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名著阅读教学

2010-08-15江苏

作文教学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索亚读法汤姆

江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名著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并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近年来,随着电视、电影及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浮躁,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了。为了应付中考的5分名著阅读题,绝大多数学生直接抓“考点”,将名著化整为零,大量的习题训练就是他们对名著内容的全部认识。

面对名著阅读的低迷状态,语文老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潜心阅读名著。陶行知曾经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的确,要让学生认真品读名著,自己必须喜欢阅读经典名著。在阅读中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作品,并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那么,新时期语文老师如何才能构建出高效的名著阅读教学呢?

一、合理推荐 授以读法

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学生究竟该读些什么书呢?初中三年,正是学生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在推荐学生阅读名著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对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做到心中有数。苏教版对初中生必读名著是这样安排的:初一《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初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初三《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在此基础上,我每年再推荐两部名著,循序渐进,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其感知能力。初一《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初二《童年》《老人与海》,初三《骆驼祥子》《名人传》。名著篇幅长,人物多,学生要有效地阅读作品,老师必须要作细致的读法指导。

方法一,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写读法等。其中速读法,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而所谓“写读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与作旁批、记心得结合起来,手脑共用,才能获得深切的阅读感受,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方法二,立小标题。中国古代名著大多为章回体小说,每一回目的小标题简单明了。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时,就可以借鉴“立小标题”的方法。如教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体验,巧立了诸如“危险的筑路工程”“疗养院里的战士”“最爱达雅”等生动的小标题,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凝练,这远比将名著处理成“压缩饼干”而追求的短期效应更加深入人心。

二、形式多样 激发热情

学生不喜欢学,老师得想办法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然而,语文学科重在日积月累,见效远不如其他学科明显,我们要引导学生给这份阅读兴趣“保鲜”,进而保持住长久的阅读热情,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到:

1.七嘴八舌研讨课。郭沫若曾经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老师推荐学生名著,每周定期开设一堂名著研讨课。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对书中人物命运、精彩片段等进行赏读、讨论,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从而进一步激发阅读原著的欲望和兴趣。值得关注的是,老师在参与的同时,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自编自演“课本剧”。“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评价中着力于“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课本剧”正是学生阅读生成体验的具体表现。学生参与生动的表演,对人物内心及故事主旨会有更直观的感受。汤姆索亚在山洞中的勇敢机智,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出色表现,保尔在病床上的内心独白等等,无不给学生充分的表演空间。

3.精心策划绘专刊。纵观历年的中考题中名著阅读的题型,涉及的内容,无非是:作者作品知识、主要人物、重要事件、精彩片断、个人阅读感受等几个方面。我们不妨给每一部名著设立一个专刊,将以上内容分为不同的版块,变生硬的“题海”战术为有趣的文学设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在精心策划专刊的过程中,既强化了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营造了阅读名著的文化氛围。

三、读写结合 深层解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不能分家的。读写结合,对于深层次的解读名著,大有裨益。许多老师指导学生摘抄精彩片段,在写作时稍作改动成为自己的句子,确实使文章增色不少。其实,借助写作来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老师还可以做以下几种尝试:

1.写好读后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运用“写读法”,把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逐一作好旁批。然而只言片语的评论,学生难以获得更深刻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艺术熏陶,所以,及时地整理出读后感很必要。写读后感可以是自己对人物塑造的评价,对语言艺术的分析,对作品情境的感悟,或对主题的理解等等。老师要经常查阅和评点,引导大家取长补短,互相激励。

2.大胆续写故事。“课标”要求学生“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想象和联想,是丰富阅读体验的能力之一,老师应积极鼓励、引导,激发学生对名著进行续写创作的热情。圣地亚哥、骆驼祥子、汤姆索亚,他们未来的命运如何?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充满了创作欲,紧扣人物的性格特点,大胆地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精彩迭出。

3.抓住描写训练。经典名著经久不衰,精彩的语言值得学习。落实描写的训练,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如《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这么一段景物描写“:这时,林子远处一只鸟儿叫了,另一只鸟应和;马上有一只啄木鸟发出了啄木声。渐渐地早晨的凉爽而朦胧的灰色亮成了白色,随之各种声音也渐渐多了起来,现出了生机。大自然摆脱了睡意,开始活动,这种奇妙景象在这个沉思的孩子面前展现。一条小绿虫子从一片带露水的叶子上爬过来,时不时地抬起它的三分之二的身体在空中四处嗅着,然后再爬呀爬——”品读着这些细腻的文笔,老师描写的技巧加以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4.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教学法,即对两本名著的异同点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反思,在比较中感悟。如《西游记》与《鲁滨逊漂流记》,可启发学生从征服自然的角度分析孙悟空和鲁滨逊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而《爱的教育》与《汤姆索亚历险记》,又可以引起学生联系自我,对如何教育“成长中的孩子”写出心得。

总之,要构建出高效的名著阅读教学,老师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阅读计划,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学生在深层次的解读文本中,探究出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名著阅读教学的真正落实,使名著阅读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索亚读法汤姆
“0”的读法和要领
贪吃的汤姆
答案大放送
百年畅想
一只小海狗的使命
掉钱
客利尔镇的巫女
童年的味道
怎样读零
注音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