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0-08-15王培辉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衢州英语听力商务

鲍 彬,王培辉

(1.衢州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2.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鲍 彬,2王培辉

(1.衢州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2.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本文首先介绍了需求分析理论以及社会需求分析模型,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听力方面,口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另外商务英语听力教材和教学模式也不适应学生的岗位需求。作者对商务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的建议。

需求分析理论;商务英语;听力课程;改革

在现代社会,需求分析( NA,needs analysis 或needs assessment)已广泛应用于经贸、教育、软件设计、培训等广泛的领域。NA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 1920年代的印度(Howatt 1984),但是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ESP领域却始于1970年代欧洲委员会的倡导(Richterich, 1973)。1970年代起,需求分析理论慢慢地为外语教育界所接受,并逐渐成为课程设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束定芳(2004)认为,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至少有4大重要作用: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3)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

Nunan (1988)提出学习者需求会根据环境以及情感变量的变化而历时变化的,所以教育者在课程进行中要进行持续性需求分析(ongoing NA)。我们认为,外语学习者往往难以定义他们的语言需求,难以辨识自己的需求和欠缺。要想真正的实现持续性需求分析,数据来源应该是已经毕业了的大学生。这也切合陈冰冰(2010)提出的社会需求分析模型。社会需求分析模型包含四个维度, 前三个维度是“基本情况”、“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英语水平自我评价”,其数据采集对象为现从业的大学毕业生,第四个维度“大学英语教学对社会需求的适用度”可同时面向毕业生、社会各用人单位及行业专家采集数据。

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对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高职高专层次)和各社会用人单位进行了一次需求分析调查。

一、研究的问题

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一般通过对公司的问卷调查来发现,而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历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来发现一个合格的、能够马上适应工作岗位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在听力方面该如何学、学什么,因为只有他们才能精确地描述各自的岗位上在英语技能方面最需要加强的是什么,只有明白了他们的需求,我们的听力课程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发现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有何需求以及目标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尝试通过对英语听力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的教学改革来满足这些需求。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的受调查对象均在浙江省范围,共有两类:80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其中回收有效问卷72份;80个用人单位,其中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本研究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采用的是问卷和深度访谈的调查形式,为期两个月。我们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各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QQ群邮件的形式发给毕业生,通过e-mail的方式收集。对商务英语用人单位的问卷和访谈包括6个问题,涉及对商务英语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商务英语毕业生在商务沟通中所欠缺的技能,以及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建议。针对商务英语毕业生的问卷包括两大类15个问题,主要采取单项和多项选择题的形式。第一类涉及商务英语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对象;第二类调查商务英语毕业生在日常工作中用到最多的商务英语交流技能及其对听、说、读、写等商务英语技重要性的认识,他们对商务英语听力类课程的强度、难度、教师素质、教学模式、以及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英语听力理解方面最大的困难。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访谈和问卷收集的数据经过整理和统计,得出以下发现:

1.在传统的英语五项技能中,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是口语和听力,其次是写作。

91%毕业生认为口语和听力都很重要,53%的毕业生认为写作很重要,这是因为他们在日常商务活动中很多时候须与对方通过Email联系。

2.商务英语用人单位对专科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并不是十分满意,认为毕业生在商务场合下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方面有欠缺。

我们调查的用人单位中,对其不太满意的占68%,认为他们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欠缺。在商务英语听力教学中,听、说教学更多时候应有机结合起来。在听力课堂,可以通过小组学习、案例分析、演示或者适时的提出几个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通过引起他们的讨论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多开口说。对于一些比较有趣的听力材料,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让学生模仿录音中的情景来进行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听力方面最大的障碍是口音。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商务英语毕业生工作对象来自世界各地,主要职位为销售,销售的商品五花八门包括宠物用品、纺织面料、圣诞装饰品、紧固件等等。当被问到商务沟通听力方面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的时候,92%同学回答是口音。有一位已经工作了两年的同学写道:“我还是没有办法,与教材相比太难了,实在听不懂”。

这种困惑同浙江省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浙江省以开放型经济为主,是一个外贸大省。据来自浙江省商务厅网站的数据显示,浙江省进出口市场覆盖全球 其中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地区占贸易份额的绝大多数。根据Lesznyak(2002)的估计,世界上至少80%的日常商务交流是在非英语母语者之间进行的,非英语母语者讲英语的时候会受到母语发音和语法的影响。全世界的人都在浙江做生意,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日常商务交流中会同操各种英语口音的人打交道,碰到听力方面的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客观现实要求英语教师、尤其是英语听力教师思想和教学模式应实现从EFL到EIL之间的转变。

在调查问卷中,有毕业生写道:“国外客户口语,以及书面语有时候不够规范。一般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跟我们提到的只是英语国家会有的一些习惯性问题,可是我们接触到的客户是来自世界各地,有些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客户,用法就会跟欧美国家差很多。”这反映了一种客观现实。在中国,英语被作为一门外语(EFL)来教授。我们传统的听力教学假定的交流对象为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交流语言为标准英语。但是,在国际商务领域,英语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EIL),操这种语言的人可能来自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英语从外语到国际性语言的地位的转变必定要求英语听力教学进行改革。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中应对不同英语变体的能力。在英语听力课堂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入不同英语变体的材料,也应该非常了解英语不同变体的规律性特征。

为了帮助学生应对EIL,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训练措施来帮助学生适应各种不同英语口音。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非英语母语者讲英语的材料。录音材料可以通过对非英语母语者的访谈来获得。访谈的时候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以便让访谈对象自如地谈谈自己国家的文化或者他们在中国的工作、生活情况。

另外,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听不懂的时候使用了一些策略,如适应说话者的外貌和说话方式、克服内在的和外在的干扰、对说话者内容产生兴趣、听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预测说话者接下来要说什么、注意副语言信息、问相关问题、在已知信息基础上合成新的信息、要求客户重述(如不确定客户的意思,按自己的理解重述给客户,并问是否自己理解正确)等。这些策略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了的,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4.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商务英语听力教材和教学模式不满意。

79%的调查对象认为所使用的商务英语听力教材内容趣味性较差、实用性不强,多数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缺乏互动性。

英语课堂应当被看作是通往现实国际商务实践的一座桥梁。在搭建这座桥梁的时候,要注意在课堂中创设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境的国际商务场景,课堂应该提供让商务沟通技能自然发展的环境,并且课堂所培养的技能应当可以迁移到在实践中,课堂应当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的语言能力基础。在商务英语听力课堂,可以使用情境化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情境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应当和真实的活动(activity)、语境(context)及文化(culture)联系在一起(Brown, Collins, & Duguid, 1989)。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在于给学习者创设一个虚拟的真实的学习环境,该学习环境由一系列的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境的国际商务场景,由学习者和同伴合作完成一项项活动来学会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创设在线3D虚拟国际商务圈,虚拟出一个商务世界,学生可以通过扮演虚拟世界的一个角色,通过和其他角色合作完成虚拟的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来掌握商务沟通的技巧和其他商务技能。

四、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将会同来自世界各地操不同口音英语的人打交道,要培养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商务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这对商务英语听力教学来说既是挑战又是个机遇。听力教师应当开拓视野,使教学观念适应EIL时代的需求,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发听力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口音英语的能力的有效的途径,不断分析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变化,探索适应商务英语岗位需求的听力教学模式和实训模式,探索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1]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 (1),32-41.

[2] Howatt, A. (1984).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Nunan, D. (1988). The learner-centred curriculu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陈冰冰. 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2 .

[5] 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 外语学刊,2010,2.

[6] 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Exploration on Business English audio class reform base on the theory of needs analysis

BAO Bin, WANG Pei-hui

The article introduces Needs Analysis theory and the Model of Social Needs Analysi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non-native English accent is a huge obstacle to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he graduates also say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teaching modes do not suit the needs of their position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form of Business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Needs Analysis; Business English; Listening Course; reform

G42

A

1008-7427(2010)10-0127-02

2010-07-20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 “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项目编号:GZGZ7610-27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鲍彬系衢州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王培辉系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

猜你喜欢

衢州英语听力商务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衢州烂柯山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铁拳剿劣 亮剑斩污 衢州环保坚决打好护水保卫战
衢州治超亮剑
衢州某大桥V型刚构挂孔研究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