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对策

2010-08-15王海蓉刘胜薛爱芹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哺乳母乳喂养婴儿

王海蓉,刘胜,薛爱芹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30)

母乳对于婴儿发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对婴幼儿体重、身高、头围的发育皆有促进作用;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认知能力和智商都要高于非母乳喂养婴幼儿;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可有意义地降低感染危险性,尤其是胃肠道的感染;纯母乳喂养还可以降低特应性反应及哮喘的危险性;母乳喂养对成年后的肥胖及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1]。另外,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感情的交流,使婴儿得到更多的母爱,增强婴儿的安全感。而对于母亲,母乳喂养会减少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有利于子宫复旧,起到避孕作用。母乳喂养还可以使母亲的情绪稳定、愉快,以及节约家庭开支等。

母乳喂养的好处如此之多,可是根据调查,20世纪70年代起,母乳喂养率下降的国际化现象波及到我国,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母乳喂养率已回升到60%左右,而在我国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这种下降已成为我国婴幼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2]。尽管绝大多数妇女都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但是大多数妇女发现母乳喂养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1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1.1 社会医疗因素

1.1.1 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不够 深入开展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重要作用。母乳喂养宣教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使部分没有得到母乳喂养知识教育的母亲改变不了不良的喂养习惯,总以为孩子饿,不停地喂哺孩子,母亲对婴儿饥饿的信号判断失误,从而影响对母乳喂养的信心。目前这项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宣传深度和广度,孕期妇女接受宣教人数较少,孕产妇没有真正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致使部分母亲难以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决心。此外,医务人员只讲对奶粉、奶瓶和橡胶奶嘴品种和用法,不讲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这些现象提示,一些医护人员缺乏说服力的母乳喂养建议,让母亲们认为这些讲授无助于事或者让人疑惑,甚至会损坏母亲本已决定母乳喂养的信心。少数医务人员甚至在扮演负面的角色[3]。

1.1.2 职业因素 据有关资料表明,不同的职业其母乳喂养率不同。现代的女性从传统的家庭化走向职业化,特别是年轻妇女大多数有自己的职业,我国目前产假制度基本是3个 月,母亲因为社会竞争压力大,有的甚至产假尚未结束即奔波于工作中。多数产假结束立即返回工作岗位,许多母亲被迫中断纯母乳喂养,开始添加配方奶。母亲主观上不愿因为哺乳而影响工作,使母乳喂养率下降。国有单位有喂乳时间,而大多私有单位没有喂乳时间。所以导致家庭主妇的母乳喂养率高于职业主妇。

1.1.3 产次、分娩方式 据调查研究显示,初产妇往往母乳喂养启动率高,而经产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明显上升,而剖宫产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纯母乳喂养率。主要与剖宫产对产妇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由于体位限制和刀口疼痛、临床抗生素、镇痛剂的使用等,使剖宫产的母亲开始喂奶的时间晚、泌乳亦较迟或泌乳次数减少。

1.1.4 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无暇顾及婴儿,由保姆人工喂养婴儿。很多人认为,多花钱就能买营养,并认为现在的奶粉配方全、营养高,可以代替或者优于母乳,大大的降低了母乳喂养率。

1.1.5 人工喂养的意识日趋强烈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粉墨登场,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奶品生产商都大力宣传、积极赞助、免费馈赠及廉价销售各自的奶制品,加上奶粉销售商对配方奶的过度宣传,强化了孕产妇人工喂养的意识,给母乳喂养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难度。

1.2 个人因素 母亲的信心是影响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

1.2.1 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 根据调查发现,出生1 h内开始给母乳的婴儿仅占9%,产妇对产后开奶时间的了解、开奶前是否需要喂糖水或代乳品、是否按需哺乳、是否掌握正确的哺乳方式、在哺乳中遇到问题的处理、坚持母乳喂养的时间及对母乳喂养能够完全满足4~6个 月以内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认识不足。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占第一位的是自觉奶量不足,怕婴儿吃不饱。产妇对奶量不足的主观判断主要是自觉奶不胀或婴儿不安等,并非真正的母乳不足,而是自以为婴儿没吃饱,人为的添加奶粉。其次还有喂奶次数过少,婴儿吸吮的姿势不正确,吸吮时间过短都会影响母乳喂养的质量。

1.2.2 精神因素 初为人母,兴奋紧张、羞涩的心理,特别是初产妇,不知如何去做,影响母乳喂养,少数人重男轻女,当得知自己生的是女孩时,心理压力大,不配合医护人员,影响母乳喂养[4]。而且产后抑郁情绪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很大,表现为催乳素(PRL)水平降低,泌乳始动时间延迟,泌乳量少。

1.2.3 产妇自身其他因素 产妇未进行孕期乳头准备、乳房护理,常见的乳房问题有时会造成母乳喂养困难,如产妇乳头凹、乳头扁平、乳头的过长过大、乳房肿胀、乳腺炎和乳头皲裂等自身因素影响母乳喂养。产后出血量多、遗传、个体差异等因素,导致乳汁分泌慢、少,影响母乳喂养。产后产妇营养不良,产后产妇因各种原因不配合,产妇饮食减少导致奶水少或泌乳慢,影响母乳喂养。产妇患病,如乙肝、感冒,术后或感染导致的发热,影响母乳喂养等等。

1.2.4 审美观的影响 现代女性,片面追求体形美,盲目挑食、偏食甚至减肥,饮食不合理导致乳汁分泌量减少。

1.3 家庭因素

1.3.1 家庭经济因素 在产后42 d检查中我们发现,随着家庭经济收入增加,母乳喂养率反而下降,分析原因主要对母乳喂养好处认识不足,或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无暇顾及婴儿而人工喂养。也有人认为多花钱就能买来营养,或片面认为奶粉营养好。这也提醒了我们,对高收入的人群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1.3.2 家庭成员及亲朋好友的因素 研究认为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的态度和行为对母亲是否采用母乳喂养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丈夫的态度对产妇的影响最大,丈夫的态度是产妇是否选择母乳喂养和决定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如何。国外资料报道,不论产妇的年龄、受教育的程度、种族和婚姻等因素,丈夫的态度是母乳喂养最相关的因素。故有人提倡产前班的学习对象应扩大到产妇的丈夫[5],其次是婴儿(外)祖父母。老一辈的公婆认为刚出生的婴儿不宜多抱,多抱容易产生爱抱的习惯,这样就减少了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接触,从而也减少了母亲乳汁的分泌,影响了母乳喂养。

2 采取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 孕期要由专门医生讲解孕期保健知识和宣传母乳喂养,使产妇在入院前便了解有关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让产妇在产前就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并且产前检查也是关键。医护人员要对孕满28周 的孕妇进行乳头检查,及时矫正乳头凹陷。多与产妇沟通,解释思想顾虑,指导产妇掌握喂奶、挤奶、喂奶的正确姿式,发放宣传册。产妇入院后再进一步进行宣传教育,说明每一位产妇不管是剖宫产还是正常产都可进行母乳喂养,确立产妇安全感和自信心,消除心理障碍,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乐观地接受母乳喂养。

2.2 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和乳房保健知识 正确的哺乳方法可以满足婴儿对母乳量的需要。WHO和 UN I CEF提出婴儿出生后24 h内开奶,而且最好半小时内开奶,这样不但可以使新生儿摄入初乳,增强免疫力,还可以促进母亲泌乳,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SueCarfoot等报道,产后1 h内的皮肤接触和吸吮是相当重要的,刺激产妇的腺垂体及神经垂体释放催乳素;同时让产妇掌握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尤其是每次哺乳后要吸空乳房,使乳腺管保持通畅;禁止过早使用奶瓶,因橡皮奶头易造成乳头错觉,使小儿再吸吮时出现不适而拒绝。

2.3 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 创造良好的乳房条件,从孕7个 月开始就进行乳房保健护理指导;纠正或改善乳头异常,按摩乳房;增加喂奶次数,按需哺乳。为产妇设计合理适用的食谱,并宣传哺乳期营养的重要性,母亲哺乳期合理的营养对婴儿和母亲本身都是重要的。重视初产妇产后的情绪变化,对有抑郁情绪者应及时进行干预。

2.4 大力提倡自然分娩,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 针对产妇怕疼、愿意剖宫产的思想做好宣教,说明剖宫产的不利因素,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提倡自然分娩,重点是让孕妇明白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及剖宫产的弊处。对于必须剖宫产的产妇因为是仰卧位,哺乳会有很大的困难,需要护士协助。细心观察产妇的心理,随时纠正不利于母乳喂养的心理。此时产妇可能没有乳汁,产后 1 h内进行早吸吮,有助于产妇早泌乳,嘱其需要婴儿频繁吸吮乳房,并讲清吸吮次数越频繁乳汁分泌越多的道理。首次哺乳非常重要,此次成功可以打消产妇因体位受限不能哺乳的顾虑,并且鼓励产妇采取环抱式哺乳,此方式可避免伤口受压疼痛。对因吸吮引起的子宫收缩痛,应向产妇说明子宫收缩的好处,子宫收缩能减少出血,促进子宫复原。

2.5 母婴同室管理 让母亲和婴儿一天24 h在一起,若医疗处置时,每天母婴分离的时间不超过l h。鼓励产妇按需哺乳,并讲解按需哺乳的重要性,让其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奶量哺喂婴儿[6]。护理人员指导产妇的休息和睡眠、饮食营养、如何护理乳房、怎样正确挤奶及按需哺乳等,并尽力使产妇保持心情舒畅,因为当母亲由于某种原因感到有压力、担忧或恐惧时会阻止乳汁的流通。产妇与婴儿在医院中同室的时间与母乳喂养的成功有相关性。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与产后72 h产妇与婴儿的接触程度有关,不少学者发现,与婴儿同床的产妇,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和持续时间均高于母婴分床的产妇。

2.6 父亲的参与 母乳喂养宣教中不容忽视的角色是父亲。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患者及其家属,而在整个分娩和育儿过程中,丈夫与妻子共同承担责任。我们因势利导,使准父亲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丈夫的重视、关心和体贴会使产妇感到安慰,精神放松,增加其安全感,同时能促进产妇的康复和心理调适,使其处于最佳身心状态,从而促进乳汁分泌,这点也是保证母乳喂养成功所不容忽视的。

近年,在国际上己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工作,做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综上所述,在产后母乳喂养中应多给予正确指导,手把手地教会产妇喂奶方法,多给母亲一些良性刺激,建立一个来自社会、家庭和医务人员的支持系统,鼓励和支持乳母树立信心,认真做好早接触、早吸吮,坚持按需哺乳,让宝宝健康成长。

[1] 刘爱东,翟凤英,赵丽云.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4,31(4):248-252.

[2] 徐韬,于晓松.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9,26(4):406-410.

[3] 徐韬,于晓松,李晨嫣.我国母乳喂养现状与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464-2467.

[4] 张颖.产后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4):46.

[5] 吴春兰.影响母乳喂养和持续的有关因素[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5):491.

[6] 李文波.实施健康教育促使母乳喂养成功[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4):110-111.

猜你喜欢

哺乳母乳喂养婴儿
会哺乳的树
艺术家婴儿推车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