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0-08-15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401520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包 进(重庆师范大学 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包 进
(重庆师范大学 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要求高校不仅要在教学和管理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还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上进行改进。虽然现在的高校正在不断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但是这种改革的成效却并不象预想的那么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滞后,没有充分发挥出高校的人才优势。因此高校要适应变化的新形势,一个关键性的的问题就是要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种社会思潮也接踵而来,并在现代大学生中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随之产生了一定变化。尤其是部分大学生越来越崇尚个人价值的实现,崇尚自我、张扬个性的心理使部分学生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惜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大学生公德意识淡化,道德水准的下降,阻碍当代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继续单纯依靠简单的说教式的工作模式将使学生工作在新形势面前显得无能为力。面对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势,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如何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学生思想状况,以创新的理念,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高校发展和社会竞争的需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求具备出众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同时也要求他们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大学生,但取得的社会效应却未能达到预期。专业能力不突出,道德水平不高成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上生存的难题,大学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成了困扰高校发展的难题。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差异巨大的思想观、文化观、价值观的不断冲击,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部分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评价现实形势,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他们追求个性张扬,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对事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大学生更加渴望成功,这种强烈的成功欲望和外部的压力导致学生陷入“急功近利”的状态。这使得大学生极易出现社会观念的淡漠,集体观念的淡化,甚至使他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影响到学校自身的稳定和发展,也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为高校的日常管理提供条件,为教学工作提供保障,才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两支教师队伍来完成。一支是辅导员队伍。在我国现有的高校管理制度中,辅导员承担着大量的的日常管理工作,学校只要涉及到学生的管理工作,最终都会需要辅导员进行最后的落实,辅导员往往为了日常管理事务而疲于奔命。难以发挥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最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加之部分辅导员由于专业能力和教育经验的缺乏,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往往因急于建立威信而采取居高临下的方式,教育内容单一,脱离学生实际。长久下去,必然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另一支是“两课”教师队伍。如果说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侧重于生活,那么“两课”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则侧重于课堂。而目前的“两课”面临着教材内容死板、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现在的“两课”教材由于内容上很多都是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到的内容,教材老化、内容空洞,没能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和贴近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加之现在的教学中普遍缺乏灵活的授课方式,说教、灌输的教学模式,使得当前的“两课”教学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的弱化

高校扩招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导致了就业形势的空前紧张,高校为了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更加注重在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培养,专业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加之“两课”教学陷入生搬硬套,缺乏生动性,与学生的实际相脱,从而使学生失去认知的兴趣。使得“两课”在高校中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逐渐的被弱化。

3.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不足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地位的弱化,使学生工作队伍对自身的定位容易产生困扰。导致学生工作普遍存在动力不足,较多的学生工作者把自己的工作仅仅定位于管理,而忽视了自己应承担的教育角色。学生工作多是围绕管理工作展开,为了达到管理效果而采取强制的措施,在工作中会缺少从学生角度出发,针对学生个性状况进行的教育。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意识的影响,学生工作队伍中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都出现了淡化,学生工作者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理念上转变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转变,高校应当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学生工作者要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总结学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正入心入脑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互动的,不但要有教师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而且还要由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把两者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都达到相互交融,相互贯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在理念上创新,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教育的方法上要实现从以往单纯理论化的灌输向启发式、引导式、激励式的教育模式转变,积极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2.抓好两支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辅导员和“两课”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与高校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单纯的依靠某一支队伍能够开展的,虽然辅导员和“两课”教师承担着大量的实际工作,但仅靠这两支队伍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要加强两支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改变以往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忽视,多听取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的意见,增加对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的投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丰富教育的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紧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高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这个学校校风、学风的形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丰富的校园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利用学生社团活动、优秀校友或杰出人士的讲座、学生教学实习基地等形式,利用这些活动产生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对象校园文化的认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深入,使校园文化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开创高等教育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只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更加科学地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赢造出更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G641

A

1006-5342(2010)08-0072-02

2010205209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