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桃生产五项关键技术

2010-08-15刘景然幺明松刘长伟张爱东

天津农林科技 2010年5期
关键词:树盘芽接幼树

刘景然,刘 鑫,幺明松,刘长伟,张爱东

(蓟县林业局,天津 蓟县 301900)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资源丰富,由于其树体高大、经济寿命长,坚果营养丰富,长期以来深受人们青睐。但蓟县大部分果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核桃树不修剪、不施肥、不打药,甚至放任不管,导致核桃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核桃产业的发展。我们在核桃技术推广中总结出了核桃栽培五项关键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五项关键栽培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1 高接换优

高接换优的最终目标是“良种化和品种化”,及“一个园换一个品种”。嫁接后3 a恢复树冠原貌,4~5 a丰产,做到树壮、叶茂、果繁,达到优质、丰产、稳产、高效的目标。

1.1 高接换优的主要对象

高接换优主要是针对2~10 a生以内未挂果的实生树和11~15 a生结果少、品质差的低产树。一般16 a生以上的大树不宜再嫁接。对弱树和土壤瘠薄地上的树,要先加强土、肥、水及树体综合管理,待树势旺盛后再嫁接。

1.2 绿枝芽接

经多年实践证明,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活率高、节约接穗、成形快。

1.2.1 接前准备

对2~15a生准备嫁接的实生核桃幼树在嫁接前进行定形修剪,促发新枝,加速成形。具体时间:在核桃采收后至落叶前约10月中、下旬或翌年早春发芽前10d左右,根据栽植密度,选择适宜树形,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修剪,在主、侧枝2/3处重剪,对于多年生的实生幼树尽量少去大枝,多留分枝、促发新枝,多头芽接,以利于尽快恢复树冠。

1.2.2 接穗的选择 采集与保管

要因地制宜选择好优良品种做为采穗树,采穗母树于前一年秋10月中、下旬或当年早春发芽前,选树冠外围上部粗壮枝条从基部留2~3个芽重剪,集中营养,以利萌发大量营养枝和二次枝,形成高质量的接穗。

如果近距离嫁接,每天早晨采集,边采集边去叶片,留一小节叶柄,将湿麻袋或湿布平铺地上,放一层核桃叶片,放一层接穗,然后把接穗裹好,保湿运输。低温保湿存放,储存期间要散开捆通气,以免发热影响成活。最佳方法是随采随用。

1.2.3 芽接时间

芽接时间为6月1日~7月10日。只要接穗枝条生长到一定长度接穗芽充实饱满,芽接时间越早越好。新枝萌发早、生长时间长、木质化程度高、安全越冬系数高。

1.2.4 芽接方法

以当年生新枝最好,也可在2 a生枝条平滑的部位,在选好接芽部位后,剪去接芽以下的无用枝叶,接芽以上留2~3个叶片剪砧,作为营养桩,芽接部位距基部10~15 cm处最好。最好用双刃刀,刀距宽3~4 cm,采用对等贴补法,芽接要突出一个‘快’字,叫“贴补前芽不离穗,取芽后2~3 s内嵌入砧木”。选用0.008 cm拉力强的地膜做绑缚物。

1.2.5 接后管理

除萌、摘心、去绑膜、立支柱、修剪、裹缚枝条、防寒、浇封冻水。

1.3 授粉树的配置

如果配置授粉树,一个园内不宜超过2个品种,比例为 5∶1或 8∶1。在生产中,切忌一棵树上嫁接两个以上品种,尽量做到一村或一乡1个主导品种,有利于实现品种区域化。

2 适时追肥

2.1 要求

提倡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根据不同品种、土壤肥力水平、树势及生长发育时期及平衡施肥的原则,提出施肥量。一般按树冠投影面积计算,幼树施氮肥0.2 kg/m2、施磷钾肥各0.05 kg/m2、农家肥10 kg/m2;结果树施氮肥0.2 kg/m2、施磷钾肥各0.1 kg/m2、农家肥20 kg/m2。施肥时做到“基肥饱、追肥少、叶肥巧”。

2.2 施肥技术

2.2.1 基肥

基肥是核桃园最主要的肥料种类,宜于9月中旬~10月底即核桃采收后施入,在此时段内越早越好,此时地温适宜,土壤墒情好,有利于肥料的吸收和利用,并且此时光和产物向枝、干、根系运输,有利于因施肥而切断的根系愈合,促发新根。基肥以农家厩肥为主,以充分腐熟、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为最佳,施肥量越多越好。幼树(1 500~2 000) kg/667 m2、成龄树 3 000 kg/667 m2以上。方法:幼树宜采用环状沟施法,成龄树可采用放射沟或条状沟施肥法,结合扩树盘进行,沟宽 40~50 cm、深 30~40 cm,逐年向外扩展。

2.2.2 追肥

一般每年2~3次。第一次追肥在开花前或展叶初期(4月中旬),以氮肥为主,即腐熟的人粪尿、鸡粪、沼液、尿素等。主要是促进开花坐果和新梢生长,追肥量应占全年追肥量的50%;第二次追肥在幼果发育期(6月份),仍以速效氮肥为主,即沼液、饼肥、复合肥。此期追肥是为了促进果实发育,减少落果,促进新梢生长和木质化及花芽分化,追肥量应占全年追肥量的30%;第三次追肥在坚果硬核期(7月份),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主要是供给核仁发育所需的养分,保证坚果充实饱满,此期追肥占全年追肥量的20%。

2.2.3 叶面喷肥

一般每年2次。花期喷0.3%的硼砂液,有利于提高坐果率;8月上旬喷磷酸二氢钾或叶面宝,有利于新梢木质化,结合喷药每次也可加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

2.2.4 肥水同步

每次施肥必须与灌水相结合,无灌溉条件的果园要采用覆盖(树下覆草、覆秸秆、覆膜)、耕作保墒等措施,要充分利用自然降水。

建设项目可以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未利用地,不需修改规划,也不用办理转用和征收手续,直接批准用地。

2.2.5 护根保墒

施肥挖沟时尽量避免伤及粗2 cm以上的大根,要随施肥、随拌土,肥土拌均匀后把沟填平,注意保墒。

3 精细修剪

修剪时期主要以秋、春修剪为主,夏季修剪为补充。原则上因树修剪,随枝造形,做到有形不死,无形不乱,主从分明,外疏内密。幼树重在整形,结果树重在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衰老树重在更新复壮。

3.1 早实品种的修剪

树形多采用自然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定干高度 0.8~1 m,留 3~8 个主枝,每个主枝上留 2~3个侧枝,根据目标树形,短截主枝和侧枝,疏除过密枝、下垂枝、雄花枝、病虫枝、背下枝及交叉枝等。采用短截、回缩、摘心等方法控制利用二次枝、徒长枝。

3.2 晚实品种的修剪

树形多采用主干分层形,定干高度1~1.3 m,留6~8个主枝。按目标树形短截主枝和侧枝,疏除背下枝,细弱枝、病虫枝。用短截、缓放、回缩等措施把发育枝培育成结果枝组。

3.3 放任树修剪

因树改形,落头开心,疏大枝,打开光路;回缩大枝,再短截,调整结果枝组;疏除过密枝、重叠枝、下垂枝、干枯枝和病虫枝;先截后放或先放后缩徒长枝,培养内膛结果枝组。

4 合理套种

4.1 作物的选择

4.2 套种技术

4.2.1 果树带预留

新建幼园,预留树盘宽1.1 m的果树带,随着果树的生长,留带以树冠投影平均宽度为宜,郁闭后不再套种,应对园地进行深翻和中耕。

4.2.2 树盘覆盖

在春季结合套种,对果树带深翻,扩好树盘,用作物秸秆覆盖树盘或树带,以利蓄水。

4.2.3 中耕除草

结合套种作物的管理,在夏季翻压树盘覆盖物,及时松土、除草,保证树带内不荒芜。

4.2.4 突出主体

套种时必须突出核桃的主体地位,保证树体有充分的生长空间,不能人为或机械损伤核桃树体。

4.2.5 秸秆还田 压绿肥

在肥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套种绿肥作物,也可割嫩荆条、杂草等,在夏末秋初翻压绿肥。

5 果有机化

5.1 主要环节

产地环境。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耕作性能好、无污染、植被良好及生产区的大气、水、土壤经检测达到有机产品生产标准,并与常规生产有15~30 m的自然隔离带(荒坡、山脊、河流),与公路相隔栽宽5~10 m的隔离带,能有效控制外来污染。

5.2 生产资料

肥料应选择有机生产体系内的农家肥,经高温堆制,充分腐熟或沼液化,达到无害化和卫生要求,适当选择矿物肥和生物肥,禁止在生产中使用化肥、剧毒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物质。

5.3 病虫草防控理念

以树体综合管理为基础,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当地天敌资源,保持园内生物多样性,提高核桃树自然调控能力为目标。在防控上,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原则,采取农业、物理、生物方法综合防治,禁止使用化学方法防控。

5.4 “四虫两病”防控要点

5.4.1 核桃举蛾

冬前深翻树盘,捡拾落果并深埋,释放赤眼蜂,在6月中旬~7月中旬卵孵化期连打2~3次1 500~2 000倍激素类杀虫剂灭幼脲。

5.4.2 核桃小吉丁虫

加强园地和树体综合管理,饵木诱虫产卵并烧毁,保护寄生蜂。

5.4.3 刺蛾类

摘除虫茧,灯光诱杀或用灭幼脲1 500~2 000倍液进行除治。

5.4.4 金龟子

采取灯光诱杀、人工振杀、糖醋液杀及保护益鸟。

5.4.5 核桃枝枯病

加强园地综合管理,清除并烧毁枯枝,提前打保护剂、杀菌剂。

5.4.6 核桃腐烂病

平衡施肥、增强树势,精细修剪、通风透光,治疗病斑、纵划数刀,放出毒液、及时涂药(可用石硫合剂、康复剂、腐烂一次净等),清理园内病枯枝。

5.5 污染控制 废物处理

生产中使用的聚乙烯薄膜要清理出园,禁止焚烧。禁止使用化学方法脱皮漂白。

猜你喜欢

树盘芽接幼树
巴迪可降解膜和芽接质量对橡胶树嫁接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橡胶树小苗芽接不同叶蓬的芽片质量和芽接效果比较分析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山地梨园如何进行土壤改良
盆栽苹果一株多果的嫁接方法
核桃夏季芽接育苗技术
树盘撒施并深翻方式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提高桃产量与品质
杏树顶凌刨树盘优点与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新栽蜜柚幼树成活率
纠正苹果树下管理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