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兆琮话安全(六)

2010-08-15任兆琮

当代矿工 2010年6期
关键词:万金爷孙后羿

□ 任兆琮

兆琮话安全(六)

□ 任兆琮

编者按有着20年教学经验的任兆琮,现为山西义棠煤业公司培训中心主任,专职从事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任兆琮长年潜心钻研安全心理学和员工安全行为养成教育,颇有心得。工作之余,他把自己多年的教学内容整理成通俗易懂的短文。这些短文皆以故事和典故的方式引出,从心理行为学教育的角度加以展开,娓娓道来,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安全不仅在于管理是不是到位、装备是不是先进、环境是不是良好,最重要的还在于员工是不是有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我刊将连载这些短文,希望能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有所助益,并真诚祝愿矿工兄弟们远离事故,平安幸福。

三不伤害

所谓三不伤害,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俗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一人违章,受累之人,常常非我一人。因我之错失,累及他人、众人,甚至使整个企业遭受灭顶之灾。我掌握工友之生与死,关乎企业之兴与衰,生杀予夺其实常在一念之间,不可不慎之又慎。

俗云: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工友在井下,不仅不伤人、不自伤,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谨防他人之失殃及自我之身,此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俗云: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业之时,既照顾自己,也为人家着想;既为本班负责任,更为下班做嫁衣。只有互保、共保,才能真正做到自保。

爷孙抬驴去集市

老头欲卖驴,偕孙去集市。

孙骑爷步行,孙子受人讥。

爷骑孙步行,人笑幼被欺。

爷孙一起上,人为驴叫屈。

下驴徒步走,人又笑其愚。

80例患者治愈75例,死亡5例,十二指肠漏5例,胃排空障碍5例,胸腔积液8例,切口感染2例,十二指肠漏患者中1例接受二次手术得到痊愈,剩余患者全部接受对症治疗得到痊愈。

终又无奈何,爷孙抬驴去。

这是一则笑话,讥笑那些心无主见、盲目跟从之人。

现实生活中,此类人等比比皆是。人家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全不问能与不能;人家做啥,自己也做啥,全然不问对与不对。

人皆有从众心理,从众未必就是坏事,不从众未必就是好事,关键是认真学习,学会判断,在从与不从之前先用心揣度,分析其过程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有意义,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去之。

我们在工作中,对于意见和建议,也应当采取正确的态度。

学习多一点安全多一点

明朝申石田收到友人一盒东西并信一封。信中道:“送上琵琶请笑纳。”开盒视之,乃是枇杷。申石田回信:“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友人羞愧,作打油诗自讽:

枇杷不是此琵琶,

怨恨当年识字差;

若是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管尽开花。

三国时候,东吴大将吕蒙原是个大老粗,作战经常吃亏,醒悟之后便刻苦学习。后鲁肃与之交谈,惊讶不已,赞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以前采煤靠人力,用不着什么文化,有块头、有力气、能算清挣的工分,就是好工人。现在不同了,采煤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纯粹的力气活越来越少,不懂点机电知识,简直没法子下手。工效低下,稀里糊涂违章操作造成事故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违章被罚是小事,最可怕的还是因为误操作导致事故。

要想做个明白人,就得学习,就得补课。知道早一点,学习多一点,隐患识别就清楚一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就少一点。

神射手为什么脱靶?

《苻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夏王用一尺见方之兽皮做靶,靶心径为一寸,对后羿说:“你若射中,赏万金;你若射不中,就把你的封地削掉。”后羿听罢,心神不宁,援弓而射,不中;再射,又不中。夏王问傅弥仁:“后羿本来有百发百中之能,如今给予赏罚,却不中的,是何道理?”傅弥仁说:“欲得万金而又惧失封地,喜忧之气战于胸中,心乱则手乱目乱,故不得中。人若能弃喜惧,不贪婪,则天下射者,皆强于后羿矣。”

后羿本是神射手,却屡射而不中,责任在夏王。一箭之发,关乎万金之得,关乎封地之失,岂能不让人患得患失!因煤矿事故多发,斧子出袖久矣,而安全形势依旧难脱被动,于是计穷力竭,于是言必称罚款,以为处罚越重,人有怯惧之心,便不敢越过雷池半步。

然而事故之发生,固然有明知故犯、玩忽职守以及习惯恶劣等原因,更多则是人之心理、心态、体力、情绪所致。对于前三者,施以严格处罚,或可以使其严谨工作、认真负责、纠正陋习,对于造成事故的很多其他原因,则不是处罚可以奏效的。相反,处罚力度过大,反而会给员工造成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加重其得失之患,使行为可靠性大大降低,反而更容易导致事故。

(作者单位:山西义棠煤业公司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万金爷孙后羿
后羿射日
洞庭秋月
相思·中秋
我和后羿过一天
李万金的“致富经”
爷孙俩
后羿射日
爷孙造句
爷孙乐
爷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