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田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0-08-15王跃兵霍昌亮

种业导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定苗基肥中耕

王跃兵,霍昌亮

(黑龙江大庆市红岗区农林局,黑龙江 大庆 163511)

1 良种选择与处理

1.1 因地制宜,选择良种

要根据省、市品种区域种植推广建议进行品种选择,根据生产实际选择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根据自然条件及土壤肥力条件选择抗病、抗倒伏、生育期适中的优良品种;根据生态条件选用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

1.2 良种处理

一要做发芽试验。播前要做好发芽试验,芽率低的种子应适当加大播种量。二要晒种。晴暖天气,将种子摊晒2~3 d,可灭菌防病、激化种子酶活性,提高种子芽势。三要浸种催芽。在土壤湿度好的地区,可进行浸种催芽。用55 ℃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6~8 h后自然冷却,捞起沥干后在25~30 ℃下催芽,至种子50%露白(芽长0.1 cm)时播种。四要进行种子包衣或闷种、拌种。播种前将干种子用专用玉米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或直接选择包衣种子,或辛硫磷乳剂加水进行闷种,或用呋喃丹拌种,用量与种子重量之比为1∶5,防止病虫害。对玉米催芽种子不再进行包衣处理,防止出现药害。

2 选择适宜地块,科学施基肥,精细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方便,墒情好的地块种植。前茬作物宜选择大豆、马铃薯、玉米等。科学施基肥,要以施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N、P、K肥配合施用。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2000 kg。配合施用肥效慢的化肥,每667m2施五氧化二磷5~8 kg、氧化钾9~16 kg、纯氮5~6 kg,缺锌土壤(土壤有效锌含量小于0.5 mg/kg),每667m2需施0.51 kg硫酸锌作基肥。基肥一般结合整地时一次施入。要因地制宜,视墒情精细整地。要求冬前翻耕、冻坯,早春及时耙耢,顶浆起垄,消除残茬及大坷垃。做到整平耙细,无沟无堑,垄向平直,垄体饱满,不达标准不下籽,做到深、松、细、平、净等标准。耕深以18~24 cm为宜。对土壤肥力高,耕层厚,基肥施用量大的田块,耕深可达20~26 cm,反之则宜浅,以免翻起生土层。一般粘土、壤土可稍深,砂土可稍浅。

3 科学播种,合理密植

3.1 播种时期与播种方法

各地要因时制宜,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早播,抢前抓早,一般以土壤5 cm处地温稳定通过10 ℃时抢墒播种为宜,黑龙江省一般在4月末至5月初为宜。育苗移栽或地膜覆盖栽培的可提早10 d播种。采用“三温湿、五随、踩二脚”的播种方法。“三温湿”指:农肥要有一定的湿度,种子要播在湿土上,覆土要有一定的温度。“五随”指:随刨埯,随施肥,随点籽,随覆土,随镇压。“踩二脚”指:施肥后覆土要踩一脚,点籽后覆土要踩一脚。

3.2 种肥、播种量、播种深度

每667m2施种肥8 kg,其中氮肥3 kg、磷肥5 kg。玉米因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播种量也不同。一般直播每667m2播种1.5~2.5 kg,每穴播2~3粒种子。用营养钵、营养块、营养坨和塑料软盘育苗移栽的,每钵(块、坨、穴)播催芽种子1~2粒。播种时,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直播适宜播深5~6 cm,覆土3~4 cm。土质粘重,含水量高,地势较低洼时,宜浅播,播深4~5 cm,浅覆土盖籽;反之适当深播,播深6~8 cm。

3.3 抗旱播种,合理密植

一是抢墒播种,在黑龙江一般南部乡镇在4月25日~5月1日播种,北部乡镇在5月1~5日播种。二是采用催芽或催芽坐水种。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宜采用人工催芽埯种,土壤含水量高于20%的地块,宜采用直接播种。埯种地块,播后要及时镇压,坐水种地块,播后要隔天镇压。机械播种的地块,要随种随镇压,做到镇压不漏压,不拖堆。一般早熟品种每667m2种植密度为3000~3500株,中晚熟品种每667m2种植密度为3500~4500株。植株高大、叶片平展且数量多、生育期长的,种植密度为3000~3600株,植株中等、叶片上冲、生育期短的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为3600~4000株。肥力高的地块适当密些,肥力低的地块适当稀些。

4 田间管理

4.1 查苗补缺、间苗定苗

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发现烂种、烂芽时,应及时补种。出苗后发现缺苗,应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尽早带土移栽补缺或催芽坐水补种。3~4片可见叶时进行间苗,4~5片可见叶时进行定苗。间苗、定苗以不强调等距为原则,留大苗、壮苗。间苗多留苗50%,定苗时还可多留10%的苗,拔节前再去弱留强,去病留壮,每穴只留单株苗。

4.2 中耕除草培土、化学除草

4.2.1 中耕除草培土 应掌握“苗旁浅锄,行间深锄”的中耕除草原则。耕深一般3~5 cm,拔节前可深中耕至10 cm。玉米4~6叶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小培土,具体做法是将沟底泥土培植到植株两旁,但不能过多,以不压伤茎叶为标准。进入大喇叭口期后,进行大培土,确保根系不外露,提高植株抗倒能力,同时增加营养吸收面积。玉米4~6片叶时,铲趟头遍地;8~9片叶时,铲趟二遍地;12~14片叶时,铲趟三遍地。

4.2.2 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每667m2用90%禾耐斯乳油40~50 ml或72%都尔50 ml或50%乙草胺乳油80~100 ml对水50 kg均匀喷于地表(喷药时土壤保持湿润),对土壤进行封闭,防除籽生杂草。施药后避免踏践土表,破坏药膜。苗后当单子叶杂草1~2叶期,双子叶杂草2~4叶期时每667m2用40%乙莠水浮乳剂200~250 ml或用4%玉农乐水剂80~100 ml,对水50 kg进行茎叶喷雾。玉米6~8叶期草害严重的田块,每667m2用速效灭生性触杀型除草剂20%克无踪100~125 ml对水60 kg,进行行间定向喷雾。

4.3 科学追肥

大力推广平衡施肥、配方施肥,努力提高施肥水平,巧施苗肥,重施穗肥。定苗后,视基肥的多少和玉米的长势等情况,适当追施一次攻苗肥,一般每667m2施复合肥4~5 kg,以促进根系的生长,打好高产基础。拔节期,适量追施攻秆肥,可使植株健壮、旺盛,但要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不可偏施氮肥,避免徒长。一般每667m2施尿素4~5 kg、磷肥5 kg、氯化钾2.5 kg,施后培土覆盖。抽雄前10 d左右,施肥要重,一般每667m2施尿素8~10 kg、过磷酸钙5 kg、氯化钾4~5 kg,施后培土稍厚些。玉米授粉结实时,如果玉米叶片较淡,则需要补施粒肥。一般每667m2施尿素5~8 kg。同时也可用磷酸二氢钾、植宝素、核苷酸等进行根外追肥1~2次,提高结实率。

4.4 适时灌溉、排涝

玉米是一种需水量较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苗期(出苗至拔节前约20 d),要采取蹲苗的管理办法,控制肥水和深中耕,可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旱抗倒能力。玉米拔节后,需水量逐渐增大,特别是大喇叭口期是需肥需水高峰期,此期遇旱,应结合追肥及时灌溉(以早晨10时前和下午4时后为宜)。并视土壤墒情浇好孕穗和灌浆水。以沟灌为主,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和植株倒伏。7~8月黑龙江省降水量较大,应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涝灾。

4.5 掰除分蘖、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

掰除分蘖可节省养分,将有限的养分集中供给植株生长发育,因此,应及早进行,以降低养分损耗,同时还可以避免损伤主茎。玉米去雄可减少植株体内的营养消耗,促使光合产物和矿物营养向雌穗输送,使穗大、粒多、籽饱。去雄后,一般可增产10%左右。去雄在雄穗刚从植株顶端心叶抽出1/3~1/2,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以上午9时至下午4时为好。去雄株数应占全田总株数的1/3~1/2,采用隔行或隔株去雄,去弱留壮,去地中株,留地边株,并结合人工辅助授粉。方法一:开花吐丝期的晴天上午8~11时,收集50~100株健壮雄穗花粉混合后授于雌穗花丝上,隔日1次,连续3~4次,效果更好。方法二:吐丝盛期(大部分果穗花丝由白转红)于每天上午9~10时逐行摇动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连续3~5 d。在玉米进入蜡熟末期,扒开玉米果穗苞叶,以促进玉米早熟,提高玉米品质。

4.6 化学防治病虫害

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有大、小叶斑病、纹枯病、锈病、地老虎、玉米螟、蚜虫等。防治大、小叶斑病,可在病害发生期,用70%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粉剂500~800倍液,间隔10~15 d连续喷2~3次。防治纹枯病,在大喇叭口期进行防治最为适宜。一般在发病初期每667m2用30 g朗文康对水60 kg喷雾,喷施果穗以下植株部位,连续2~3次,每次间隔7 d。防治锈病,在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667m2用200 g对水60 kg)喷雾,严重时隔15 d再喷一次。防治地老虎,可于种植前用辛硫磷800倍液淋施种植穴或于定植后5~7 d灌根防治。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667m2用25%敌杀死40 g对水50 kg喷心叶,连续防治2次,间隔5~7 d。防治蚜虫,当100株玉米平均有虫3000头以上时,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5 适期收获、安全贮藏

目前黑龙江省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早收获,含水率偏高,容重低,霉粒、破损粒多,商品品质差。玉米植株正常成熟时苞叶逐渐干枯、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黑层,显出籽粒特有光泽。含水率一般在30%左右。适当晚收,利于玉米产量增加和品质提高。另外玉米籽要充分干燥后才可久置或贮藏,贮藏期晴天要多翻晒。

[1]汤文光,肖小平,等.季节性干旱区不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6-18.

[2]任洪达,姜振霞.春小麦与春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6(3):32.

[3]战秀梅,韩晓日,等.应用“3414”肥料试验模型求解春玉米施肥参数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9(1):51-54.

猜你喜欢

定苗基肥中耕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不同基肥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