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医学留学生在华实习的“一加1+1”临床带教模式的探索与分析

2010-08-15韩记红

科学之友 2010年6期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临床

金 钊,韩记红,李 琦

(大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1 背景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来华留学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医学作为留学生教育的先锋领域近年来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起来。临床实习作为医学教育的收关环节,是医学生向真正的临床医生过度的唯一途径;临床实习作为一个特殊的阶段,其教学成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所以从以上角度出发,临床实习阶段可以看作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语言障碍、带教能力等原因,国内对于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多采取鼓励学生回本国或他国实习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实习灵活,学生对于本国临床实习环境熟悉,但由于生源国实习医院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回国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且随着愈来愈多的医学留学生步入临床实习阶段,生源国的实习医院压力激增,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学生的需求。当前,如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生源国拒绝医学留学生回本国实习,且巴基斯坦的个别省份如Punjab省也已关闭对本国学生回国实习的大门。可以预见,未来对于医学留学生海外实习的限制将越来越多。在如此的背景与环境下,学生们留在中国实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探索在华实习留学生临床带教模式,开辟医学留学生的实习途径,必将成为国内各医学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对在华留学生采用何种临床带教模式以保障实习带教质量是个新的课题。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尝试采用了“一加1+1”的全新临床带教模式,经过两届学生的检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收效显著。本文将对这种全新的带教模式进行阐述与浅析。

2 “一加1+1”的定义

这里的“一”是指一名临床带教教师,两个“1”指一名留学生与一名七年制学生,即在一名带教教师的指导下,1名留学生与1名七年制学生结对实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 “一加1+1”的出发点与必要性

我校于 2004年开始成规模招收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第一届留学生已于08年初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由于其中部分学生选择留在中国实习,对于学校,这部分留学生成为了需要面对的新事物。是照搬现有的中国学生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还是根据留学生和全英文教学的特点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必须要做出的选择。按照留学生的教学大纲,所有的教学计划以及培养目标都是按照中国学生的标准执行,那么对于留学生的临床实习理应采取中国学生一样的模式。但留学生有其特殊性,最大的问题在于语言障碍,虽然他们在中国生活学习已近4年,有一定的汉语水平,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交际中应用自如,但是面对临床实习,大量而又生僻的医学词汇,即使一个有医学背景的中国人也不能保证很好的理解,那么留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其困难可想而知,临床实习效果便也难以保证。留学生教育对学校、医院的对外影响很大,办好留学生教育可以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和国际友人,提升学校双语教学水平等等,是我校发展的一个战略,学校给予高度重视;开展留学生教育,要把好学生入口和出口两道关,以保证培养质量;学生培养要实现两个目标:达到中国学生毕业生的水平,达到留学生回国成为执业医生的目标。留学生的临床实习可以看作是一个出口关,即留学生教育重中之重的环节。学校从保证教学质量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留学生与同年级的七年制学生配对的临床实习模式。我校的七年制学生作为高素质学苗在入学伊始,学校便以更高的要求培养着他们,积极的竞争、浓郁的学风加之双语教学,使得七年制学生无论在专业知识上还是在英文水平上都有很好的基础,选择教学进度相同的七年制学生与之留学生配对实习正是相得益彰。这种崭新的实习方式既保证了按照中国学生一样要求的留学生培养方针,又变通的避免了对于中国学生培养模式的盲从,且很好的解决了留学生在中国进行临床实习的语言障碍等困难。从这个意义上看,“一加 1+1”带教模式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是我校留学生教育在临床实习阶段的创新。

4 “一加1+1”的收获与意义

这种临床带教模式经过两届学生的检验,得到了医院及带教教师的肯定和学生的认同。得到的收获是多重的,包括留学生、七年制学生、带教教师甚至整个科室。对于留学生,事实证明他们是这种带教模式下收益最多的一个群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汉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留学生们经过一年的临床实习汉语水平提高显著,尤其体现在对于医学汉语的掌握,学生们普遍可以用中文与患者进行沟通、阅读病例、参与科室的病例讨论等。笔者认为,对于留学生而言,对所在国语言的掌握甚至精通某种程度上重要过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一个国际化的医生,要求国际化的视野,多掌握一门语言对于日后参与国际化的竞争将受益匪浅。

4.2 视野的开阔

相比生源国,在华实习的优势在于庞大的患者群,多样性的病例,大量的临床操作机会,先进的诊疗设备等,这些都是回国实习生所欠缺的。通过对比回国实习生与在华实习生,我们发现在华实习生在病例的见识与临床的技能方面都略优于回国实习的学生。简单举例,学生一天参与三台手术与三天参与一台手术,经过一年的临床实习,差距是必然的。对于七年制学生而言,他们也从留学生身上获得良多。学术上,与留学生互相探讨,相互提高,英文水平提高显著,且留学生的那种不同于中国学生的想法与逻辑也使七年制学生的思维得到开阔,相信对他们的未来一定大有裨益。生活上,他们形影不离,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期待今后这些国际“同行”们有进一步的合作。对于带教教师,教学相长,也在留学生的带教实践中提高很多。我校附属医院不乏优秀的带教医生,且师资储备雄厚,不论专业技术还是英文水平完全可以胜任对于留学生的带教。由于留学生带教是新事物,带教伊始,有的教师表现在经验上的欠缺与信心上的不足。带教过程中,教师们为做好留学生的带教工作查阅了大量外文专业书籍与文献,经过两届留学生的带教历练,学术水平得到提高,带教信心得到提升。

5 对于“一加1+1”的完善与展望

实践证明,我校采用“一加1+1”的临床带教模式使得在华实习留学生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这一带教模式是成功的。我校会继续采用这种临床带教模式并使其进一步完善。总结前一阶段的留学生临床实习,还存在发展不均衡,效果也有差距。为进一步完善此模式,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临床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英文带教能力,使更多的临床教师胜任留学生带教。

(2)留学生临床实习最大的困难在于语言障碍,加强留学生汉语,尤其是医学汉语学习很必要,所以要在学生在校进行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加强医学汉语学习。

(3)加强管理、规范实习。要求实习医院按照对中国学生一样的管理严格要求留学生。

(4)教学相长,增加英文教学参考资料,使得带教教师专业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

(5)进一步提高留学生学习积极性。随着来华医学留学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且留学生回国实习受到愈来愈多的限制,故未来留学生留在中国进行临床实习将是大势所趋。那么,各医学院校就必须考虑并重视留学生在华临床实习问题,并且尽可能的使实习效力最大化以保障培养质量。目前,教学资源的有限与日益增加的各层次的医学生数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临床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实习学生人数多,成为带教医生面临的最大困难,这便要求学校开拓更多的、有能力的医院作为实习基地来容纳更多的留学生。

6 结束语

对于留学生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对此的认识尚浅,准备也不足,还缺乏经验。我校希望以“一加1+1”为新的平台,抛砖引玉,使得更多的兄弟院校共同参与到留学生在华进行临床实习的课题研讨中来,更希望国内有关院校同仁共同来关心、重视、推动留学生在华临床实习的健康发展,为培养国际化的医学人才尽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留学生医学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