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板桥镇遗址发掘说宋代小资生活

2010-08-15

科学之友 2010年6期
关键词:胶州小资

张 晶

(胶州市博物馆,山东 胶州 266300)

1 宋代板桥镇的简介

2009年9月6日,在山东胶州常州路旧市府大楼的建筑工地,几名建筑工人偶然发现的几个铁钱块开启了令人惊奇赞叹的考古之旅。目前,胶州市北宋板桥镇市舶司历史文化遗存考古发掘工作较轰动。社会各界的报道、评论以及研究也正在深化当中,出现了一股较大的研究胶州历史,特别是胶州古代史的热潮。

胶州,历史悠久,素有“金胶州”之称,在唐和五代时期叫板桥镇,由于濒临胶州湾,海陆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特别是宋代,成为我国南北水路交通运输枢纽。据资料记载:《胶州市志·大事记》:“620年(唐初武德三年)设立高密县。623年(武德六年)撤消胶西县,并入高密县,设立板桥镇(今胶州胜利桥西北处)。”

那么,这板桥镇驻地的具体地址在哪里呢?市志说是在今胜利桥西北,这是它的南界,那么它的北界呢?在李宝金著的《青岛历史古迹》中,和韩国高丽大学校长金俊烨先生主张都是在黄家屯(今站东街)附近,这是当时板桥镇的北界了。据旧胶州志书和《胶县地名志》的记载,在今胜利以北有“土城口街”,当是板桥镇的旧城(宋筑),即今世纪大厦、阜安中学、轴承厂、文化局和135医院一带。元末诗人戴良到胶州来,作的《至胶州》诗中的“州城土作家”,也是一个旁证。

由于设有我国北方唯一的市舶司(宋元祐年间设立),板桥镇在北宋时期地位举足轻重。各国客商都通过板桥镇港口进入中国内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经济贸易十分发达。随着考古的挖掘,大至建筑基址,小至发簪首饰、日常瓷器用具,大量珍贵文物的不断出土,生动地为我们再现了宋朝时期平民的幸福生活,堪比当代小资。

百度百科名片对“小资”一词做如下解读:“小资是 199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流行的名词,原本为‘小资产阶级’的简称,特指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年轻人。小资情调应该是一种追求生活品味的人。小资一般为都市白领,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和财富。”宋代经济高速发展,都城纪胜序“圣朝祖宗开国,就都于汴,而风俗典礼,四方仰之为师。自高宗皇帝驻跸于杭,而杭山水明秀,民物康阜,视京师其过十倍矣。虽市肆与京师相侔,然中兴已百余年,列圣相承,太平日久,前后经营至矣,辐辏集矣,其与中兴时又过十数倍也。”经济的活跃带来市民阶层的高度活跃,甚至由于一般平民的兴起与影响,致使一些上层社会人士也开始欣赏、并有选择地采用了某些平民的生活方式,其形态颇得当代“小资”的精髓,深具其中意味。

2 宋代小资生活的具体体现

2.1 服饰

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人员在清理北宋时期的文化土层时,发现一个蓝色的琉璃簪子,上面雕饰着一朵梅花,簪子杆虽然已经断掉一部分,但工艺精湛,样式美观。除此之外,考古地共发现铜质、金质、象牙质的多个发簪,翡翠坠子、玉坠子甚至还有梳胡子的篦子等等。宋人对自我修饰的重视,生活讲究精致细节可见一斑。

唐代服饰开放、艳丽,北宋在政治上虽然沿袭了唐的开放民主,但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不再奢华,收敛了张狂,气质淡雅恬静,细腻内敛。当时不论权贵还是普通的百姓,都喜欢穿着直领、对襟的褙子,显得既舒适得体又典雅大方,和现代“小资”们的服饰欣赏角度趣味相投。

在北宋初年(乾德年间)规定庶民百姓不得采用绫缣。但到仁宗、英宗、神宗时期,对于这些规定在民间已经失去了影响力,绫缣锦绣任意使用,渐趋奢靡。妇女们别出心裁地设计出许多装扮,时时推陈出新。比如梳妆,有的大髻方额,有的扎发垂肩,有的鬓撑金凤,更兼身上抹香,足履绣花等,不似唐装暴露性感,倒也别致大胆,个性十足。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南宋后期,“一钩罗袜素蟾弓”,妇女裹足渐成风气。这大概和现在女人们在脸上修修补补的勇气有相似之处吧!

2.2 茶饮

现代小资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流连夜店,把盏言欢。盏中饮品名目多如牛毛:妖娆的鸡尾酒、各色咖啡等等,讲究不少。宋代“小资”自然没有饮过咖啡,但他们饮茶的讲究更胜一筹。宋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在板桥镇就出土有茶叶和相当数量精巧的茶具。品茶形式有“绣茶”、“斗茶”、“分茶”等,极具情趣。

譬如“斗茶”, 也被雅称为“茗战”,这是一种比较茶叶品质的方法。无论是“斗”字还是“战”字,已经概括了这种活动的激烈程度。而“分茶”则文雅多了。“分茶”亦称“汤戏”、“茶百戏”,利用茶碗中的水脉、雾气,创造出颇有美感的图画来,颇似现在的咖啡冲泡造型艺术。“绣茶”更是讲究到了极致,周密记载:“禁中大庆会,则用大镀金,以五色韵果簇龙凤,谓之绣茶,不过悦目。亦有专其工者,外人罕见”。

今人喝茶、喝咖啡讲究环境优雅,宋时亦然。据《梦粱录》(吴自牧)卷16中记载,临安(今杭州)茶肆及其讲究“格调”,张挂名人书画、陈列花台花架、四季鲜花不断。环境优美,且和现代酒吧一样,还有“驻唱歌手”彰显情调。“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时称“挂牌儿”。还有一些茶肆,专门聚集一些同门同好,著名的如“蹴球茶坊”,可能就是现今的“主题”酒吧!

3 结束语

小资生活的前提,是国家经济的繁荣。在经济落后的国家,能“小资”一把,绝对是少数人的福利。而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的宋时中国,“小资”不是个例。宋时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江浙和四川等地,就连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也比唐代有较大发展,这也让人很惊讶。其原因在于,在中国历史上的多数王朝都采取“抑商”的政策,而宋朝例外。宋初,太祖就言“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太宗也“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神宗在位时令众“政事之先,理财为急”这样的重视经济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宋朝,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试想当时的五大海关之一的胶州湾,千船万帆云集,在胶州湾北岸的板桥镇码头上进出口货物堆积如山,市舶司衙门前外国客商进进出出,酒肆、旅店和集市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胶州板桥镇的考古发掘,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宋代生活画卷,让我们用赞美的目光追随着我们的先人,欣赏他们富足、轻松、精致的生活。

猜你喜欢

胶州小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胶州秧歌的传承与保护
里岔黑猪:引领胶味领鲜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双指所向 海铁相连
青岛旅游散记
现代农业的胶州尝试
魏大勋:活力妖娆
查可欣:短发就是傻大姐带点混不吝
我被“意外”踹了一脚
和“小资”一起私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