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创新师范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2010-08-15

科学之友 2010年6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师范生思想

刘 芳

(营口市职业技术学院普师分院,辽宁 营口 115000)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师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培养普师的摇篮,毕业生必须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广博的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教育职业技能,这样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素质诸要素中,师范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尤为重要,对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为此,我校加强了对师范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1 当前师范生思想道德现状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即将从事教育职业劳动,他们能否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本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突飞猛进,改革不断深化,人们特别是知识层次较高的师范院校的师生们受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思维、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调查发现,师范学生同其他大学生一样,其群体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勤奋学习、不断进取,有理想、有追求已成为他们的主体形象。他们拥护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关注改革开放过程,渴望祖国繁荣昌盛。他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双向性也十分突出。例如:观察力敏锐与认识上的片面、求知欲强与鉴别力差、感情丰富与理智力弱、向真性强与可塑性大、民主意识强与组织纪律差,等等。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的重组和价值观的多元化,青年学生在价值观念方面的困惑和疑虑日益增多,出现了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成才与发财、贡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价值冲突中徘徊的现象。有的学生只关心“自我”,把实现个人价值、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轻松舒适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而政治热情、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却逐渐淡化。有的学生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看到改革开放中出现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尤其是党内出现某些腐败现象时,就产生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怀疑甚至动摇。有的学生纪律和法制观念淡薄,道德观念弱化,不能正确分清善与恶、公与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基本界限。以上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我们的学生还需要加强理论修养,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道德的积极引导。

几年来的实践也已证明,强化师范教育的特点,在职前培养师范生健全的人格,加强师范生的德育和政治观教育,培养师范生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已经是刻不容缓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任务和要求。

2 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构建灵活多样、结构合理、深入细致、保障有力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是形势的需要和工作的关键。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规范的行为、科学的求知方式、超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等被师范院校认同为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而这些综合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仅仅依靠专业课教师来完成的,更多的是依靠课堂以外的第二课堂来完成,靠校园文化来熏陶、引导、操作、实现。

首先,对师范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起由校长(主管)负责、德育处具体牵头、班主任组织实施、学生参与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系。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领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利于协调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齐抓共管促进工作;有利于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

其次,应建立一个以专职辅导员为骨干,以学工组织、两课教师为依托,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为延伸的思想教育体系。学生思想政治引导、心理辅导、学习辅导、成人辅导、就业辅导等创造性工作正是辅导员工作的具体内容,但辅导员工作忙无暇顾及,使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计划性,难以深入学生实际,不能及时把握学生动态,且不利于德育经验的积累和德育队伍的稳定。因而,建立和储备适当数量的专职德育教师,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第三,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触角伸向宿舍,改变以“物”为中心的宿舍管理模式,以宿舍为依托,构建“低重心”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以活动为纽带,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网络为载体,形成“开放式”的思想教育管理模式。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然而现在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大部分学生选择宿舍为学习、娱乐、上网和休息的主要场地,可以说宿舍生活是学生思想真实流露和矛盾的集中爆发地,在以宿舍区为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鼓励辅导员深入宿舍,进行个性化教育尝试和横向信息沟通与协调。

第四,应注意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动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们认识问题的角度、思维方式、性格也各有差异,所以教育方法必然不同。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采取多种形式,注重教育实效。

改变大班授课形式。职业道德课曾被看作是公共基础课而非教育专业课,100个~200个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这就势必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满堂灌”式地讲授,把学生当成“容器”,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道德教育课除了要运用讲授法外,还应把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多种方法引入课堂,废除封闭式、注入式,提倡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能与教师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增进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破道德教育中传统的“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模式,把广播、电视、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手段引进课堂,使许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通过直观、亲切、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使其产生接受教育信息的动机和行为;积极设计和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校园隐性课程的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可以验证校内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师范生将这些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组织师范生去中小学听课、担任兼职辅导员、帮助中小学教师做课题、寒暑假做社会调查等。

第五,拓展心理教育内容,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迫在眉睫。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促进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利用选修课、影视播放和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学生个性教育;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指导、心理卫生(包括性心理卫生)教育、升学和就业心理指导等。也要把培养学生自信心与挫折教育和危机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信中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危机感中使学生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对自己踏入社会后应担负的历史使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教育学生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开始,你若是老师,就要当最负责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在教育中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竞争、认识危机、认识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课程,他们的思想才会逐步走向成熟,才会对自己踏入社会后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六,师范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还应增加美学教育内容,以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实际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而使他们对毕业后踏入社会充满信心。观察自然环境美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更加热爱生活;观察社会生活美,可以使人坚固信心,鼓舞学生努力学习,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奋进;欣赏文学艺术品的美,可以抵制不良读物、净化人的灵魂、陶冶情操,使学生成为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总之,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立体的、全方位的综合性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脱离实际的“指令性”工作已经失灵,取而代之的是“指导性”工作方法。包含的内容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创新。

1 柯佳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6)

2 徐 飞、黄文彬.加强学生宿舍中的思想工作.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1)

3 张立成.优化大学德育队伍结构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4(6):25~28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师范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思想与“剑”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