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君子汤化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5例

2010-08-15曹德岐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5期
关键词:皮化生萎缩性胃镜

曹德岐

(江苏省启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启东 2262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伴发的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则为胃癌前期病变[1]。一般借助于胃镜及病理检查可确诊。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笔者2008~2009年以六君子汤化裁治疗本病25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源于胃病门诊的CAG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1~67岁,平均48.3岁;病程9个月~20年,平均9.2年;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22例。对照组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9~64岁,平均47.5岁;病程1~17年,平均8.5年;伴Hp感染1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病变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制定的 《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的诊断标准,全部经电子胃镜及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排除合并消化性溃疡、病理诊断疑有恶变者及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胃脘痛”、“腹痛”、“胃痞”的有关诊断标准。临床以胃脘胀痛、食欲减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嘈杂泛酸、大便溏稀为主要症状。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方用六君子汤化裁:太子参30 g,炒白术15 g,茯苓 15 g,黄芪 20 g,炒薏苡仁 30 g,山药 10 g,陈皮 12 g,半夏15 g,生地 15 g,丹参 15 g,山渣 30 g,蒲公英 20 g,半边莲 15 g,白花蛇舌草20 g,白芍15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

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每次1 g,黄连素片每次0.2 g,均每日3次。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胃药,禁生冷辛辣食物,忌烟酒油腻,注意生活调理。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半年后复查胃镜、病理和检测Hp评定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慢性萎缩性胃炎评定标准判断。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胃镜示胃黏膜形态基本恢复,病理检查示胃黏膜萎缩性改变基本消失,或仅有浅表性炎症改变,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消失,Hp阴转。显效:主要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胃镜示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检查示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Hp阴转。有效: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胃镜示黏膜病变范围缩小一半以上,病理检查示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减轻,Hp阴转或阳性。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Hp阳性。

2 结果

治疗组25例,临床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治疗组22例Hp感染者阴转20例,阴转率为90.9%。对照组21例,临床痊愈5例,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6.2%;对照组19例Hp感染者阴转14例,阴转率为73.7%。两组总有效率、Hp感染者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道常见的疑难病症,具有病程长、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中医学将本病归属“胃脘痛”、“腹痛”、“胃痞”的范畴,其病因繁多,病程迁延,病机复杂,但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胃虚弱是此病的病理基础[2-3],由于饮食不节,嗜好烟酒,劳倦内伤等因素损伤脾胃,脾虚气弱,运化失司,生化无权,或湿浊久郁,化而为热,或兼食滞痰浊,虚实挟杂,或久病入络,血瘀胃脉,种种变化不一。故宜标本同治,辨证结合辨病[4],以健脾养胃固本,化湿通瘀、清热解毒治标。本方重用太子参补脾益气,健运中州,黄芪、薏苡仁、山药助四君子汤健脾除湿,陈皮、半夏和胃降逆,生地、丹参行气活血,山渣消食化瘀,蒲公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润胃止痛。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健脾益胃,清热化湿、解毒通瘀之功,从而达到营养胃络,逆转萎缩之果。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参、芪之品可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胃黏膜上皮组织再生,陈皮、半夏二药能缓解胃肌紧张,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药对Hp有杀灭或抑制效果并预防胃体癌变,丹参等行气活血药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促进病变组织修复,芍、甘合用明显促进胃液分泌,缓急止痛[5-6]。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须守法守方,巩固服用。平素饮食宜柔软而富营养,少吃多餐,戒烟酒,保持心态平衡,起居有节。只要坚持治疗和巩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是可靠的。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38-1739.

[2]王茵萍,范刚启,吴旭.健脾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壁屏障作用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0,41(10):601-603.

[3]崔文平.降逆顺气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3):78.

[4]马志杭.清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J].江西中医药,2009,40(4):30-31.

[5]李景巍,吴杰,劳献明.参苓蚤休汤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J].中医杂志,2007,48(10):909-910.

[6]李帆.补气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9):15-16.

猜你喜欢

皮化生萎缩性胃镜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LCI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关系研究
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变化与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