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2010-08-15朝阳电大姜兰香

中国商论 2010年17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规模竞争

朝阳电大 姜兰香

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朝阳电大 姜兰香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无论在贸易产品的范围上还是贸易总额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传统的贸易理论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对外贸易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我国产业结构水平较低。本文从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与不足入手,分析了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借鉴意义。

新贸易理论 对外贸易 启示

1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特征及不足

1.1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特征

(1)新国际贸易理论注重融合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相比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结合起来研究,改变了过去孤立研究某个方面的方式,更符合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贸易与投资其实是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不同的选择方式这一客观事实。新贸易理论认为无论是出口商品还是直接到目标市场国家建立生产企业,在做出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是相似的,国际贸易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国际流动,而国际直接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

(2)新贸易理论进一步发掘了传统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获利能力不仅来自各国的比较优势,还与规模经济、市场的竞争程度、产品的差异化等因素有关。新国际贸易理论还指出了国际贸易在存在潜在贸易利益的同时还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贸易风险,因此,国际贸易活动不仅要考虑可能的收益,还要考虑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如果国际贸易活动会导致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或者高垄断行业出现收缩,只有带来的其他利益超过因此带来的损失时才是可行的,同时,从长远看国际贸易的基础还应建立在本国企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因此,长期的产业收缩是不利于一国国际贸易发展的。

(3)新国际贸易理论建立了更为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

新贸易理论通过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将市场结构假设由原来的完全竞争市场转变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不完全竞争;以规模报酬递增代替规模收益不变,强调了规模经济的作用;承认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以取代原来的同质性。新贸易理论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的两个基本假定,即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以更贴近现实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这使得新贸易理论更符合估计贸易的现实,更能揭示和分析国际贸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1.2 新贸易理论的不足

首先,新贸易理论的重点是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对于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没有充分的考虑,这导致新贸易理论在应用范围上存在局限性,新贸易理论可以较好的解释经济特征相似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问题,但对于一些经济现象如市场一体化、专业化程度等经济现象不能很好的阐述。

其次,新贸易理论的假设很多,加上各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对整个国际市场相关信息的获取能力有限,国际贸易双方在信息上存在不对称,政府对市场结构、行业发展预期等缺乏准确的把握,对政府干预的效果缺少客观的评价。因此,在做出扶持决策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选择哪些行业、选择什么样的扶持方式、给予多少补贴等。

最后,新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对外贸易在美国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根据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因此,该理论是否符合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尤其是与美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差异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分析。

2 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2.1 重点扶持部分大型企业实现规模经营

目前,我国进出口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只有将我国的进出口企业做大、做强,才能在激励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要扩大我国进出口企业的经营规模需要政府的重点扶持,因为我国企业要依靠市场机制和企业积累来实现规模经济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而且很有可能在达到一定规模前因激烈的竞争而破产、倒闭,因此我国政府要依据新贸易理论,对部分行业的重点企业进行“谨慎的干预”,推动多种形式的企业合作,鼓励专业性的外贸公司与大型生产企业合作,通过企业之间的并购、换股等方式短时间内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形成大型的外贸企业集团。做好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规划,实现最佳生产规模,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对于劳动密集性的行业,要将众多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的难度非常大,而且中小型外贸企业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市场空间,不能一味追求单个企业的规模,而是采取其他合作形式进行合作,比如通过同一产业链上企业开展合作,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或者通过同类产品企业之间成立行会组织,统一制定产品竞争策略,明确各个成员企业的分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

2.2 吸收国外成熟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新贸易理论为我国制定贸易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当代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载体仍然是工业制成品,整个国际贸易市场以不完全竞争为特征,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满足生产、出口所需出口产品的所有资源,因此国际贸易的空间会变的越来越大。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一个行业内也会存在进口与出口,国际竞争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再局限于个别产品的得失考虑,限制外国优质产品的进入或者制定保护措施来保持自身产品的优势都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不利于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我国企业要积极吸收国外的成熟技术,对于国内空白的技术通过开放市场积极的引进,通过模仿、借鉴逐步实现自行研发。市场需求是多样的,同样的一种产品需求可能会存在不同的细分市场,这正是我国企业在引进国外产品与技术时可以开发的新市场。

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国际贸易的发展要立足于自身的技术与产品创新。新产品一旦打入国际市场并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可以在新产品的新生期与成长期凭借技术垄断来独占国内和国际市场,从而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在产品的成熟期,虽然产品的生产者日益增多,但此时的创新国已经形成规模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同样具有竞争优势。在产品的衰退期,可以通过将生产技术输出到国外,在国外投资建厂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或者市场,从而延长产品寿命。我国企业要努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战略,改变依赖国外技术的现状,这是我国提升对外贸易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为起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国家对主导产业的支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外部经济产业的发展,重视对高级要素的培育,有利于尽快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在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上,一个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取胜利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最终形成优秀的企业品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通过政策扶持来帮助一个行业内的企业达到一定规模,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国外企业的竞争导致脆弱的国内企业无法获得生存空间。政府扶持与保护是暂时的,而保护的对象是变动的。战略性贸易保护的时间与对象都要以本国利益最大化为依据,针对不同产业特征,做好采取不同政策的利弊分析,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新贸易理论并没有去讨论应不应保护的问题,而是提供了进行战略性贸易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从战略角度对某些产品或者行业实行暂时的保护有可能带来长期的优势,这种保护不一定是新生产业,手段也不一定是完全限制国外同类行业企业的进入,而是代价较小的产业政策或消费政策。针对我国产品出口结构,将具有较大外部经济效益的产业作为战略发展的重点,对这些企业进行适度的扶持和保护,推动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改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1] 谢卫星,张立敏.新贸易理论发展综述[J].经济师,2008,(12).

[2] 李群.新贸易理论文献回顾和述评[J].产业经济研究,2007,(1).

[3] 邹滨.新贸易理论在我国外贸政策中的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F742

A

1005-5800(2010)08(c)-208-02

姜兰香(1956-),女,辽宁大学经济系工业经济专业,朝阳电大经济系主任,曾有多篇文章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公开发表。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规模竞争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规模之殇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感谢竞争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