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关照下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ESP的衔接

2010-08-15戴莉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用途外语教学英语课程

戴莉莉

(湖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新课程标准关照下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ESP的衔接

戴莉莉

(湖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标志着基础英语教学的重点由大学转向高中。大学英语教学实施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才能与高中英语教学有效衔接。高校实施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要理顺ESP与基础英语的关系,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注重教材建设,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

高中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一条龙;衔接;专门用途英语(ESP)

引 言

外语教学“一条龙”改革,就是将全国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统一设计规划,具体涉及到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评估方式及教学管理机制等的衔接与持续发展。1998年以来,关于“一条龙”的研究连续不断,如陈红和谭清香[1],邓晓芳[2],吕中舌[3],清华“一条龙”课题组[4],罗立胜[5],范文芳[6],戴炜栋[7]等。其中清华大学项目组对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教学作了整体规划,各阶段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分别启动,进行分阶段研究与实验,并尝试了本科生与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衔接。戴炜栋先生从英语教学的性质、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和评估等方面探讨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条龙体系的基本原则,还针对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的衔接,提出“把部分学习任务提前到中学阶段是切实可行的”[8],这也与清华课题组、蔡基刚[9]、刘润清和吴一安[10,11]以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等人的研究和看法相一致。

比较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稿)和教育部基础司制定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不难看出,英语达九级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与大学非英语专业的一般要求基本一致。相信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会达到甚至超过标准要求。因此,在“一条龙”英语课程改革中,如何做好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把握正确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和发展方向,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实施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以下简称ESP)教学将是有效的办法。

一 大学ESP教学的必要性

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12]。英国文化委员会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21世纪英语教学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最根本的变化是“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的英语教学的主流[13]。

在中国实行大学ESP教学,已势在必行,原因有二。

(一)新课标的出台,是实施ESP教学的内因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和我们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几乎相同的目标和能力标准,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采用了我们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相同的课程安排和课程设置。《标准》把所有英语课程分成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有英语1,2,3,4,5,6的综合课程;选修课有英汉笔译、应用文写作、报刊阅读、英语演讲、文秘英语、科技英语、英语文学欣赏、影视欣赏等课程。几乎把现在大学英语的所有课程全部移植。这样一来,如果两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基础英语上,那么,大学岂不成了高中英语的重复?这种重复教育只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无法顺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二)社会对外语需求的转变,是实施ESP英语教学的外因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交流已经扩大到了整个社会,扩大到科技经济的各个领域。随着外国人直接到中国进行各种投资旅游,以及我国科技界、企业界和文化界走出国门,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即既精通专业业务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要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外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学生学习外语较之过去表现出极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或进入国际大公司,或进入涉外法律事务所,或考研,或出国深造等。ESP教学的实施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在湖南某高校大一新生(二本,非英语专业)四个班进行的问卷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ESP有必要,并有着极大的兴趣。大学英语课程主要是精读、泛读、听力,或三合一,称之为综合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教材所选的课文侧重于文史题材,强调趣味性、情节性,词汇基本是共核通用词。而专业英语有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论、词汇特点、句法结构、篇章框架以及表达方式。“要看懂原文的专业文献,吃透原文的专业教材,光靠那点普通英语是远远不够的。”[14]即使一个英语基础再好的毕业生也得花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足够的专业词汇、熟悉科技英语的结构等才能读懂英语专业文献,适应自己的工作。而另一方面,企业要求大学毕业生一上岗就能立即承担起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工作,能够不用翻译人员直接开展国际交流。显然,经过ESP培养的学生,在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领域里,能够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15]。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要真正把目标瞄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 对ESP教学有效实施的建议

实施大学ESP教学,一定要结合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落实到细节,要做好以下工作,不能急于求成。

(一)理顺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关系。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提出专门用途英语决不是要替代或削弱基础普通英语教学。它们不是对立的或互不相容的。基础英语教学和ESP教学是为实现同一教学目标的两个层面。“先基础,后专门化”这个基本规律在外语中是不应违背的。因此我们要坚持基础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先后关系。在课程设置上要实事求是。对于基础还不扎实的学生,主要还是学习基础英语,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不应在听说等基本能力方面无休止地操练,而应当尽快让他们进入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学习。就学校而言,对于一般性的院校,基础英语教学可以多一些,专门用途英语作为选修;或者入学后,根据新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对于那些已达到新课标标准的学生,直接进入专业英语学习。而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应该转向不设公共英语课,学生入学后直接接受双语教学的方式,也就是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应逐渐成为这些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香港一些大学的英语教学模式证明:为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提供各种专门用途的英语课程,包括用英语开设的各种专业课程,以取代必修的基础英语,这种做法既不会影响学生的英语提高,又促进语言学习效率。这种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习得外语的做法是语言学习的理想模式。

(二)加强专门用途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专门用途英语教师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对外语教师进行岗前培训非常必要。这主要包括:1)在思想和心理上对这个变化要做好准备。要让外语教师明白,尽管“基础英语”在绝大多数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消失,但是一部分教师的“转型”不可避免。2)鼓励年轻的具有硕士学位的外语教师攻读其他专业的博士学位。3)加强和双语课程的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合作,结成对子,在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方面相互协商、相互帮助。

(三)注重教材建设。ESP教学主要由外语教师承担,而双语课程由专业教师授课。前者侧重语言,而后者强调专业知识。除了对口专业如医学,新闻等之外, ESP课程主要应设置适用面较广的、带有共性的课程,如科技英语、经贸谈判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尤其是专业英语技能课程,如国际会议英语、报告陈述演示、科技论文写作、文献阅读与检索等。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但语言上要有代表性,尤其要有专业方面的常用词汇和一般科技文章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练习编写不仅仅有专业知识的问答题,更要突出英汉翻译和摘要写作等语言练习题。这是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和双语教材的主要区别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 ESP课程是从基础英语课程到双语课程之间的过渡性课程,是为顺利进入双语课程做好准备,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继续提高英语水平的课程。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改革的目标能否实现有待于将来对其效果的评估,而评估本身往往会对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反馈和反拨作用,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进程。评估的方式有多种,但就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实践看,测试一直是影响最为广泛的评估手段。因此,要真正获得ESP教学改革的成功,还应有一系列配套的测试系统。可尝试不同的专业分初级、中级、高级测试,而每一级都有相应的听、说、读、写、译的标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明确地循序渐进。标准出台后,可学习英国的经验,在全国设立多个考试中心,面向全国,随时向有需要的人提供考试服务。中心以考试费收入来维持运转,不拿国家一分钱。中心之间形成竞争,不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取代国家的相关机构。按国家统一标准建立试题库,严格保证质量。凭等级证书就可直接到企业工作,不必再另行考试。

结 语

在外语教学的转型时期,《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标志着基础外语教学的重点由高校转到中学,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外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只有与专业挂钩,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实施大学ESP教学,是真正有效衔接高中英语教学的途径。

[1]陈红,谭清香.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3).

[2]邓晓芳.开展一条龙服务,提高西部外语教学质量:大学与中学联合创办外语特色学校的探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3]吕中舌.“关于‘一条龙服务’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4]清华大学外语系“一条龙”课题小组.大中小学英语教学实现“一条龙”十分必要[J].清华教育研究,1999,(2).

[5]罗立胜.关于本硕统筹培养计划与外语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J].清华外语教育论丛,1999,(2).

[6]范文芳.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7]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的“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8]戴炜栋,杨凡,张慧芳.对外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思考——专家访谈录[J]外语界,2002,(1).

[9]蔡基刚.压缩大学基础英语,提高语言学习效率:试论重点大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J].外语界,2002,(5).

[10]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1]刘润清,吴一安等.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笔谈(六篇)[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12]Hutchinson T and Water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3]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14]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

[15]Wilkins P.Notional Syllabu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责任编校:凌 云)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onnection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AI Li-l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The publication of High School English Syllabus signifies the transfer of general English teaching from colleges to high school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take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as a connection w ith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o implement the teaching of ESP, colleges should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ESP and general English, train high-quality teachers, compile practical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stablish effective appraisal system.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tream line; conne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book=208,ebook=455

G623.31

A

1673-2219(2010)06-0208-03

2010-03-0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考试研究专项课题“新课称标准下的高考英语测试与高校英语能力要求衔接研究”(项目编号XJ08JKZB029)的成果之一。

戴莉莉(1971-),女,广东梅州人,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用途外语教学英语课程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DNA的奇妙用途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用途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