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0例的体会

2010-08-15杨东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2期
关键词:掌侧腕关节克氏

杨东伟

桡骨远端骨折是十分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1]。近年来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8~76岁。根据AO骨折分型[2]:A3型2例,B3型5例,C1型2例,C2型3例,C3型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0 d,平均6 d。致伤原因:摔伤14例,车祸伤3例,砸伤3例。闭合性骨折16例,开放性骨折4例。

1.2 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取仰卧位。采用掌侧纵形切口,如骨折波及关节面,切开关节囊以充分暴露骨折面,将骨折进行复位,恢复桡骨的长度和关节面的平整,纠正掌倾角和尺偏角。对于桡骨干骺端有骨缺损者,予以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填充植骨,先用克氏针临时固定维持骨折稳定,选择合适的斜T型锁定钢板置于桡骨掌侧,在两端予以锁定螺钉固定,术毕拔出克氏针;骨折粉碎严重者,为防止骨折移位保留克氏针维持固定或术后予以石膏外固定。术中切开腕管5例,4例术中因骨缺损较多予以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植骨。3例C3型骨折因内固定欠牢靠术后加用石膏外固定。术毕缝合切口后均放置皮片引流。

1.3 术后处理 术后2 d拔除引流管后即行腕关节被动活动同时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的主动活动,包括拇指的屈伸活动。术后1周开始腕关节的主动活动,并逐渐增加锻炼幅度。

2 结果

本组2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复查X片显示骨折全部I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无成角畸形、内固定松动以及骨折再移位病例。与健侧对比,握力减弱者l例,活动后疼痛者1例。根据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7例,良2例,可1例。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按人名可分为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AO分型为A型(关节外)、B型(简单关节内)、C型(复杂关节内)3大类型,每一型又各分为3个亚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0% ~30%,其特点为[3]:①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关节面移位>2 mm;②掌倾角向背侧倾斜超过20°~25°;③桡骨短缩 >5 mm;④复位后不稳定,易再发生移位,

近来多倾向于积极的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以实现和维持正常的复位,容许早期腕关节的活动,并避免关节僵硬及废用性功能障碍。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的完整性,为关节的功能恢复提供解剖基础,从而缩短功能恢复时间,远期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4]。解剖复位特别重要,而非手术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此目标。我们对2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采取了手术切开复位掌侧T型钢板内固定,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获得了较高的优良率。

桡骨远端背侧主要为肌腱及鞘管等结构。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固定的优点在于:① 掌侧入路不涉及背侧的伸肌腱,骨膜、肌腱等无医源性损伤,因此能避免背侧肌腱的刺激、磨损,甚至断裂等并发症:②掌侧入路钢板与屈肌腱之间有旋前方肌相隔,桡骨远端的掌倾弧形结构使肌腱远离钢板,不会导致掌侧肌腱刺激、磨损等并发症;③掌侧入路不剥离背侧骨膜,背侧软组织无医源性损伤,不破坏背侧血运,符合BO理念,利于骨折愈合;④掌侧入路能直视下恢复桡骨茎突的长度、掌倾角和尺偏角,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⑤桡骨远端掌侧表面解剖平缓,适于安放钢板。

[1]王纪亮,许建中.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16):1260-1262.

[2]Steinbrinch W,Regazzoni P.骨折与脱位图解一诊断分型与治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26.

[3]姜保国.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3):236-239.

[4]贡小英,荣国威,安贵生,等.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掌侧或背侧内固定的选择.中华外科杂志,2003,41(6):436-440.

猜你喜欢

掌侧腕关节克氏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克氏针夹头的临床应用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掌侧与背侧置入固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掌侧锁定解剖钢板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