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010-08-15陈丽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免疫学病原教学效果

陈丽霞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11)

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陈丽霞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11)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培养技能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要求,针对目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开设顺序、实验教学手段、实验室开放、实验准备、实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其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验,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掌握有关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为了充分调动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 优化实验内容,适应专业培养目标

教高[2002]4号文件《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医学类专业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执业医师为主要目标”,这表明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大多集中于基层。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是满足现代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医学专科教育的主要目标[2]。针对培养目标,我们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更新,主要突出培养目标、兼顾实验方法。为此,精选了涵盖显微镜技术、染色技术、培养技术、分离鉴定技术、消毒灭菌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免疫学诊断技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8项实验技术的18个实验项目,通过这些实验,学生既掌握了基本操作技术,又形成了临床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诊断和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检测的完整思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3]。

2 合理安排实验顺序,体现系统性与连贯性

传统的实验内容按章节编排,且实验项目相对独立、内容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学生对这样的实验不感兴趣。为此,我们打破章节顺序,对18个实验项目进行优化,整合成为细菌的分离培养与形态观察、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四大部分,并对实验内容的顺序重新编排。如将细菌的分离培养与形态观察的实验按“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细菌的接种技术→细菌的分离划线→染色技术→显微镜技术”顺序编排,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且均以上次实验结果作为下次实验的基本材料,每个实验相对独立但又存在内在联系,无论哪一个实验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实验结果。同时在时间上也具有连续性。

3 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方法及手段,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4]。我校不断改革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方法与手段,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示教与实验有机结合。对于一些经典的、必不可少的验证性实验由教师演示或学生操作。此类实验主要是验证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使其与传统的讲授、动手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既提高示教效果,又大大缩短学生的观察及实验操作时间,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三是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高效、便捷、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开展病原生物形态学观摩教学,教师与学生及时讨论,节省大量时间,实验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4 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提高动手能力

做好实验准备是上好实验课的前提。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是通过教师讲解实验要求→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模仿实验操作→教师进行总结的模式进行。学生只是被动重复实验,因此许多学生往往忽略实验前的注意事项,弄错器皿、污染试剂等情况时有发生,动手能力差。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特意安排部分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帮助实验教师清洗、干燥、消毒器皿以及制备培养基、配置药品等,这样不仅解决了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而且使学生学到了实验课之外的知识,增强了责任感,操作能力也大大提高。

5 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开放性实验教学既能充分利用实验室及其资源,又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方位、高技能、高素质的有用人才[5]。我校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以便学生完成实验课中结果不理想的实验项目或设计性实验,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

6 改革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实验考核机制是评价实验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6]。以往实验成绩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情况给予的一定分数。这样直接或间接导致学生对实验不重视,或单纯为写实验报告而做实验,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改革了实验成绩的评定方法,采取知识考查与操作能力考核并重的评定方式。即将实验成绩评定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实验报告成绩,评分不以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作为惟一标准,因操作失误导致实验失败的学生,若经仔细分析找出失败原因,仍可得高分。此部分占实验成绩的40%。第二部分为平时成绩,包括实验参与情况、提问、纪律、值日生工作等,占20%。第三部分为实验操作考核,包括操作考试和口试,占40%,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5%,这样既可使考核公平、公正,也可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使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1]崔逢德,金美兰,金桂花,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5):512~514.

[2]康红钰,汤海荣,郭秋兰,等.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04~906.

[3]蒋培余.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612~613.

[4]刘树青,江晓路,牟海津.促进微生物实验技术创新水平的改革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04,31(5):127~128.

[5]赵文敏,胡华,周怡.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9):1117~1119.

[6]王琦,周娅,韩梅,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1):70~73.

G420

B

1671-1246(2010)05-0079-02

猜你喜欢

免疫学病原教学效果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