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科技报道的平民化定位

2010-08-15徐志波河北科技报社河北石家庄050021

科技传播 2010年4期
关键词:平民化平民科技

徐志波河北科技报社,河北石家庄 050021

科技报道承担着将科学发明、现象、问题通过新闻报道传递给公众的使命,科技报道的选题是否恰当、报道是否及时、准确、通俗,关系着其传播效果。因为它的主要传播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如果按照一般新闻去报道,就会变得晦涩难懂,令人敬而远之。所以,我们在进行科技报道时,必须要确定 “平民化”的定位,从平民的角度选择新闻题材,写作内容要迎合平民的口味。

1 平民化的定位符合受众的需求

科技报道的范围极其广泛,涵盖着有关的科技活动和科技知识。从科技方针政策的制定、党和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到科技工作者的各种研究、探讨和成果鉴定,从科技人物的宣传到科学技术的推广,从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弘扬到科学方法的介绍等等。但是,科技新闻的传播对象却主要是普通的社会公众,这就决定了科技报道应该定位于平民,服务于平民。在选择报道对象、内容、形式和题材时,应充分考虑到普遍平民的喜好倾向和接受程度,否则的话就得不到读者的认同,也就达不到科技新闻传播科技信息与科技知识的效果。

科技报道不同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一般来说,对于这些新闻,只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就可以准确地理解与有效地接受。但是,科技报道不同,它除了需要受众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而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普遍不高,对科技新闻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水平较低,这也就决定了科技新闻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尽量平民化。

目前的现实要求科技报道趋向平民化。许多群众喜欢科技,但又不爱看科技报道。出现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前的科技报道普遍存在枯燥、呆板、肤浅等问题,缺少亲近感,没有可读性,导致读者厌读弃读,失去了科技报道应有的吸引力。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最现实也最可行的方法,就是走平民化的道路,选择平民需要了解的科技题材,运用平民容易接受的报道形式。

平民化的取向是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新闻传播以灌输式为主,受众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当今社会,受众获取信息的目的日趋多元化,选择性极强,他们更喜欢平和、亲切、自然的交流和传播方式。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式新闻,呆板枯燥的工作性新闻,由于脱离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抛弃。在此形势下,平民化的取向越来越多地受到现代媒体的关注与重视,并成为许多媒体的成功之道。比如,《环球时报》报道的都是国际时事新闻,按理说一般读者看起来很费力,因而不会有法制新闻和娱乐新闻那样吸引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由于该报在文章风格和标题制作方面都采取平民化的取向,使该报雅俗共赏,广受欢迎,这也使该报在短短几年时间发行量达到了140万份。

为引起读者的兴趣,科技报道要从平民的位置选择新闻题材,从平民的视角观察新闻事实,报道要贴近读者,要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实用性吸引读者的眼球。许多科技成果或者科学研究,从表面上看与读者的联系并不密切,但我们一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就能发掘出其中的实用性。如中国成功地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媒体以前也做过报道,读者虽然喜欢看,但大都只当作一件新奇的事情去欣赏,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我们如果从太空育种、太空制药的角度报道航天技术,就能明显吊起读者的胃口。纳米技术艰深难懂,不是专业人员难解其意,如果我们照本宣科地向读者宣传,他们大多数不会接受。我们换一个角度,从纳米技术在生活中运用潜力进行报道,比如用纳米做成“血管疏通机”,去疏通堵塞的脑血管或者心血管,读者就很关心,并且又看得懂,看得有味。这就提示我们,对于专业新闻,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报道事实,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找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所在,最好能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挖掘其实用价值,以此来引导读者一步一步地走进我们报道的领域,理解我们报道的事实,接受我们报道的观点。

以新奇特吊起读者的胃口。作为读者,他们对神秘的现象与新奇的东西普遍都有一种本能的好奇。因此,如果科技新闻能有效地突出科学领域的新奇性,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就对读者具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比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寻找曹操墓”、“神秘来客——UFO”、“埃及法老的诅咒”等,就以新奇特的内容吸引了不少的观众。又如浙江省武义县的“农民记者”王兆相,他特别关注新奇特文章的采写,在当地报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署名王兆相的新、奇、特的新闻和图片。其实,王兆相不是专业的记者,但他却是个新闻报道迷。王兆相老家在农村,离县城25公里,每天上下班沿途采访,时间长了,沿途农民朋友遇到新、特、奇事都及时跟他讲,成就了他成为别具一格、新奇特趣文趣事的报道员。什么花木结出“葡萄”果、王新宝引种太空莲子、连体西瓜、46公斤大南瓜……,就因其吸引了许多的读者,而让他的文章不断登上了各级报刊。

2 写作内容要迎合平民的口味

科技报道的专业性很强,尤其是一些新概念、新技术、新发明,往往生涩难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对科技记者说过:“作为以大众为传播对象的科技新闻,必须把深奥的科技理论、专用术语,用广大读者能够理解的通俗语言进行翻译、解释。善于解释,化深奥为平易,于平易之处见神奇,是写好科技新闻的关节点。”

有些科技报道,包括科技成果报道,所以不能写得兴趣盎然、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原因是心中没有读者,不了解读者的心理。商品讲价值与使用价值,讲适销对路,而新闻同样要讲新闻价值。文章发表了是否有人看,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是对一篇报道新闻价值大小的检验。我们不能强迫人去看报纸,而只能去吸引读者。从这点出发,科技报道也必须讲可读性,把枯涩难懂的科研成果写得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就会大大增强科技报道的可读性。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一要告别枯燥。枯燥无味是一些科技成果报道的通病之一。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写道:“要做到可读性,就必须挑选好名词和动词。主语应尽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名词,记者似乎听之有声、尝之有味、视之有形、触之有感、闻之有香……动词应该挑选有动作色彩的,吸引人的”。显然这里强调的是如何使语言做到生动感人的具体手段。对技术鉴定的评语引述得过多,使用一些抽象化、概念化的语言,就算是好内容也会被写得干干巴巴,枯燥乏味。新华社曾播发过一条关于我国稀土矿藏的通稿,开头写:“广东在遭到强台风袭击时,手指粗的高压电缆线像面条一样被割断,而加入稀土制成的铝合金电缆线,任凭狂风怒吼,却安然无恙,依旧输送电流”。用形象、有趣的事实,向读者说明了稀土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要通俗生动。为了使科技成果报道具有可读性,必须设法给它穿上通俗的外衣。因为科技成果的报道,主要不是给专家学者看的,而是给广大读者看的。如果一篇报道,充塞着生僻的专业知识、难以理解的名词术语或眼花缭乱的外文符号,能有多少读者看得懂和喜欢看呢?所以,在科技报道上下一番“改造”功夫,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关于机器人足球的报道,《中国青年报》曾刊登的《首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烽火燃起》一文中这样写道:今天的首场比赛是国防科技大学对哈尔滨理工大学。只见国防科技大学的“运动员”灵活勇猛,频频发动进攻,而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守门员”却有点玩忽职守,站在球门外呆头呆脑地东张西望,被国防科技大学连进两球。尽管哈尔滨理工大学队奋起反击,终以3:4败北。观看比赛的老师同学不时为“运动员”的精彩表现鼓掌叫好,玩忽职守的哈尔滨理工大学队“守门员”的“放水”行为,也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语言跟真人比赛一样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完全没有一般科技报道的生硬和艰涩。

三要掌握翻译技巧。科技新闻如何避免让人“雾里看花”,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善于把高深的科学原理和技术问题,用通俗化的科普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要掌握科技新闻的"翻译"技巧。可以说,科技新闻写作是一门“翻译的艺术”。2001年3月,国防科大研制成功的我国首台核心路由器每秒信息吞吐量达400亿比特以上,“比特”是计算机储存基本单位,“400亿比特”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普通读者很难理解。在写作时把它“翻译”为:“相当于每秒传输25亿个汉字信息,也就是说,1万册每本25万字的图书,在核心路由器上一秒钟就能完成交换传输任务。”读者看了这段文字,不仅对“400亿比特”的概念有深刻理解,而且还会对研制出如此高水平成果的科学家产生钦佩之情。

四要注重时效性。传播学很重视传播内容的新闻性、时效性。尤其对新闻来说,时效性就是新闻的生命。即使是非新闻形式的科技传播活动, 考虑到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公众接受信息的多样化,也必须考虑时效性,以快、新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提高传播的效果。时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事件刚刚发生,譬如某个项目今天刚刚鉴定、验收,或者签约、落成,如果要报道,最好当天就报道,不要过夜。如果隔了几天再报道,读者的兴趣就大大减小了。第二种情况是与当前的形势及读者关注的热点有关系。譬如非典、汶川地震、流感等,及时发表有关系的新闻,传播相关的科技知识,最容易引起读者和公众的兴趣。所以,我们搞传播的要善于“搭车”,这个车,就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这时候,读者对相关科技问题的兴趣会得到极大的激发,知识吸收度比平时高得多。

[1]申凡.当代新闻采访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建明,胡钰.科技新闻传播理论.科技出版社,2001.

[3]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孙发友.新闻报道写作通论.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平民化平民科技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科技助我来看云
非富即贵? 平民也很爽 10款5000元以内AV放大器简析
科技在线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科技在线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
科技在线
平民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