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学角度透视中国80后丁克家庭

2010-08-15姚宝丽

关键词:丁克社会学生育

姚宝丽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7)

从社会学角度透视中国80后丁克家庭

姚宝丽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7)

丁克家庭是我国经历转型时期的家庭结构变革的一种正常现象,作为社会变迁的一种显著的表现形式,它的出现表明社会正在经历着急剧的变革。应该正确地对待与引导,以求丁克家庭与传统的家庭模式和谐共存。

丁克家庭;80后;社会变迁

“丁克”家庭一词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它是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欧美的一种特殊家庭形式。它主要指夫妻双方都有固定收入,选择不生育,这在一些收入较高的青年家庭群体中备受欢迎,正处于谈婚论嫁的80后便自然地成为“丁克”的主体。

“丁克”现象于20世纪末在我国开始流行起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丁克”族逐渐庞大,并有从个别高端人群向低端扩散之势[1]。数据表明丁克家庭正在作为一种特殊的家庭模式而存在着,并且有着迅猛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当前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的80后,由于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潮观念。

一、丁克家庭对当前我国社会的利弊分析

(一)丁克家庭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1.丁克现象的出现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女性所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她们生活的圈子是家庭,而重心永远是孩子。她们把养育儿女视为自己的事业,并试图通过生育来提高自己的家庭地位,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使得女性只能附庸于男性,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极为低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逐渐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使得她们逐渐地有能力从家庭走向社会,认识到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实现生活重心的转移,有了男女平等的意识。一直崇尚自由发展,寻求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的80后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比年长的女性更容易接受,她们更勇于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甚至出现了许多女强人,这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现象。她们参与社会经济的建设,这使得她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2.丁克家庭使我国原有的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社会学把家庭类型主要分为四大类,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以及变异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特殊的非传统婚姻和家庭也在逐渐增多,我们把丁克家庭、单身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一些特殊的家庭形式归类为变异家庭。[2]传统的核心家庭是由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构成,丁克家庭的出现使人们冲破了对传统家庭的看法,勇于追求自己所向往的家庭类型,虽然丁克家庭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家庭模式的主流,但丁克现象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它有利于减少家庭的内部矛盾,让80后们多了一种选择,多了一份自由。逐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使青年们对于养老少了一份担忧,能够更加轻松地面对激烈的竞争和生存压力。

3.它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缓解我国的人口压力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的资源占有量少,这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至2009年1月我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12亿多人,虽然我国一直以来都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每年净增的人数仍然很多,并且,在西部的一些偏远地区以及农村的超生现象仍然存在着。因此,“丁克”现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助于青年一代转变生育观念,缓解我国的人口压力,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二)丁克家庭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1.丁克现象的出现容易使青年人的婚姻趋于不稳定

在传统社会里,以女性牺牲提高自身社会地位以及追求自身发展来保持家庭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其根源,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家庭结构处于三角形的状态是最为稳定的,即所谓的核心家庭,它包括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这两种关系相互依存,彼此之间有割舍不掉的血脉关系,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的,双方发生矛盾时至少还有孩子这根纽带,矛盾也有可能变小,更不易离婚。然而娇生惯养的80后各有各的个性,在双方产生矛盾时就威胁到家庭的稳定,随时都有可能分道扬镳。因此,丁克家庭也为年青家庭的破裂埋下隐患。

2.丁克家庭的出现导致家庭的部分职能的缺失

从社会学观点看,人口再生产功能是家庭重要功能之一。家庭生育功能承担着人口增殖、人类延续的重要社会责任,然而随着人们传统生育观念的变迁,家庭原有的生育功能开始逐渐弱化,生育功能的日益丧失也在一定程度上疏远夫妻关系,给婚姻带来不稳定的因子。对于80后而言,没有子女的负担会导致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这对于国家的发展会产生很多的弊端,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3.丁克对于我国的人口质量以及人口老龄化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010年1月29日在京召开的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上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与上年度相比,老年人口增加725万,老年人口比重增加0.5个百分点。而另一方面,物质条件相对较好,有能力让后代受到更好的教育的高素质、高收入的青年人,却选择了“丁克”,素质相对较低、物质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和农村选择了多生甚至超生,这两种不同生育观念的极端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人口素质的降低,这就会导致我国人口发展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

二、对丁克现象的思考

一方面,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无法更改的传统思维,从传统思想的角度来看,丁克家庭是有悖传统伦理道德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都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延续香火”等传统生育观念来鼓励人们多生育。丁克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对传统生育观念提出挑战,它也违背了人类正常繁衍后代的自然规律,因此,从丁克家庭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而言,它没有社会历史根基是不被思想传统的人所接受的,而只是特定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暂时的现象,80后们选择丁克是需要受到传统价值观念的考验的。

另一方面,丁克家庭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是人类文明提高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打破了传统核心家庭中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格局,并建立新的家庭关系和生活方式,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程度的提高,年青家庭有勇气改变固有的家庭模式,撇开亲子关系,更加重视夫妻感情,追求自己喜欢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的改变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丁克家庭也是社会发展特定时期的产物,作为社会新兴的家庭模式也将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长期存在并发展下去。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变迁出现丁克家庭,而它的出现和增多会导致很多的诸如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青年家庭的离婚率上升幅度增快、以及社会养老问题的日益加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但是,从法律的角度而言,自由、平等、权利也表明80后的这种选择应该是受到尊重的,他们有自由选择家庭生活方式的权利而不受干涉。而丁克家庭只是家庭结构体系中的一员,是对传统家庭模式的一种补充,丰富了人们的思想。

[1]林丛,石人炳.浅论“丁克”家庭形成原因及其社会影响[J].西北人口,2007(4).

[2]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2mail:huhaohuan2@126.com

book=566,ebook=566

C913.11

A

1673-1395(2010)03-0377-02

20100320

姚宝丽(1985—),女,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丁克社会学生育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有趣的“影子戏”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
我们所期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