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临床观察

2010-08-1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8期
关键词:桔梗平喘风寒

北京市密云中医院,北京 101500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勃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之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本研究的病例全部来源于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就诊于我院门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

1.2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慢性支气管炎一急性发作诊断标准;符合咳嗽风寒袭肺证的中医症候辩证标准。年龄35到65周岁。急性期病程少于等于2天者。未使用过其他抗菌素治疗。

1.3 治疗方法

(1)分组对照:共观察病人6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分组表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

(2)给药方法

治疗组:口服阿莫西林,一日三次,一次0.5g,盐酸氨溴索片,一日三次,一次60mg,同时服用中药汤剂止嗽散加味日一付150ml早晚分服。止嗽散加味汤剂组成:荆芥、桔梗、白前、陈皮、百部、紫苑、冬花、杏仁、甘草、半夏。

对照组:口服西药阿莫西林和盐酸氨溴索片。

疗程:连续服用14天为1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

1.4 安全性观测

血、尿、便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治疗前后各查一次,并详细观察、询问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发生的时间、反应程度、是否需要停药,是否需要处理及处理的方法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可比性分析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分布等,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所有观察指标均进行显著性检验,具有可比性。

2.2 疗效性观察

止嗽散加味和西药(阿莫西林和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在临床研究中有开宣肺气,改善肺通气功能,抗炎,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血常规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本病有效率达到86.7%,而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有效率仅为63.3%,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2.3 安全性检测

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属祖国医学的“咳嗽”“喘证”“痰证”“饮证”等范畴。其病变涉及肺、脾、肾三脏,其中肺是病变的主要脏器。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外邪侵袭和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外感因素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所致,外邪从口鼻或皮毛侵袭人体肌表,导致肺失宣肃,痰浊滋生,痰浊阻塞胸肺,引起咳喘、咯痰;其内伤脏腑主要是指肺脏久咳致虚或其他脏腑病变累及于肺,均可引起咳喘。

本研究主要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即外感咳嗽之风寒袭肺型,主要治法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止嗽散的方剂组成源于《医学心悟》:“药不贵险峻,惟期中病而已。”本研究的止嗽散加味方剂组成有紫苑20g、百部15g、陈皮15g、荆芥15g、桔梗20g、白前15g、冬花15g、杏仁10g、半夏15g、甘草10g。临床使用中根据病人病情,可随证加减,风寒轻症者加前胡15g、紫苏10g、生姜10g,风寒重症者加麻黄10g。方中以紫苑、百部为君,两药味苦,都入肺经,其性温而不热,润而不寒,皆可止咳化痰,对于新久咳嗽都能使用。桔梗、白前味辛平,亦入肺经。桔梗味苦辛,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半夏、杏仁味辛温亦入肺经,半夏用于湿痰,寒痰证,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杏仁味苦能降,且兼疏利开通之性,降肺气之中兼有宣肺之功而达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以上四位药共为臣药。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利咽,以除在表之余邪;陈皮理气化痰,冬花药性功效与紫苑相似,彼则长于化痰,此则长于止咳,二者常相须而用,均为佐药。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合桔梗、荆芥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为佐使之用。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支气管粘膜杯状细胞细胞增生,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分泌亢进,以粘液腺为主。急性发作期,毛细血管充血、水肿,使痰液分泌增多;由于纤毛变短,其清除痰液功能减退,痰液积于支气管腔,有助于微生物继发感染;支气管粘膜的充血水肿,痰液的分泌增多,使上皮增生的管腔进一步狭窄,支气管痉挛,从而使咳、喘加剧。止嗽散方中紫苑有祛痰平喘之功,百部、杏仁有镇咳平喘之功,桔梗有平喘之功,白前、陈皮有止咳祛痰之功,半夏有镇咳祛痰之功,冬花、甘草有祛痰、止咳、平喘之功,以上九位药联合应用,临床研究标明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风寒袭肺证型的患者,咳嗽、咯痰、喘息、哮鸣的主证均有显著改善,考虑于止嗽散加减和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有关。

4 结论

止嗽散加味和西药(阿莫西林和盐酸氨嗅索)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风寒袭肺型)有较好的疗效,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适用于临床。

[1]葛金芳,李俊,姚宏伟.慢性支气管炎免疫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3,(03).

[2]杨大洪.清气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0例[J].北京中医,1994,(01).

猜你喜欢

桔梗平喘风寒
冬读古诗御风寒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地龙生姜平喘
桔梗及其种植技术
桔梗之真伪
——辨别味之苦甜
千家妙方·我来荐方
孟鲁司特联合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