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栖动物
——论《丛林之书》中人物的身份问题

2010-08-15

关键词:吉卜林巴鲁丛林中

孙 莉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两栖动物
——论《丛林之书》中人物的身份问题

孙 莉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是一位恒产而且多产的英国小说家,诗人,并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纵观吉卜林印度题材小说的三个阶段,本文作者对其第二阶段的代表作《丛林之书》运用了细读法,试图以殖民背景下的身份问题为主线来探讨《丛林之书》主人公,狼孩莫格里的身份问题。最终得出结论:莫格里是个既在丛林中得到了动物们的友谊和亲情,又在殖民序列中明确了自己位置的“两栖动物”,既,吉卜林和莫格里一样,都具有双重身份。

吉卜林;印度题材小说;身份;《丛林之书》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是一位恒产而且多产的英国小说家,诗人。1907年,他因“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

1892年,吉卜林与卡洛琳结婚,随后便居住在其妻子的故乡,直到1896年因与妻弟发生争执而返回英国。在这四年期间,吉卜林创作中最重要的就是1894年和1895年出版的《丛林之书》和《丛林之书续集》。这两个短篇故事集出版后立刻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赢得了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两集《丛林之书》一共收录了15个故事,其中有8个故事与狼孩莫格里有关。它们虽然是各自独立的短篇,但都和莫格里的成长故事有关。可以说,狼孩莫格里的系列故事构成了《丛林故事》的主体。本文的讨论主要就是围绕着莫格里的经历展开。

一、狼孩的故事:成长篇

我们知道,吉卜林童年时代从1871年到1877年寄居在英国一个退休的海军军官霍洛韦家中。根据他本人在自传《谈谈我自己》当中的描述,在这五年多时间里,他受到了这家主妇及其儿子的百般虐待和侮辱。尽管传记作家们对于吉卜林自述的真实性持有争议,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幼年离开父母的强烈孤独感,以及在陌生人中忍受折磨的痛苦,成了吉卜林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

在《丛林之书》中,莫格里是印度樵夫之子,他的父母在丛林中遭遇到老虎谢尔汗的追杀而逃散。莫格里虽然被弃于丛林,但是他在丛林世界中却得到了家庭的温暖。狼妈妈和狼爸爸收留了他,视如己出;四个狼崽和他一同长大,情同手足;此外,黑熊巴鲁教授给他在丛林中赖以生存的丛林法则;黑豹巴杰拉和他一起狩猎;蟒蛇卡阿则和莫格里嬉戏玩耍——他们都是莫格里的“父母”或“兄弟”。狼妈妈用乳汁哺育莫格里,为了保护他甚至愿意和老虎谢尔汗决斗。莫格里被猴群掳走后,巴鲁和巴杰拉悲伤不已,最后和卡阿一起付出了流血的代价才救出了他们心爱的人崽……所有这些,显然都折射出吉卜林本人由于童年的特殊经历而产生的对于真情,特别是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珍视。

莫格里在成长为从林之王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不少知识和“处世”方法,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莫格里之所以能成为从林之王,依靠的是他学得的智慧和他遵循的“丛林法则”,而不是凭借蛮力。

不过,在丛林中生存不仅要靠气力和智慧,更要依靠谦卑和自我克制的精神。当然,吉卜林并不是死板地向他的小读者们说教,而是非常注意叙述的口气。他的思想或是通过动物们的话语,或是通过生动贴切的想象和联想表达出来。《卡阿狩猎》的篇首就假借丛林法则的教师巴鲁之口娓娓地说了一段“箴言”:

猎豹以身上的斑点为傲,水牛以他的双角自豪。

要保持清洁,猎手的力量显示在他光亮的皮毛。

假如你发现小公牛会顶你,或是紧缩双眉的鹿会用角挑;

你不用停下来告诉我们,咱们十年前就已知道。

不要欺负陌生客的幼崽。要像兄弟姐妹一样打招呼,

虽说幼崽们又小又肥,但说不准那头母熊会保护。

“谁也比不上我!”那是自豪的幼崽头次捕猎成功;

可丛林好大,幼崽好小,让他多想想,别太激动。

这样如歌谣一般的文字既有深刻的哲理又通俗易懂,而且借助不同的动物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自然也就会得到读者的喜爱。我们看到,虽然丛林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然而那些野兽们却懂得谦逊和礼貌,见面时首先要致以“祝打猎顺利!”的问候。动物之间也乐于互相帮助,而且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契尔把莫格里被猿猴挟持的消息带回给巴鲁和巴杰拉,却谦虚地说:“没什么,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巴鲁为了恳求卡阿帮助他们营救莫格里,不惜纡尊降贵把自己说作是“希奥尼山的狼群中老朽的,有时还很愚蠢的法律教师”。和这些动物形成对比的是少数高傲自大,沾沾自喜的“害群之马”。谢尔汗在丛林中蛮横无理地来往;红毛狗则是“在丛林中横冲直撞,不管碰到什么动物,都会把它拽倒,撕成碎片。”特别是那群“饶舌,愚蠢,自负,虚荣,多嘴”的猿猴们,总是喜新厌旧,干不成任何事情,却自夸“在丛林里没有任何动物比咱们更聪明,善良,强壮和文雅了!”但是,这些不遵从“丛林法则”的家伙最后都被消灭了,丛林就好比人的社会,需要法律和秩序来维持。勇敢,克制,谦卑实际上是“从林法则”的核心内容。吉卜林的这些思想灌输借助丛林动物们的“生活百态”来展现,但这当然是个比喻,其最后的落脚点是希望青少年读者能具有“从林法则”所提倡的精神品质。在《丛林之书》中,那些印度村民迷信愚昧又粗鲁野蛮,吉卜林是把他们作为遵守“法则”的动物们的对立面来写的。当莫格里首次离开丛林来到村庄门口时,村民们惊恐地跟在祭司后面:

祭祀是个穿着白衣服的大胖子,额头上涂着红色的圆点。他来到村门口,后面跟着百来号人,这些人都惊愕地盯着莫格里,又叫又喊,还对他指指点点。

“这些人怎么一点礼貌都没有?”莫格里自言言语道。“只有灰猿才会像他们那样。”于是他把长头发往后一甩,冲着人群皱起了眉头。

莫格里和一般的少年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也会犯错,吉卜林并不回避这一点。他也曾因为不愿背诵“从林法则”,受到巴鲁的责打而“逃学”;他也曾梦想当一回猿猴们的首领,“往老朽的巴鲁身上扔烂树枝和臭泥巴。”但当他被愚蠢的猿猴们挟持到“冰冷的兽窟”后,他羞愧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当他的朋友们舍身救他时,那种无私的友情更是令他感动。

类似这样动人的场景还有不少,就不一一例举了。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吉卜林神奇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文字表达。吉卜林往往用不多的笔墨和有趣的比喻就能准确地描绘某一动物或是某个细节。例如,狼妈妈的双眼在黑暗的山洞中“象两颗绿莹莹的月亮”,巴鲁“老是爱打瞌睡”,巴杰拉“他的嗓音像是从树上滴下的野蜂蜜一样甜蜜,他的皮毛比鸭绒还要柔软”,孔雀莫尔是“尾巴长,爱嚷嚷”,豪猪伊奇“满肚子都是道听途说的故事,而且讲述得极其糟糕。”豺狼塔巴克则跟在谢尔汗后面低三下四地叫着“我的老爷!我的老爷!”当谢尔汗妄图进入狼的狭窄山洞受阻时,吉卜林很幽默地比喻道:“一个人如果想在一只木桶里打架,其情形就是这样。”不仅每个动物被刻画得个性鲜明,而且原始丛林也具有一种特殊的自然美。这样的描写简直让野性的丛林也变得浪漫温柔而富于诗意了。时至今日,莫格里的成长故事仍然使小读者们如痴如醉,狼妈妈,狼爸爸和莫格里的动物兄弟们的鲜活形象已经成了文学经典。

二、狼孩的故事:统治篇

莫格里的身份是十分特殊,复杂的。一方面,作为“自由的兽民”中的一员,莫格里和绝大多数丛林世界中的动物都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他有狼妈妈,狼爸爸和四个狼兄弟;巴鲁和巴杰拉都称呼他为“小兄弟”;而他所学的“从林之王的语言”当中就有一句是“我们拥有共同的血统,你和我。”另一方面,莫格里是丛林的外来统治者,动物们实际上是他的臣民,构成这种统治与被统治,殖民与被殖民关系的根本原因在于莫格里不是狼而是人,而所有的动物都畏惧人。

因此,在一个根本的意义上,莫格里系列故事构成了一则殖民的寓言。然而十五年对于吉卜林的想象力来说是太久了。如果我们比照吉卜林前期(在印度时期)和后期(在美国和英国时期)所创作的印度题材小说文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而《丛林之书》正是形成这种差异的转折点:一种“新型”的殖民关系,借助寓言的形式,巧妙地被构建起来。从表面上看,莫格里既是人又是狼,既是丛林统治者又是动物们的“兄弟”的奇怪身份似乎自相矛盾,但实际上,他这种奇特的双重身份恰恰是吉卜林所想象的新型殖民关系的载体。我们看到,莫格里不仅掌握了全部的从林法则,而且在黑熊巴鲁和大象海希的教导下学会了“从林之王的语言”。正因为如此,虽然莫格里和《咩咩黑羊》中的潘趣一样都是被父母抛弃的孤儿,但是和潘趣所遭受的孤独和痛苦不同,莫格里成了陌生的丛林的大王,驾驭、指挥若定。

如果说吉卜林早期作品中的殖民者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挫折,那么莫格里则完全是信心十足,无往不胜的殖民者形象了。他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本领,是因为他是在丛林中长大的,他对丛林世界——他的殖民地——的情况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吉卜林巧妙的转换了故事人物的立场和观点:和前期故事文本中的殖民者(官员和士兵)把印度看作是一个完全异己的环境,是他们的“流放地”的视角截然相反,莫格里完全融入到他的“丛林大家庭”当中去了,他是一个能在殖民世界中自由穿梭且应付裕如的“两栖动物”。

在莫格里逐渐确立“统治”地位的过程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主题是他的强烈的复仇心理。

我们看到,莫格里用火狠狠教训了那些和老虎谢尔汗勾结,企图将他杀死的狼;他指挥牛群前后包抄,终于将不共戴天的老虎谢尔汗除去;而在《让丛林吞没村庄》一篇中,莫格里驱遣大象海希和黑豹巴拉杰,发动了一场“战争”,让丛林疯狂地蔓延开来,淹没了那个印度村庄和农田,迫使村民逃离。这样他不但替有恩于他,却被村民视作女巫而险些被烧死的美苏亚报了仇,也痛快淋漓地发泄了当年被驱逐出村庄的怨恨。他的复仇心理似乎过于强烈,超出了合理的限度:“莫格里故意要把一个村庄彻底夷平的计划,吓坏了巴拉杰。”不过,学术者却说:“莫格里具有欠债必偿的良知。”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中反复出现的莫格里的笑。他“一路大笑地来到会议岩”,准备痛击背信弃义地群狼;当村民们用石块驱逐他时,“莫格里恶狠狠地,短促地笑了一声,因为有一个石子正好打在他的嘴上;当美苏亚的丈夫要去寻求英国人主持公道时,莫格里又是笑着说:“我不懂什么公道。…但我有自己的主意。”显然,这些笑容之下掩盖的是莫格里深刻的复仇心态。在我们看来,这种复仇心理其实恰恰正是“统治者”莫格里所必需的。一切与他为敌的势力最终都被他击败,从而更加凸显出他的强者、勇者和胜者形象。

综上所述,《丛林之书》是吉卜林的一部很重要的作品。通过狼孩莫格里成长和统治的故事和“丛林法则”的寓言,吉卜林实现了他思想中殖民模式的转型,一个既在丛林中得到了动物们的友谊和亲情,又在殖民序列中明确了自己位置的“两栖动物”莫格里出现了。

[1]Carrington,C.Rudyard Kipling:His Life and Work[M].London:Macmillan,1978.

[2]Elliot,G.Kipling and the Critics[M].New York:New York UP,1965.

[3]Mallett,P.Rudyard Kipling A Literary Life[M].New York:Palgrave,2003.

[4]陈兵.丛林法则,认同危机与东西方的融合[J].当代外国文学,2003,(2).

[5]陈兵,吴宗会.《丛林之书》的多视角研究 [J].外语研究,2003,(5).

[6]郭晓静.吉卜林的多视角阐释[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6).

孙莉(1978-),女,硕士,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国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吉卜林巴鲁丛林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旅法著名插画师瞿澜
寻找丛林中的精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旅法著名插画师瞿澜
巴鲁许了一个愿
亚瑟,收拾房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柴犬巴鲁
巴鲁夫刀具读写装置在FANUC 31i系统中的应用
如果
丛林中的爱沙尼亚狙击手
低眉与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