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篮球文化解读

2010-08-15王国强

中州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中国篮球篮球运动篮球

王国强

(郑州师范学院体育系,郑州 450044)

1.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领域的广泛流通成为全球化语境下的重要内容。在这样一种世界性的发展潮流下,文化全球化成为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文化全球化必然促使作为亚文化的体育文化被卷入全球化的进程。[1]作为一种体育文化现象,现代篮球运动的世界性传播其实也正是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过程。篮球运动经过110多年的不断创新与完善,发展成寓文化、艺术、经济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目前,篮球运动已不再局限于游戏和体育的范畴,越来越多地被赋予社会文化的内涵,当代篮球已成为了一种具有多元素的社会文化现象。篮球文化也是为篮球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塑魂的系统工程中的基础环节。篮球文化是篮球之魂。没有文化的篮球终将走向衰颓,直至毁灭。[2]因此,倡导与构建、繁荣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是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

2.篮球文化概念的界定与理解

篮球文化作为相对较新的概念,在体育界正在进行着讨论。目前对篮球文化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王家宏认为,广义上篮球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篮球运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篮球文化在结构上包含了四层内涵: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其中篮球文化的心态文化层是篮球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在篮球运动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成就体验及篮球思维方式等,这也被称为狭义的篮球文化。[3]郭永波认为,从广义来说隶属于体育文化的范畴,以篮球运动为表现形式,体现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观的社会意识,围绕篮球运动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来说,是指通过篮球活动而获得人的感受性、人的价值观,从而体现出篮球运动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使参与者的身心和谐发展,以精神为核心的社会现象。[4]李元伟认为,篮球文化是指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其实质是篮球运动的“人化”和“化人”。[5]孙民治则认为篮球文化是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篮球活动过程,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方法的总称。它是社会的宝贵则富,是反映时代演进水平的社会现象和意识形态。而这种文化的内容、内涵丰富多彩,它包含人的思维方法、行为形象、社会制度特点、竞赛形式手段方法及其他综合保障因素,核心是物质与精神的价值现象。它随着现代篮球的普及与发展、创新与提高,带有地区性、民族性。[6]

当前,篮球运动的文化属性已被学界认可,但是篮球文化的公认定义并没有形成,对篮球文化的概念及结构的研究还存在分歧,人们并没有形成关于篮球文化的普遍、公认的定义或界定。因此,我国学者在篮球文化概念研究方面以及对篮球文化内涵的认识有待于趋于一致。[7]

3.篮球文化功能

3.1 价值整合功能

不同自然环境和不同社会人文环境造成了不同的篮球文化,不同的篮球运动参与者也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念,整合不同的价值观念,整合不同的篮球文化,使参与者在篮球文化的核心文化层的影响下熔铸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是篮球文化的一大功能。篮球运动要求在活动中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它注重运动技能的获得,又追求参与者个性的释放和兴趣的满足;尊重个人的成就需要,又重视个体的职责,强调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平衡;鼓励公平竞争,又倡导相互的协作、相互支持;要实现人的生理功能的改善,又致力于人格素养、精神境界的提升。篮球文化通过篮球运动集体性的特点,把个人融于集体,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密切配合、齐心协力,依靠集体力量才能取得胜利,它培养了人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凝聚力。篮球文化通过篮球运动对抗性特点,培养人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拚搏精神,塑造和完善了人的个性。篮球文化通过篮球运动公平竞争性的特点,教化人们在公平和公正的条件下展开竞争,培养了人们社会竞争意识和奋勇拼搏精神。因此,参与篮球活动过程是一种实现德育、智育、美育和身体锻炼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人的社会化形式。[8]

3.2 促进健康功能

体育是一种作用指向自身的文化,篮球运动是参与篮球运动的人以身体动作形式为主形成的一种“身体文化”,因此,篮球文化对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具有独特优势。从生理学角度分析,篮球运动中包含着无氧、有氧和混合三种能量代谢方式,参与篮球运动能够改善和提高参与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功能。依据体育运动的项群理论分类,篮球运动属综合性的非周期性的集体运动项目,它是通过运用跑、跳、投等手段来完成篮球各种技、战术动作的,其具有运动内容结构的多元性和竞赛过程的多变性、综合性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篮球运动能促进人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有机体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促进身心健康的价值。另外,篮球运动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水平,确定良好的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精神,消除心理疲劳,缓解心理应激,让运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兴奋状态在一个适宜水平。

3.3 休闲娱乐功能

篮球运动最初是作为一种游戏而存在的,因而,娱乐性就是一种根植于篮球运动中的原始特性。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商业的推广和艺术的包装,篮球文化中充满了休闲娱乐的元素,这些元素以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感召着大量篮球运动爱好者关注篮球运动的发展,并参与到篮球活动和篮球竞赛中,去体验篮球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篮球文化与人之间互动关系更为密切,一方面,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条件下,更进一步追求精神娱乐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面临的各种压力也随之增大,缓解精神压力、宣泄情绪是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篮球文化的体闲、娱乐元素,决定了人们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快乐的身心体验和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可以通过篮球运动宣泄自己心中的郁闷和不满,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愉悦。同时,篮球文化也具有文化的欣赏和评判价值,人们在工作之余,通过观赏高水平的NBA、CBA联赛,乃至基层各种形式的群体性篮球比赛,使自己的情感与比赛场景高度交融,达到精神文化的娱乐目的。可见,篮球文化的文化娱乐功能对于增强篮球文化的生命力,扩大篮球人口,开拓篮球市场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3.4 经济、政治功能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时代,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已成为了时代主流。篮球文化作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样,已融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它通过篮球职业化、商业化和国际化等运作方式已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价值。众所周知,美国 NBA文化已向世人证明了篮球文化产业巨大的经济价值和难以估量的文化价值,它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篮球职业化的运作也给了人们一种谋生的经济手段,带动广告、食品、新闻、电影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由此可见,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一体化,篮球文化将衍生出更多的经济功能,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9]其次,篮球文化属于体育文化范畴内的亚文化,拥有促进和平、友谊、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体育理想。篮球文化可以增强人的民族爱国热情,提高国家的政治形象和国际地位,也可作为特殊的外交手段,服务于国家的和平外交政策。另外,篮球文化树立了以服务大众,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同时篮球文化结构中物质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精神是支柱,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其结构要素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要素,它对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4.中国篮球文化的形势分析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既有共时性、历时性问题,又有多样性与统一性问题。这种统一,是在多元中共存,在同一中分异。反映在文化上则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现代与后现代的争鸣、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10]作为体育文化现象的篮球文化,必将伴随其发展。

李元伟在 2005年 12月“中国篮球文化建设大纲”修改稿的专家研讨会上阐述并强调了打造篮球文化的四个需要。第一,是中国篮球向高层次发展的需要。一个运动项目有没有自己独特的项目文化,是衡量项目成熟度的重要标志。第二,是化解当前篮球运动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尽管篮球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制约篮球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譬如,观念陈旧,素质不高,国家队成绩提高不快,联赛的市场推广能力不强,吸引青少年球迷的工作做的不足等。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具体工作没做好,但根子上是篮球文化的缺失,是原来项目组织管理的理念和模式的缺失。第三,是推动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一个项目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说到底,取决于项目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基础,而项目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基础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拓展,又取决于项目是否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而这“三力”如何得来?只能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项目文化建设才能获得。第四,是扩大篮球运动对外交往的实际需要。国际间的篮球文化交流是推动篮球运动发展的动力,中国要成为世界篮球大国,就必须全力构建自己的篮球文化。因为,只有基于篮球文化层面上的交流,才是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交流、才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互融通的交流,而这样的交流,正是提升中国篮球整体实力所需要的交流。

5.中国篮球文化的走向

基于世界篮球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中国篮球文化,将伴随发展。(1)国际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使篮球运动进一步成为跨国的运动,在不断地改革发展创新中得到提高;(2)异同性:篮球运动面向各地域、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教育水平、竞赛形式的差异,形成篮球文化的形式有同有异,在异同中融合发展;(3)民族性:在构建篮球文化体系过程中,既要继承、发展、改革、创新中国自身的篮球文化活动,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又要在学习借鉴外国篮球文化的同时,避免极端的民族虚无主义,要做到洋为中用,创建中国式的当代篮球文化新体系;(4)依存性:加强国际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依存,共同发展,使多元化篮球文化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内涵更加具有个性;(5)产业性:篮球运动特殊的功能与社会效益,推动与加快篮球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不同国家、地区将以特殊化形式将篮球文化推向市场;(6)政治性:篮球文化作为一种意识范畴,必然与其本土的政治、经济体制相呼应,并为政治与经济服务,更具有象征性、教育性、凝聚性、鼓动性;(7)艺术性:随着当代篮球技、战术与科技手段的融合,篮球文化形式与产品将趋于系列性、品牌性、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和娱乐性;(8)和谐性:作为全球性的篮球文化将全方位在形态与形式,国际与本土,互动与互学地和谐发展升华;(9)人文性:随着全球篮球人群人文素养提高,篮球文化意识将更具个性化、人文化、人本化、教育化、法制化;(10)社会性:篮球运动将更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爱好、参与,也将对篮球文化的创新给予更多的支持,成为社会一朵更趋完美、艳丽的花朵。[11]

总之,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明确世界篮球文化的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吸取外国篮球文化的精髓,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走有中国特色的篮球发展之路,构建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篮球文化理论与实践体系,促进中国篮球运动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篮球文化风格。

[1]陈新.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体育文化的认同[J].体育文化导刊,2007(1):20-22.

[2]孙民治.科学构建中国篮球文化是时代的必需[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4):44-47.

[3]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4]郭永波.篮球文化理论框架的构建 [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21.

[5]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 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3-4.

[6]孙民治.关于我国篮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30-34.

[7]王畔领,李小和.我国篮球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体育学刊,2008,15(3):43-46.

[8]许奋奋.篮球文化价值的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34-35.

[9]黄文仁.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88.

猜你喜欢

中国篮球篮球运动篮球
幼儿篮球运动
中国篮球服饰文化研究
18届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篮板球数据分析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中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