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2010-08-15陈小娟汪行舟

科学之友 2010年6期
关键词:心理思想大学生

陈小娟,汪行舟

(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很短的历史,而且我国的心理学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对青年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程度也不够,学生早期教育主要集中于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健康问题也主要聚焦于身体上的,造成学生对心理健康概念的模糊。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引起国家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思维活跃多变,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就会造成自杀、精神分裂、休学退学等事件,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因此大学的思想教育工作应有强烈的针对性,要以实现缓解学生负面情绪为目的。

笔者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通过与大学生的接触发现了学生们普遍存在一种心态,认为心理问题就是变态,精神病的含蓄说法,怕明说了伤害到同学,就会很委婉的说你应该看看心理医生了。可是近年来在高校广泛开展了心理指导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了什么是心理问题,使这种错误的理解,异样的眼光减少了许多,有更多的学生有勇气和老师谈论自己内心的心理问题。通过谈话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而思想政治工作也应以此为主线,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

1 当代大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生活方面从小到大都由父母照顾的无微不至,养成了他们不会也不愿自己照顾自己的依赖习惯,身上存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祖宗脾气。可是到了大学需要懂得自立。因此在新生的开学初,会出现很多不适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有水土不服的因素存在,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生不会照顾自己所引起的,这是由于依赖习惯作祟,学生会很快找寻新的依赖对象,可能是脾气好,性格温和的同学,也可能是生活节俭的特困学生。这些依赖感重的学生会要求他的依赖对象照顾自己,陪自己做每一件事,并用物质上的东西去补偿,当然这一切并不是依赖感重的学生有计划、有预谋的行为,而只是他们潜意识里需要别人照顾,缺乏安全感的外在表现,学生本身对此没有清醒的意识。

针对此种情况,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开展,了解学生在家的一些生活习惯,取得学生的基本信任,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促使学生在产生依赖感的同时向辅导员倾诉自己的内心感觉,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及早解决问题。由于缺乏自立能力的学生会对依赖对象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这种依赖关系不能持久,会演变为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会使双方产生沮丧、伤心、生气等负面情绪,造成彼此之间关系紧张。解决之道是首先应让学生本人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过分依赖和不合理要求,强调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有独立办事的能力,鼓励学生本人勇于尝试,相信自己。对不懂不会的事情可以咨询辅导员,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尝试做一些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情,建立自信,摆脱依赖感。新生的依赖期大概在半年到一年之间。

2 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较差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活动中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为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由于受多元化时代的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即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喜好行事,如有反对意见,则生气、不屑、恼怒,以各种方式和手段要求他人赞同自己,当最后无法实现时就绝交。这种人其实内心急需他人的肯定,但又不愿改变自己去赢得他人的赞同,始终生活在这种矛盾中,长期下去情绪会变得极不稳定。另一种人则是有自卑感的人,这类大学生心理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还没有到抑郁症、焦虑症的程度,但他们不愿意主动与人沟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也不会主动在任何活动中积极表现,他们往往都是忠实的观众,而且他们会听从老师的安排,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也不会有违反纪律的行为。

对这两种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同。我认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是高傲和自卑的综合体,应以事实进行教育,不谈一些空的理论,要得到他们的认同和信服,然后在实际的生活问题中提出疑问,引起他们的自我探索,激发自我改变的意识。而自卑的学生,只要在他们做的事情中尽量鼓励,并适时表扬,促使学生对自己产生肯定和认同感,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开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卑心理。

3 当代大学生缺乏承受压力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都是80后的一代,国家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他们感受不到艰苦岁月的辛劳,对他们而言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就足以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痛苦和委屈,也可以说他们是无法接受批评的一代。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交际压力和工作压力三方面。低年级出现此种情况要高于高年级。而且当代大学生会在承受不住压力的时候退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疗伤,固执的相信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基于这种情况,应针对不同的压力进行一对一摄入性谈话,以让学生抒发为主,先缓解他们焦虑紧张的心情,让其慢慢的意识到自己的压力,建议他们找寻自己的解压方式,促使学生逐步提高抗压能力。

4 当代大学生思想多元化

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的质量远不如从前,而且信息化的社会使当代大学生受到国内外文化的冲击,思想观念错综复杂,半成熟期的心理状态也无法正确分辨事物的本质,造成学生很容易向两极倾斜,或什么都不管,只认同自己,认为自己看透世态炎凉,没有基本的社会公德心,思想觉悟低;或是什么都管,认为自己是在为国家社会纠正不良现象,虽然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易受不法分子的利用和诱惑,好心办坏事。因此加强大学生荣辱观主流意识教育是培养祖国合格接班人的要求,也是时代前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向学生们讲解为人处世的道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和指引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影响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思想道德的升华,个人理想的实现。通过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舒缓学生的负面情绪,在学生未形成严重行为时予以端正,实现防患于未然,是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

1 张 德、周良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特点—— 一次问卷调查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6(02)

2 蔚登保、陈金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影响因素浅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7(S1)

3 赵 冰.论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6)

猜你喜欢

心理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思想与“剑”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