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Bachaman交际语言测试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

2010-08-15赵海燕

关键词:高考作文文体命题

赵海燕

(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从Bachaman交际语言测试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

赵海燕

(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Bachman的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在测量受试者写作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可以清楚地见出这一点。

交际语言测试;高考语文作文

从1977到现在,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不断在变,但本质要求没变。高考作文要求学生能够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其他常见体裁文章,使话题作文自选文体真正得以落实。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高考作文试题总是限定文体,应考作文只能按题目要求的文体写作。从1998年起,不再限制文章体裁,考生可以选择自以为合适或擅长的文体写作。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70、80年代),该阶段的作文一般都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只占少数比例;第二阶段(90年代),命题作文逐渐减少,出现话题作文占主要位置的趋向;第三阶段(2000年到现在),全部为话题作文,均让考生自己命题。由此而知,高考作文命题经历了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发展历程。

Bachman和Palmer(1996)提出了语言测试设计和评价的“有用性”原则。我们分别从语言测试“有用性”原则的四个方面——效度、真实性、互动性和后效作用对这三个阶段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对文体的限制越来越少了。

一、效度

写作命题的体裁要求有很大的变化:七八十年代作文命题的体裁以议论文居多,90年代也是以议论文为主,2000年以后则不限文体。在2000年之前,写作考试的体裁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考生的发挥。议论文只是常见的体裁之一,只是对议论文进行考察并不能完全反映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考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有一定的限制。2000年以后的高考语文试题则大大地弥补了先前的不足,不限制写作考试的体裁,可以自主命题,这样可以使所有考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考生呈现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法更多,更为丰富,可以更广泛体现考生的写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考作文测试的效度。

二、真实性

真实性指所提供的情境要尽可能地与语言运用的客观实际相一致,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受试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测试的任务不是虚构的,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存在。纵观历年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每年的作文题目或是相关材料都紧扣当时的社会背景,内容上面向自我,贴近生活,积极反映社会热点,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1977年的高考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以后的社会背景,有效地结合了当时语言运用的客观实际情况,能最大限度地反映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其测试的任务不是虚构的,符合时代需要。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政治味浓厚的作文题目退出历史舞台,关注社会热点的作文题目成为主流,1981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毁树容易种树难》体现了当时人们植树造林的社会风潮。1983年的漫画《这下面没水,再换个地方》反映了当时开发与环保的问题,2008年全国卷I的作文涉及到汶川大地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事件,全国Ⅱ卷的材料作文《帮助》从透视新闻人物和背后的道德故事引发思考,以上的作文考试都运用了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展示出了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民生问题,体现出高考作文命题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和时代特点。

三、互动性

互动性,就是考生与考试任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考生在处理考试时涉及许多因素,例如考生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知识面、情感图式、性格、上进心和考试经验等等。在语言测试中,考生的语言能力、知识面以及情感图式是考试设计所要考虑的。作文命题重在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大可不必在审题上难倒学生。好的作文命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调动学生日常的积累。命题作文就应该朴实简洁但内涵丰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和发挥空间。目前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向于自命题,考生更能自由发挥自身的特长。自命题作文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

考生对话题的熟悉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考试的互动程度,因而,考试所涉及的知识不能超出考生的知识面。历年的高考语文作文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考生的知识面都能有所触及,这从侧面反映了历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互动性。历年高考作文的话题大多是中性的,即充分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如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1988年的《习惯》、1994年的《尝试》、2000年以“诚信”为主题的自命题作文、2006年的《书》等等,这类话题与考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城市的考生还是山村的考生,都能运用其生活经验进行写作,充分发挥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互动性。

四、后效作用

话题作文的一个特点是文体自选,这对考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写出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考生学习的角度来讲,这也导致不少考生文体意识淡薄。有的学生平时缺乏规范的文体训练,考试时也是随心所欲,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就成了四不像。有的学生不管你出什么题目,写来写去就是这一种文体。有的学生不去学习最基础、最基本的文体的写法,而是想方设法在文体上做所谓的“创新”。高考作文中出现了不伦不类的诗词、杂剧、小说等,最后的结果就是本末倒置,不仅没展示自己,反被认为是矫揉造作之举。

交际语言测试强调语言交际功能这一本质,虽也测试语言知识,但更侧重对语言行为的测试。目前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朝着话题作文(不限文体)的趋势发展,虽然话题贴近实际,并且在文体上考生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限文体导致很多考生文体意识薄弱,基本功练习不到位。这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话题:高考作文是否该限制文体。从交际语言测试的角度来讲,为了能充分测试考生的交际能力,话题作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在选择话题作文的同时,还应该规定文体,以强化考生的文体意识,以免出现不伦不类的文体。

[1]戴曼纯,肖云南.现代语言测试发展:理论与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2]韩宝成.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1).

[3]徐强.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命题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2.

[4]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邹申.英语语言测试理论与操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6]熊明丽.论交际语言测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

G634.34

A

1673-1395(2010)03-0240-02

2010-02-22

赵海燕(1984—),女,云南大理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文体命题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高考作文两关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