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层教师教育科研的心态困境

2010-08-15谢慕武曾慧雪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育才学校湖北咸宁43700广东亚视演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53000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研究型研究者心态

谢慕武,曾慧雪(.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育才学校,湖北咸宁43700;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53000)

论基层教师教育科研的心态困境

谢慕武1,曾慧雪2
(1.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育才学校,湖北咸宁437100; 2.广东亚视演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523000)

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做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这是时代和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时间、精力、能力,或者是心态等方面的原因,中小学教师实际上很难真正成为教育研究者、教育学者、教育专家,大部分充其量只能担当教育操作手、教育操盘手的角色。概括地说,应该做到的,而实际上往往不能做到,这就是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教研中陷入的一个应然与实然的两难困惑的情境。

这种心态困境表现在两个层面上。其一是想做研究型教师,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困扰,实际上很难成为研究型教师,因此感到为难。其二是不想做研究型教师,只想做个一般教师,但由于政策和群体压力,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去赶潮流,教研成果均为应付凑数,不能立一家之言,更谈不上成“家”。这两种心态覆盖的人群面是很广的,反映出来的共同特征都是两难,这说明教育科研确实在中小学教师中遇到了瓶颈问题。

怎样突破并走出这个既在的两难情境?从实际情形看,中小学教师面对这个问题的心态存在各自的差异性,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坚定信心,积极主动,努力为之者。这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及教学之余能够积极探究教学规律,积极参加新课改学习、培训,能够充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他们通过自己艰辛而又高效的劳动付出,既能够在课堂教学上获得骄人的教学成绩,又能够在行业领域内总结、推广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教学模式,并在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和有质量、有份量的教学论文。这一类教师群体是中小学教师中的精英,是时代的弄潮儿,是教育革新的先行军。这个优秀群体中的一些老师,往往就是当今时代,各个学校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可喜可贺的是,他们在成就教育事业的同时,自己也成就为教育研究者、专家型教师。可以明确的说,这一部分教师能够在不同程度上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但同时,令人遗憾的是,在数量上,他们是占据教师群体这个巨大板块中的最顶端、尖端的部分,他们属于阳春白雪,物以稀为贵,大致的比例是,坚持不懈者只能是十里挑一,颇有成果者,可以说是百里挑一。所以,以目前的现状来说,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个命题虽然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是成立的,但毕竟在真正意义上只是少数老师的事情,只限定在教师的精英群体中。

第二种是时热时冷,听之任之,随波逐流者。用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眼光去判断,现阶段这一类型的教师在教师群体中所占据的比例在六至七成左右,这是一个中间层次,同时它也是一个主体层次。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按传统的说法,这一类教师群体对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只是伴随一种从众心理:大家都做,我也跟着做,至于做得是否到位,做得是否成功,仅仅是怀着一种观望的心态。其中想摸着石头过河的,还算是有积极上进之心,而那些脚踩西瓜皮者则是大有人在。如果是按现代心理学的说法,则有一种更准确的判断:他们只是在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的驱使下,走上了新课改的道路。

需要解释的是,所谓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并通过具体群体发挥作用的标准,是直接制约成员行为的准则,是为每个成员所公认和必须遵守的。而群体压力是指在一个群体中,大多数成员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自觉不自觉地保持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种力量就是群体压力。之所以说教师的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在推动新课改的开展,是因为毕竟新课改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毕竟教师中的大多数对传统教育观有太多的依恋和不舍,而更加严峻的是,毕竟他们要与同行中的精英分子一起去面对时代的挑战和现实的竞争。

常言道:心态决定一切。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效果。可想而知,被动应战的教师不可能真正成为教育的研究者。正如上文所述,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努力地做好新型教育的操作手,一个尽心尽职的教书匠,因为他们已经被推上了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作背景的舞台。戏已开演,此刻他们不能退场,也不能下台阶,只好模仿领舞者作机械的表演。他们往往只能把经验主义、实用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境界,因而很难提升并成就为教育思想和学术上的研究者。

正因为这个庞大的中间群体,蜗牛式的缓慢行进,使得整个教师群体的新课改进程变得同样地缓慢。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徐学俊教授曾预言:“新课程实实在在收到成效,至少还需要3-5年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改的诸多目标,包括对教师的新规范、新要求,还只是一个愿景和期待,而非既成现实。

尽管新课改教学要求的实现,并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但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只要艰苦努力地去付出,历史的进程总是会螺旋式上升的。我们当然热切地期待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通过各个层面不断的激励和分化,这个中间层次的教师群体在相互碰撞和挤压下能爆发出更大的能量。在沉默中爆发,在不断积聚酝酿的群体压力下最终爆发,经过分化和熔炼,必然会造就出更多的符合新课改要求的真正的研究型教师。

最后不得不提及的是,在“两难困惑”中消极不作为者,是教师群体中的第三种形象。这一层次的教师虽然在群体的数量上只占据一、两成,但他们在态度上总不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在思想上放松或者放弃对自身的要求,在现实教改的火热形势对比之下,其思想情绪显得相当灰暗。与此相关联,他们的教学行为方式在实践中是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因而必然会产生负面、消极影响,身不正则不能为范,这种教师形象在教育实际中,还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对学生有害,对学校有害,对自己有害。

如何改变教师的这种消极、被动的教学形象?徐学俊教授开出的药方是:“群体压力是一种团体的动力,个人在某些方面是有惰性的,因此,适度的群体压力是课改的主要动力之一。”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强化群体规范,适度增强群体压力,同样,不失为一剂对症的良方。

当然,解决的办法还有很多,可以从理论层面、政策与行政层面、学校管理层面及教师自身层面上,逐步寻找一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办法。

总之,从理论上说,中小学教师是应该成为,而且能够成为教育的研究者。但实际上,这个要求当代教师达到的目标,并不是短期内能招之即来,一挥而就的,同样地,应该有一个渐进的、逐步完善积累的,较漫长的过程。对此,我们既要有信心和决心,更要有耐心和细心。

1006-5342(2010)09-0185-02

2010-07-01

猜你喜欢

研究型研究者心态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还是“看掐架”心态
做“研究型”语文教师,从教育笔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