾的治疗,攻邪应在未发病之前。《素问◦刺疟》有相似的内容记载。《素问◦刺热》指出五脏热病的症状、演变、预后及其针刺疗法。“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病,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是先证而治,当己有先兆症状,病尚未发作就及早防治,体现“治未病”理论的动态辨证治疗思想。

“疟之未发,因而调之”,“治于未有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早遏其路”。强调早期针灸治疗,止病于萌芽的针灸“治未病”思想,是《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此言“逆针灸”能激发调整经络之气,有全神养真之旨,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主导作用。

《素问◦离合真邪论》日:“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病邪初入人体,及早治疗,可以使病尽早痊愈。“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己。”提示早期治疗,截断其传变途径的治疗方法。

3.3 救其萌芽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上工救其萌芽,……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己成,救其己败。”《灵枢◦玉版》针对痈疽的治疗指出:“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己成也。……圣人弗使己成。”均认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是评价医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强调早期诊断治疗,是保证救治疗效的重要因素。

3.4 刺其未生、未盛、已衰 《灵枢◦逆顺》强调“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此言掌握可针与不可针的时机,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这里强调针刺要掌握可刺与不可刺的时机。具体的方法是:“刺其未生”、“刺其未盛”、“刺其己衰”,故曰上工治未病。又说“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灵枢◦官能》)指出高明的医生能够根据脉气的变化,在疾病尚未生、未发或病之初期就针灸治疗,早遏其路。“逆针灸”的操作方法在《素问◦缪刺论》有具体的论述。缪刺法,其与经刺法不同之处:凡病在经脉,刺其经穴,称经刺(又名巨刺);病在络脉,刺其皮络,称缪刺。缪(纸缪)即“错误”。缪刺法的操作是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还要掌握适当时机针刺,“刺其未生”、“刺其未盛”、“刺其已衰”。

[1] 谢华.黄帝内经[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37.

[2] 谢华.黄帝内经[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43.

[3] 张喜奎.试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12.

[4] 段逸山.“未病”一解[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01):34.

[5] 田成庆.关于[不治已病治未病][J].江西中医药,1955,(06):48.

[6] 林锦洪.仲景治未病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河南中医,2003,(03):76.

[7] 蒋力生.医院是治未病中心吗[J].江西中医药,2007,(07):12.

[8] “治未病”诊、治、研学术大会通知[J].中国急救医学,2008,(05):87.

[9] 九儿.不治已病治未病[J].家庭中医药,2007,(03):23.

[10] 刘燕玲.“治未病”试点在中医院开展[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17):39.

[11] 蒋力生.再议治未病[J].江西中医药,2007,(11):89.

[12] 谢华.黄帝内经[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P243.

[13] 喜奎.试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08):56.

[14] 宋为民.“未病”现代观.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5,(10):67.

猜你喜欢

热病治未病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浅谈“热病可灸”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