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模式探讨
——基于某县的案例分析

2010-08-15王雅静

关键词:合作医疗新型农村账户

王雅静

(陕西工运学院 经济管理系,陕西 西安 710065)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模式探讨
——基于某县的案例分析

王雅静

(陕西工运学院 经济管理系,陕西 西安 710065)

针对西部国定贫困县——某县门诊统筹补偿方案实施效果的分析,证明了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在西部贫困地区同样可以收到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率、提高门诊基金使用率、提高门诊利用率的良好效果,受到广大参合农民的欢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账户;门诊统筹

一、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概况

某县(以下简称该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属国定贫困县。全县辖14个乡镇,187个自然村,总人口27.45万,农业人口25.26万人,地方财政收入39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

该县从2006年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 2006年参合人口21.1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85%,全县共筹集资金1056万元;2007年参合人口22.3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0.1%,全县共筹集资金1256万元,2008年参合人口24.2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6.7%,全县筹集资金2180.41万元。

该县从2006年元月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试行开始阶段采取大病统筹+门诊家庭账户的运行模式,从2008年5月开始了大病住院统筹+门诊统筹的补偿模式。

二、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一)受益率比较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发展至今在功能上表现出了受惠广度和受惠深度的矛盾。门诊服务和广大农村居民关系最为密切,门诊费用报销多少,直接关系到合作医疗的受惠广度,而大病医疗能保多少直接关系到合作医疗的受惠深度。门诊统筹这一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减少健康农民参合的失落感,从而有助于增强合作医疗制度的吸引力。

参合农民受益面大小是由总受益率这个指标来衡量的。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受益率主要由三个部分的受益率构成:门诊受益率、住院受益率、和慢性病受益率。该县2007年实施家庭账户的门诊补偿方案,2008年开始实施门诊统筹的门诊补偿方案。该县2007年和2008年的住院受益率与慢性病受益率均无大变化,门诊受益率从2007年的29. 64%增长为2008年的43.79%,从而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总受益率从2007年的35.8%上升到2008年的50.09%。可见门诊统筹补偿方案的实施,起到了增大受益面的作用。

(二)基金使用率比较

家庭账户的门诊报销模式在新农村合作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可以调动参合农民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家庭账户模式的运行,逐渐出现了家庭账户资金沉淀的现象,沉淀资金的闲置对现阶段有限的合作医疗资金的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况且随着参合农民对于新农村合作制度的了解与认同,家庭账户对调动参合农民的积极性已经失去了作用,参合农民希望得到更大程度以及更大范围的补偿,而不仅仅是把自己交的钱存到自己的账户里,保证自己不吃亏的想法。

该县实施门诊统筹后,基金结余率明显下降。该县2007年实行家庭账户的门诊补偿方案,家庭账户的基金结余率达到了75.5%,而2008年实施门诊统筹的门诊补偿模式后,基金结余率达到了45.6%。基金结余率明显有所下降,表明门诊统筹模式有利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率。

(三)门诊利用率比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小病”补偿机制的设计目的有两方面:其一是增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面;其二就是促使更多的农民有病早治,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家庭账户这一门诊补偿模式并没有起到刺激农民实时就诊的作用,很多农民把家庭账户当存折用,相当的表现出了节约的意愿。2007年该县参合农民门诊就诊人次为216994人,其中在县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为110610人次,占全年门诊就诊总人数的51%,在乡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为4490人次,占全年门诊就诊总人数的2.1%,在村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为101894人次,占全年门诊就诊总人数的47%。2008年参合农民门诊就诊人次为268306人,其中在县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为83626人次,占全年门诊就诊总人数的31%,在乡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为7214人次,占全年门诊就诊总人数的2.7%,在村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为177466人次,占全年门诊就诊总人数的66%。

可以看出,2007年该县全年门诊就诊次数中,县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就诊比例是最大的,其原因在于:一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不足,二是没有很好地使病人下降的约束制度。县级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数大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次均门诊费用偏高,2007年该县参合农民的次均门诊费用达到了59.8元。2008年全年门诊就诊人数有所提高,但是县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就诊人数明显减少,从2007年的51%减少到31%,说明以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作为门诊统筹的定点医疗机构起到了下降病人的作用,并且次均门诊费用也有所下降,从2007年的59.8元下降到49.9元。村级医疗机构的就诊次数明显增多,从2007年的101894次上升到177466次,说明门诊统筹补偿模式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刺激参合农民及时就诊的作用。乡级医疗机构的就诊次数变化不是很明显,说明一般的普通门诊参合农民在村一级的医疗机构就可以治愈,大一些的门诊治疗参合农民还是选择了县一级的医疗机构,可见乡级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不足,设备条件还有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的定点医疗机构是乡村一级,如果不加强乡镇一级医疗机构的建设,参合农民还是会选择县级医疗机构去看门诊,这样门诊统筹就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参合农民也享受不到新农合门诊统筹带来的实惠,还是会影响新农合制度的吸引力。

(四)住院率比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方案的实施能否在刺激参合农民及时就诊的情况下降低参合农民的住院率,也就是说门诊利用率的提高是否会起到降低住院率的作用,体现出预防大于治疗的大卫生观念。该县2008年实施门诊统筹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率并没有降低,这可能是和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时间不长有关,因为预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才能看出效果。湖北省公安县经过四年门诊统筹模式的探索,得出2003年开始实行门诊统筹的2个乡镇参合农民的住院率(3.72%)比其他没有实施门诊统筹的14个乡镇(3.98%)的住院率稍低,初步显现出门诊统筹预防大病的效果,同时可以预期的是,如长期实行门诊统筹,大病的发生率将会进一步下降。

三、结语

门诊统筹模式刚开始试行的时候大多数是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作为贫困地区居多的区域,由于各种原因一直采用的是家庭账户的门诊补偿模式,笔者通过对西部国定贫困县——某县门诊统筹补偿方案实施效果的分析,得出了门诊统筹可以收到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率、提高门诊基金使用率、提高门诊利用率的良好效果,受到广大参合农民的欢迎,同样适合在西部贫困地区开展。

[1]仇雨临,孙树菡.医疗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左延莉,胡善联,刘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模式与家庭账户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6(12).

[3]王燕.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4]左延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证分析与过程评价[D].上海:复旦大学,2006.

R197.1

A

1673-1395(2010)01-0363-02

2010-01-10

王雅静(1982—),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主要从事社会保障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猜你喜欢

合作医疗新型农村账户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父亲的股票账户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问答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
破解“双重失灵”困境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财务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