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更快更好新要求做好山区经济大文章

2010-08-15徐砥中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金口重点建设

徐砥中

(金口河区委四川金口河614700)

突出更快更好新要求做好山区经济大文章

徐砥中

(金口河区委四川金口河614700)

金口河要立足实际,树立“小区办大事”的理念,以更高的目标、更快的步伐、更强的保障,做好山区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实现更好的发展,奋力建设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强区(县)、山区经济强区(县)。

金口河山区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金口河区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山区经济发展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的部署,牢固树立“小区办大事”的理念,以更高的目标、更快的步伐、更强的保障,做好山区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实现更好的发展,奋力建设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强区(县)、山区经济强区(县)。

一、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

紧紧抓住乐山加快建设四川经济发展高地、高度重视山区彝区发展以及省政协定点帮扶的重大机遇,围绕更快更好发展新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区情进行再认识,对区域竞争态势进行再分析,对发展思路进行再思考,对未来发展进行再谋划,确立了发展新定位,明确了发展新目标,确定了发展新载体。

1.新定位:特色增长点、旅游新兴地、精品小山城。围绕建设乐山重要的水电能源产业基地、冶炼产业基地的目标,做大做强水电、冶炼产业,成为乐山经济发展的特色增长点;主动融入成都—峨眉山—金口大峡谷—海螺沟旅游线路,努力建设四川黄金旅游线上的旅游新兴地;立足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努力建设乐山西大门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风格特色鲜明的精品小山城。

2.新目标:“三步走”战略目标。2010年、2015年、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9亿元、50亿元、100亿元,2010—2015年年均增长17%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3.7万元、9.3万元、18.7万元,20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达到沿海发达地区水平,2020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50强,跻身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强区(县)、山区经济强区(县)行列。

3.新载体:“五个金口河”战略工程。大力实施小康金口河、生态金口河、文明金口河、健康金口河、和谐金口河战略工程,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之路。

二、坚持更快更好的发展步伐

围绕“重点建设突破年”经济工作主题,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两个重点,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发展优势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全年主要奋斗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保17%、争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保20%、争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28%、争3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保19%、争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保11%、争12%。

(一)电冶结合强工业

坚持电冶结合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培育壮大水电、冶炼、化工、棉纺、矿业五大工业支柱产业。重点加快推进总投资191亿元的18个工业能源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8.75亿元以上。一是做强水电产业。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加快推进总装机170万千瓦、总投资160亿元的枕头坝、沙坪电站建设。开工建设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年内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力争2011年大江截流,2013年首台机组发电,2015年四台机组全部建成发电,尽快形成185万千瓦的水电装机,建成乐山最重要的水电能源产业基地。二是做优冶炼、化工产业。依托电量充足、电价便宜的优势,积极支持4户首批获得国家行业准入的冶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技术改造做优,通过内引外联做大,形成产业集群。重点加快推进总投资2.4亿元的川辉公司铁合金、鑫河公司铬铁、康宁公司专用金属硅项目,启动总投资2.3亿元的康宁公司4N太阳能级硅、汇源公司硅铁项目,确保年内新增冶炼负荷5万KVA以上,尽快形成年产各类冶炼产品40万吨的产能,建成乐山重要的冶炼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投资9000万元的嘉泰公司磷酸氢钙项目,开工建设投资7000万元的金光公司黄磷项目,形成年产黄磷5万吨、三聚磷酸钠5万吨、磷酸氢钙20万吨的产能。三是做大棉纺、采矿产业。加快推进总投资1.6亿元的金源棉纺公司棉纺生产线续建工程,年内形成年产棉纱8万锭的规模。依托商舟、大园宝等采矿企业,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现有磷矿年产50万吨、洗选30万吨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年开采磷矿100万吨、洗选80万吨的规模。

(二)突出特色抓农业

按照“4+2”模式,走特色兴农之路,着力构建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专合组织为纽带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一抓龙头企业培育。积极推行“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林竹、茶叶、中药材、畜牧等生态产业相关配套的加工业,形成强劲的带动效应。重点抓好紫杉醇浸膏提取及乌天麻、银杏茶、珍稀食用菌加工等项目,完成乌天麻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年内全区7户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面达80%以上。二抓产业基地扩张。按照“一村一品”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茶、药、蓄、菌、薯六大特色产业,抓好劳务增收,着力在高山区形成以劳务和茶叶、中药材、特种林为主的“1+3”发展模式,在中低山区形成以劳务、畜牧和干果、经济林、生态林为主的“2+3”发展模式。重点抓好红豆杉产业,年内新发展3000亩,形成1万亩的规模,建成全国最大的蔓地亚红豆杉种植基地。进一步扩大乌天麻、川牛膝、花椒、银杏茶、工业硅原料林种植规模,新增基地面积5万亩以上。积极发展大鲵、野猪、野鸡等特种养殖,形成大鲵1万尾、野猪800头、野鸡10万只的规模。三抓农产品市场拓展。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协会申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重点加快茶叶、花椒、蔬菜、牛膝等4个“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的品牌开发,尽快形成品牌效应。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加强宣传推介。大力开展“农村信息技术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商务培训,指导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建立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拓宽营销渠道。

(三)立足资源兴旅游

依托尽显雄、险、幽、奇的“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金口大峡谷,深入挖掘铁道兵、民俗风情等文化内涵,主动融入成都—峨眉山—金口大峡谷—海螺沟旅游线路,加快“旅游新兴地”建设。一是丰富内涵。全力推进全国唯一的铁道兵博物馆建设,确保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加快构建铁道兵、大峡谷、金口河“三位一体”特色旅游文化。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民俗风情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山地文化体验游”内涵,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把游客由“过路客”变为“过夜客”。二是打造品牌。在成功申报全市第一个省级湿地公园的基础上,抓好大瓦山天池国家级湿地公园、三岔河省级森林公园申报工作,全力打造大峡谷地质公园、大瓦山天池湿地公园、三岔河森林公园“三张旅游名片”,进一步提升旅游影响力。三是强化营销。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参与大型会展等多种形式,整合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强化宣传营销,不断提升大峡谷的知名度、美誉度。

(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按照从“保增长”到“促转变”的要求,突出生态建设、节能降耗、结构调整三个重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更好发展。一是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生态金口河”战略工程,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林下种植业、养殖业、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污水处理场、垃圾处理场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入投用。二是加强节能减排治理。突出集中整治、动态监管、环保设施三个重点,与重点排污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完成省级节能项目1个、市级节能项目2个,确保污染物削减超额完成市下目标。三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旅游业开发,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

三、提供更强的发展保障

着力解决好工作机制、发展平台、要素保障、人才引进等问题,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完善工作机制

制定了《关于“重点建设突破年”工作的实施意见》,继续实施县级领导挂联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的工作制度,将55个主要投资项目落实到25名县级领导、4个推进小组和24个责任部门,健全“质量、进度、时限、责任”四位一体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督查督办、定期报告、季度分析等制度,对重点企业生产情况、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情况实行“点球式”督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工作迅速落实。完善激励机制,区财政单列200万元用于“重点建设突破年”工作保障和奖励,单列100万元用于表彰奖励突出贡献企业和金融机构,单列50万元工作经费确保枕头坝电站顺利推进。

(二)做优发展平台

积极发展园区经济,提高产业集约度和关联度,着力打造好以冶炼、化工产业为主的三角石集中区和以农产品、冶炼产品深加工为主的解放集中区。年内投入建设资金5000万元,突出抓好解放、三角石工业集中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三角石集中区公路硬化、解放110KV变电站项目建设,启动金棕110KV输电线工程,开工建设三角石、金口墩2个110KV变电站,同时积极采取BOT、BT等形式引进投资者建设工业集中区,增强集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三)强化要素保障

抓好土地、电力、资金等要素供给,确保“开门红”、“双过半”及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是加强资金协调。加强银政企协调合作,积极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尽快建立金融联系会、按贷款增量奖励金融机构等制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确保全年为企业协调贷款5亿元以上。二是抓好电力供应。用好永乐电站50%的留存电量,做好与供电部门的协调,确保全年从大网下电5亿度以上,境外输回电力2亿度以上。与此同时,抓好枕头坝、沙坪电站电量留存政策争取工作,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撑。三是提高运输保障能力。加强与铁路部门、驻地部队的协调,力争启用部队货站台。进一步规范火车货站台装卸运输秩序,将站台吞吐能力由40万吨提高到60万吨。四是强化土地保障。努力在“节、保”上下功夫,盘活存量土地,重点保障重大产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年内新增园区土地开发面积180亩以上。

(四)实施“人才工程”

建立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培训工程”,着力培养一大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致富能人和农业科技人员。力争全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分别达1200人、1800人、2500人以上,各类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以上。

(五)加强党建工作

按照“路子”、“班子”两手抓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廉洁型“四型”团队,为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创学习型团队。制定了《学习型机关和党组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四川省政协·金口河讲坛”为重要载体,举办专家学者“大讲堂”、领导干部“大论坛”等活动,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业务本领。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创实干型团队。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及时调整不称职、不在状态的干部。抓好村(社区)组织换届工作,确保选出的人既是“能人”、又是“好人”。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创服务型团队。突出“作风兴区”,出台了《从严查处机关工作作风突出问题的暂行规定》,从严查处六类突出作风问题。以“听民意、解民困、化矛盾、促和谐”为主题,扎实开展“群众生活月”活动,着力解决和协调好群众急盼的突出问题。狠抓行政效能建设,深化政务服务“五心合一”模式,推行行政审批上门服务,着力在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全市一流的政务服务中心。四是加强廉政建设,创廉洁型团队。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加强政府投资类项目的资金监管。开展“制度建廉”,出台了重大事项票决制度、群众参与干部考评等6项制度,尽快健全权力制衡、分离、监督制度,建立反腐倡廉的制度防线,保证干部干成事、不出事、创一流。

责任编辑:秦利民

book=61,ebook=223

F127

B

10.3969/j.issn.1009-6922.2010.05.19

1009-6922(2010)05-61-03

2010-11-08

徐砥中,男,中共乐山市金口河区委书记。

猜你喜欢

金口重点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重点推荐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青岛古镇系列之三——金口镇,因港而兴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撬开学生的“金口”
老师,评价学生时请收住“金口”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