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强化企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2010-08-15李炜昕

关键词:管理者决策机制

李炜昕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 南阳 473132)

关于强化企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李炜昕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 南阳 473132)

管理也是生产力,也应该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但从企业目前普遍存在向管理要效益的思想意识淡漠,管理手段与方法落后,重视外部“开疆拓土”,放松内部“苦炼内功”,造成管理粗放,绩效低下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一支具备现代管理意识的专业队伍,强化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的分层管理,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的思路和方法。

企业;管理;创新;思考

一、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经验管理比重大,造成管理粗放,绩效低下。由于长期执行的是计划经济,无论是企业、社会都习惯于国家管理一切的观念。虽然说改革20年了,但人们还属于转轨变型时期,没有真正形成有特色的、符合经济运作实际的管理习惯。这种观念必然使企业的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具体表现在:一是注重数量和速度,轻视质量和技术。不计成本搞生产,不计成本上工作量,投入与产出比不对称。很多的项目论证不充分,投产之日便是亏损之时。二是单位产品能耗高,资产利用率低下,全国资产平均利用率不足70%。单位能耗高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二还要强。三是决策投资程序不科学,造成大量的三角债、死账、呆账,形成资产不实,虚实不符。据统计,每年都有上千亿的死账、呆账需要国家核销,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周转和流通。

第二,管理手段与方法落后。美国的经理人是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工作,日本的经理人也是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工作,而我们中国经理中还存在用手工进行管理。这种“手工劳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与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很不相适应。这是其一。其二,企业管理内部依然实行的是经验化管理。专业化的、定量的、科学的管理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如数理学中的运筹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投入产出法,统计中的统计分析与预测;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决策分析法、成本控制法、责任会计法,都是在肤浅地运用。还没有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这些已证明在企业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没有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内容。

第三,缺少一支真正有创新、有思想、有改革意识的管理队伍。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管理人才是非常缺乏的。特别是有创新、有思想、有改革意识的管理人才更少。在“决策集中,分权管理”的时期,我们需要一大批懂管理,会管理的决策层、运作层、执行层的管理人才。如果单从学历来说,人才不少,但从实际工作能力来说,没有多少可值得管理界自豪的人才。此外,重视外部“开疆拓土”,放松内部“苦炼内功”,使管理基础工作出现较大的滑坡。

二、加强企业管理的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强化管理机制。没有良好的机制作保证,管理就是一句空话。机制是我们实行管理所不可缺少的组件,是管理的核心。我们认为,具体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组成部分。其一,运行机制。主要有两个。一是决策机制。著名经济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机制包括决策机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方案选择、决策执行、决策评价等。二是组织机制。通过划分职责、任务、权限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其二,动力机制。包括动力的传递、发挥与调节等部分。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树立正确的激励程序和观念。其三,约束机制。通过反腐败的典型事例表明,不受监督的权力是腐败的温床。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同样,没有约束的机制抓不好管理,更不能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正是因为一些管理者不能真正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和艰难,所以对管理工作未能认真对待、认真研究、认真处置。走上管理岗位的人们,都有各自的独特经历。有的人来自机关,有的人来自企业、公司,有的人来自高校甚至国外,不可避免地都会带有自己以往经验色彩。事实上,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繁难;看似轻松,实则艰辛;看似风光,实则委屈;看似可有可无,实则是企业灵魂所在,管理得不好,管理者固然难辞其咎,难逃众人的口诛笔伐;管理得好了,人们又看不到管理者的作用,觉得管理者可有可无。

拿一个高科技现代企业来说,管理者既要对科研、经营和管理三方面都既有所了解;同时对这三方面善于综合、善于协调,使其能围绕公司的总体目标发挥其最大能量,产生最大限度的合力。如TCL集团从一个5000元财政借款起家,发展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电子信息企业,年营业额超过200亿元,品牌价值超过百亿,形成家电、信息、通信、电工四大产业群,并在彩电、电话机、平面开关插座、手机、电脑等多个产品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这20年来的高速成长即和管理者合纵连横、整合资源、创建竞争优势;有计划地推广市场、以速度提升效率、变革创新、知行合一的高效管理、善于综合、善于协调分不开的。盲目地以经验主义的态度来管理公司或者自己所处的部门,必然是管理不好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一方面认真钻研现代科技企业管理理论,摈弃经验主义,把自己以往可贵的、适合本公司和自己职位要求和特点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认真研究本企业的特殊性和特殊要求,同时把这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地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其次,也是因为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主要的是一种艺术。管理工作没有一定之规,它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自古以来,有治人无治法,说的就是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以上两点,就要求管理者既是通才,对所管辖的工作的各方面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又要善于综合,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这就像十个指头弹钢琴一样,既要十指齐动,又不能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同时又要求管理者的头脑十分灵活,善于权变,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实施科学的分层管理。呈现在管理者脑中的管理图像,不应该是一张平面图,而应是一幅三维立体动画,是一幅活生生的、立体的、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动态画面。管理上没有层次,必然会打乱仗;管理上层次分明,工作才能有条不紊,事半功倍,游刃有余,举重若轻。这里讲的“层次”,是从办事和用人两方面说的。

管理要有层次,事实上,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谁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凭自己的能力去处理好所面临的全部问题。

自古以来,能像诸葛亮、周恩来那样巨细无遗、日理万机的又有几人呢?事实上正是在他们的过分精明的优卓之处,也隐藏了他们的不足。诸葛亮正因为过分精明,信人不过,事事不放手,不让权大将,造成蜀国大业后继无人的悲惨结局。最后落得“蜀中无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周恩来在这方面比诸葛亮高明得多了。他向毛泽东推荐了邓小平,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推荐是非常英明的。但他之所以推荐邓小平,正是因为他赞赏、羡慕邓小平能够“举重若轻”,而这正是周恩来认为自己所不具备的优点。

特别是规章制度的建立,领导班子的健全,工作上了轨道之后,企业决策者就应逐渐地从对该部门工作的直接管理中逐渐超脱出来,实行间接管理。常规性工作,依靠部门负责人按照制度和规定自行办理。决策者的直接干预一是领导的意图不能通过正常管理层次得到有效贯彻时;二是出现部门负责人难以处理的新情况、突发事件时;三是涉及到该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时。在一般情况下,领导者还是应该充分尊重部门负责人的权限,让他们能心情舒畅,积极地、创造性地搞好工作。

[1]吴照云.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2]侯莉颖.管理学精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王风彬.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F715

A

1673-1395(2010)01-0219-02

2010-01-10

李炜昕(1960—),男,河南南阳人,经济师,主要从事经营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猜你喜欢

管理者决策机制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