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传统荣辱观的现代转换

2010-08-15陈远临

黑龙江史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祖国中华民族法治

陈远临

(赣南师范学院 保卫处 江西 赣州 341000)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了荣辱、是非、善恶的界限,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以“礼义廉耻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荣辱观的现代转换。

一、中国传统荣辱观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荣辱观实质上是“尚礼”文化和“知耻”文化的复合体,两者联系紧密,互为表里。[2]“尚礼”主要针对群体的要求,而“知耻”主要是针对个体的要求。

1、传统爱国主义思想。古代爱国思想带有民族特点。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历史上各民族大都曾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和独立的政权,大都曾有过自己的祖国,在民族分裂时期,各民族都把自己的民族国家看成是自己的祖国。这样,爱国思想带有民族特点便是理所当然的了。爱民族主要是针对国内民族矛盾和民族关系而言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一个民族受到别的民族的侵略时,受侵略的民族便会为保卫民族主权而斗争,这是爱国的表现。爱国主义不仅指人们对自己出生地、对自己所属的以血亲为纽带的团体的亲切感情,而且能够对引导自己所属团体走向进步的组织结构及政权形式的热爱,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就形成了诸如“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思想。

2、传统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各个时代人们对其理解和表述也不尽一致,但归纳起来就是民贵君轻。传统民本思想是围绕着君民关系问题而展开的,从民和君的作用和地位上看,孟子最先概括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的“贵”是重要性。民的重要性何在呢?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经历朝承扬,这种思想后为诸多典范津津乐道,如墨家的“兼爱”、“非攻”和道家的“无为”思想中无不体现出了强烈的民本愿望。因此,古代中国并不缺乏“亲民”主张。”民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君位的承载者,君位的巩固与否完全由民来决定。

3、传统义利观。随着秦汉之际中国逐步走向统一,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儒家逐渐融合了先秦时期的儒、墨、道、法四大流派,儒家的义利观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价值的主流,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儒家以义为最高价值,在处理权利与义务、奉献与索取的矛盾时,必须遵守作为道德原则的“义”。孔子倡导见利思义,但他并不否认利的重要性,认为“礼以义行,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在传统儒家那里,贵义贱利主要是对士阶层的人格修养提出的一种价值取向,而对于广大庶民百姓来说,义利关系实际上就是道德价值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可以说,重义轻利是儒家确立的道德规范之总纲。

4、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向来以特别能吃苦耐劳和勤俭持家、讲究节俭著称于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通常把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理解为“勤”与“俭”。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甚至可说都是“艰苦奋斗”教材。孔子把“俭”和“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基本的道德准则的。清人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中的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万口颂传。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等很多艰苦奋斗的生动事例,这些都是传统荣辱观中的瑰宝。

5、传统科学观。科学和迷信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科学知识,摆脱愚昧无知的文明化过程。以“天人合一”为实质和核心的中国传统科学观,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在对事物的观察、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统一性;要求科学活动注重人伦,强调“人和”;尤为强调科技发明和科学成果要“经世致用”,以实用为最高准则。这种科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曾引导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走向世界,而且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整体化、社会化趋势相一致,能够成为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6、传统法治观。中国历史上不缺乏法治理念与制度。商鞅曾相秦变法,很有成效。他之所以特别重视以法治国,是因为他认为这是合乎人性的治国之道。他说:“人生而有好恶,故民可治矣,人君不可以不审好恶。好恶者赏罚之本也。夫人情好爵禄而恶刑罚,人君设二者以御民之志,而立所欲焉”。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家思想体系。韩非认为君主治国应当是“法”、“术”、“势”三者缺一不可,法为君掌、势为君处、术为君操。这些法治观是中国封建社会法治观念的重要来源。他们都主张民要遵法,维护法的权威,不过他们的目的都是要为君权服务的。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传统荣辱观的现代转换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优秀的中华传统荣辱观的现代转换。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对传统荣辱观中“爱国主义思想”的现代转化。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如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岳飞“精忠报国”等,都是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故事,体现了中国人强烈的精忠报国爱国精神,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维护做人的尊严而斗争。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体现了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至高原则,即爱国主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把爱国与否看作是对人们进行道德评价和价值衡量的重要标准。当然“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与封建社会的忠君爱国有明显不同,是要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的观念,尤其是在社会上存在崇洋媚外、不以祖国利益为重等不良现象的今天,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无疑是增强人们爱国精神和兴国责任的有效途径。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对传统荣辱观中“民本思想”的现代转换。对待“民”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道德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早在周代就提出了“怀保小民”,到了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了“民贵君轻”、“吏为民役”等思想。这些思想在当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既是对儒家“以民为本”政治伦理的批判继承,更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本质。在当代中国,以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判别一切思想和实践是非荣辱的标准。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因此,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部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3、“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对“传统义利观”的现代转换。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各族人民深深感到只有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才能抵御外侮,才能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团结互助精神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关键一条就是全党和全社会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当前,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互助、万众一心,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胡锦涛同志强调的“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对传统义利观的重要体现,团结大多数能团结的人,尊重人民的利益,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准则。“信”不仅仅是人类立身之本,而且还是宇宙间所有物质运行的自然规律。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安。守信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正当选择并按照正确的方向去履行自己的诺言或既定的社会公共规则。值得强调的是,反对见利忘义,不是反对一切利益。我们讲的“利”是指通过诚实劳动获得的收益和合法收入。所讲的“义”不仅涵盖传统礼义廉耻观中一般的抽象的道德原则的义,而且包括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显得尤为重要。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传统荣辱观中“艰苦奋斗思想”的现代转换。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也正是因为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才得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以艰苦奋斗为荣,因为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合乎逻辑地继承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不图进取,这样的国家、民族没有不走向衰落的。所以,邓小平同志大声疾呼:“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4]

5、“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对传统荣辱观中“传统科学观”的现代转换。勤奋好学、追求真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科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们实事求是地进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崇尚科学,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以力量和信息,战胜愚昧无知和迷信思想。除了思想上倡导崇尚科学外,我们还要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体制和机制。现代中国是一个不断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摆脱落后和愚昧,走向现代文明的社会。“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要求我们树立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武装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6、“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对传统荣辱观中“传统法治观”的现代转换。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公民良好的守法意识和健全的法制观念是保障社会秩序正常和社会环境稳定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因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要求党员干部带头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各种道德法律规范,使自己成为知法、守法、护法的现代公民。中国的现代法治观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法治观念,不同的是中国的现代的法治观更加的强调法治,而不是传统法治观中的人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遵守法律法规。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主要依靠完备的法律来治理国家,把国家长治久安维系于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上,认为法律和制度比领导人的素质更可靠。这样就可以在全社会形成平等的遵纪守法的风气,引导社会走向和谐。

[1]宋惠昌.社会主义荣辱观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

[2]肖宏玉.不同视角的当代民族主义评价之论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2).

[3]钱焕琦.社会主义荣辱观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6.

猜你喜欢

祖国中华民族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