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保护是西部的永恒主题

2010-08-15

西部大开发 2010年4期
关键词:人祸天灾旱灾

◎ 秦 放

最近,有关西部的环境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与担忧。原由一是不久前的那场横扫大半个中国的沙尘暴天气;二是持续多日的西南五省区市特大旱情。

对于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和西南旱灾的成因,网络及媒体存在各种猜测、说法,有人说这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是“人祸”导致严重“天灾”。特别是对西南旱灾,有人说是开发建设密集的水电站,从而对水资源的“挟持”加剧了旱情。有评论还质疑:大力开发西部,曾是各级政府呼吁和努力做的事。西部的矿产在挖掘,西部的河流在开发,西部的原生态林变成了桉树林、橡胶林,西部的荒原变成了城镇。让西部的人民也富裕起来,无可非议。但是西部生态的脆弱,西部物种的珍惜,以往西部人与自然是如何相处的?在开发时、种植时、建设时,我们认真地研究过西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吗?

然而,多位气象专家却没有认同。他们在分析后给出了一个几近相同的答案:西南旱灾是气候变化造成的,是大自然的自身调整而非“人祸”所致。

对近期频现的极端气候现象,随着现代传媒多途径而快速传播,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随之出现的“人祸”派与“天灾”派的激烈争论,也反映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这是非常可喜的。

但是,无论是天灾,或是人祸,我们都不能回避一个极其严峻的现实,这就是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地球正在变暖,由此引发的极端异常的气候现象,将不可避免地频频“光顾”,给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灾难或影响。因此,珍惜地球,保护环境,平衡生态,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口号,而是我们所有人必须共同承担的天职与使命。

对于生态环境仍相对脆弱的西部来说,环境保护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容乐观的是,西部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增添了许多新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生态保护与建设是西部发展的永恒主题,建设生态省区是西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希望所在。因此,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中,融产业发展于生态建设中。专家研究认为,西部发展林业碳汇潜力巨大,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扩大森林面积,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切实把增加森林碳汇放到与工业减排同等重要的位置。

解决西部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问题,要摒弃旧的落后的传统做法,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引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与西部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按照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组织区域经济发展;按照自愿开发的物质流管理与政策流的衔接,探索东西部的生态补偿,完善生态建设的政策机制。

在未来西部大开发的10年中,不断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一个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西部,将是西部地区的首务。而这关键不仅在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政策和措施落实,更在于西部人的观念变革。因此,坚持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与普及,在今天显得特别重要,现在该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人祸天灾旱灾
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省旱灾风险区划研究
天灾无情 人间有爱
人在何时最清醒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人祸造“天灾”
总统求雨
台湾救灾:关于“人祸”的追问
RED MUD
陈鸾凤
中原众志成城驱旱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