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的溪州竹枝词

2010-08-15彭善麟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永顺竹枝词土家

彭善麟

(西南大学 文学院 重庆 400715)

论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的溪州竹枝词

彭善麟

(西南大学 文学院 重庆 400715)

彭勇行的溪州竹枝词是清代湖南永顺土家族地区文人竹枝词的代表作品,是描写土家族民族生活的风情画卷,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对于了解湖南湘西土家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彭勇行溪州竹枝词的创作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彭勇行其人其文,从而确立他在土家族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

彭勇行 竹枝词 创作内容 艺术特色

竹枝词最早产生在巴渝之地,“《竹枝》本出于巴渝”1,是古代巴人的民歌;而古代巴人,又被学界普遍认为是土家族先民和祖先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竹枝词自古以来就与土家族人有了难以割舍的情缘。“竹枝歌本出三巴,其流在湖湘耳”2,湖南湘西一直是土家族人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祖地,竹枝词在这里更是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自清代“改土归流”以后,涌现了一大批文人学士,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土家族本土作家的文学创作形式多以竹枝词为主,特别是以永顺土家族诗人彭勇行为代表的溪州竹枝词,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是湖南湘西土家族地区风土民情的真实写照,对民族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一、彭勇行的生平

湖南永顺古称溪州,是土家族的聚居区,彭氏土司世代统治这一地区,历时长达八百多年。清代“改土归流”以来,永顺的土家族本土文人日见增多,尤其是以彭氏家族中的彭勇行、彭勇为、彭勇功、彭施铎、彭施涤等人为代表的“彭家父子兵”而广负盛名。彭勇行正是其中的成就最高者,他擅长创作竹枝词,善于表现土家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深受土家族人民的喜爱。

彭勇行(1835~1892),字果亭,湖南永顺大井人。清同治年间贡生。“性颖敏非常,未弱冠已补廪膳,旋捐贡。家贫,尝讲学于永顺、保靖、花垣各处,湘鄂黔蜀之士,纷来门下请业,绥靖边田两号举人石廷珪等多出其门。其诗文悲壮沉雄,淋漓尽致。其教人则因材而施,故受陶铸者众。光绪中,主讲灵溪书院。卒年五十七岁。……勇行著有《笃庆堂古文辞》二卷、古近体诗二卷、骈体文一卷、制艺试贴若干卷,均藏于家。”3

正是因为彭勇行的著作“均藏于家”,并未刊刻行世,所以其著作、作品现在多已散佚,仅零星见于一些地方志、转相抄录的选本和永顺当地留存的碑刻等。现存彭勇行的文学著作全部为诗词作品,共计七律5首、七绝8首、五古1首、七古2首,竹枝词41首。其中在民国时期编著的《永顺县志》中确切收录有“贡生彭勇行溪州竹枝词”4,共14首;其余来源均为永顺当地的署名碑刻、府县志书、石印本和手抄本等。

由于深受彭氏家族传统的儒学、家学之风影响,除彭勇行外,其兄彭勇为亦工文辞,“晚年建桂芳学堂”5,与其弟彭勇功、其侄黔阳县训导彭施铎、举人彭施涤等,皆有竹枝词、文集流传。

二、彭勇行竹枝词的创作内容

彭勇行是永顺土生土长的土家族诗人,从小就生活在家乡的山间水畔,熏陶在土家族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对土家族的风俗习惯极为熟悉和了解。正是这种生活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其竹枝词的所有创作内容全部与之相关,反映的都是土家族的风情民俗。从彭勇行现存的竹枝词来看,大致上可以分为:山川景物、历史古迹、劳动生活、男女恋情、民族风情等五个方面。

(一)历史古迹

由于彭勇行很可能是永顺彭氏土司的后裔,因此他对古溪州的历史古迹了如指掌,在写作中往往信手拈来。正是对旧土司的遗迹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使得他的这类竹枝词格调低沉、思古怀旧。如:溪州曾记古州名,福石犹留旧郡城。灵溪溪头花虽谢,望夫石畔月长明。

溪州自古就是土家族人的聚居地之一。古代为了方便治理,曾在这里设郡,郡城的名字就叫福石城,即现在永顺的老司城。当时这里繁华兴旺,人们安居乐业,日子过得甜美舒适,诗人回想起昔日的盛况,不禁感慨唏嘘。前两句中的“曾记”、“犹留”表现了思古怀旧的意蕴,但后两句却又流露出土家族妇女对出征的丈夫久未还家的思念和期许,让人思绪万千、回味深长。又如:瘴雨蛮烟一拨开,凉温洞外旧高台。花香不见宫人面,风动还疑笑语来。

土家族地区山高谷险,雨雾蒙蒙、瘴气弥漫的时候很多。当雾气散去的时候,老司城凉温洞外的高台还像以前那样矗立着。花香扑鼻却并没有看见宫人的容貌,轻风吹动树枝发出了声响,还让人以为是她们欢笑着走了过来。但是老司城的欢声笑语和人山人海的繁荣景象早已不在,物是人非、幽静凄清之感在字里行间表露无疑。诗人眼见老司城的旧貌,睹物伤情,那份淡淡的忧伤情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二)山川景物

在描述永顺这个土家族人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祖地时,诗人的口吻一反悲壮低沉,变得乐观积极,表达了对这片养育了无数土家儿女的神奇土地的热爱。如:土家自古住溪州,质朴淳良境最优。听得康衢歌一曲,采风人爱古风流。

土家族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和居住在溪州,这里的民风质朴淳良,环境山青水秀,最为优美,随时随地就能听到土家的山歌,风俗习惯也是源远流长,古风犹存。

彭勇行一直生活在永顺,并在永顺当地的诸多书院、学校执教,他在寒暑往来期间和闲暇游历之时,对当地的山川景物也是倍加欣赏并乐于赞美的。又如:北河春涨绿玻璃,朝上明溪暮镇溪。无数青山浓似黛,画眉人去画眉啼。

酉水河古称北河,是从鄂西发源,流经湘西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等地,并最终汇入沅江。在春天涨水的时候,河面好似一片碧绿的玻璃,人们在上下游间乘船往来劳作,早上还在明溪,晚上就已回到镇溪。河流两岸的无数青山浓似眉黛,画眉的人归去了还有画眉鸟在这里啼鸣。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陶醉在这样一个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如画美景中,怎能不叫人流连忘返呢?还有描绘玉屏山美景的佳作:玉屏山上草萋萋,玉屏山下水澌澌。大乡城郭图难画,山外青山溪外溪。

在永顺县城东北,有一座巍峨的青山,仿佛一块玉制的屏障围绕着县城,因此被人们叫做玉屏山。从远处望去,山上草木丛生,山下溪流潺潺,风景确实十分优美。永顺、龙山一带,古称大乡,城郭矗立、商业繁华,近看之下,屋檐楼宇都连成了一片,甚至难以用图画把它们区分。末句化用前人诗句,将“楼外楼”变成了“溪外溪”,恰好体现了永顺当地的山川地貌,溪流纵横、群山环绕。这样秀丽壮观的景色,令人神往。诗人用文学的画笔描绘了一幅永顺土家人生活环境的水墨山水画,赞美了故乡的美好和对家乡的热爱。

(三)劳动生活

土家儿女的勤劳能干,往往体现在日常的生产劳动生活中。彭勇行的竹枝词也极力歌颂着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展现他们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如:食罢晨餐执犁柯,直从小径上高坡。归来不畏生柴重,压倒眉头犹唱歌。

土家人吃完早饭就背着犁头、斧头,从小路走到高坡上的田地,去耕种、劳作,起早贪黑,十分辛苦。到了傍晚收工时还不怕生柴的沉重,背着回家作为生火之用,即使被压得皱起眉头也要高唱山歌。彭勇行用口语化的语言描述了土家族人一天的劳作,浅显易懂却又含义深刻,是土家人勤劳、质朴、乐观的体现,表达了他对家乡人民的热爱。又如:黄土坡前走客车,白崖洞边住农家。春盘女进浑提草,秋笼儿装吉贝花。

黄土坡前、白崖洞畔的客商和农家来来往往、车水马龙,土家儿女把一年四季的收获拿出来和外来的客商进行买卖交易。正是这些农商的交流,促进了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和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诗人对古溪州生产、贸易等情景的详细描述和真实记录,为后人了解当时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彭勇行竹枝词的特别之处是在述写土家人的劳动生活之外,还对土家族妇女勤劳细心、心灵手巧进行了赞美:溪州女儿最聪明,锦被丝挑脚手灵。四十八勾不算巧,八团芍药花盈盈。

土家族姑娘个个聪明过人,织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是拿手的绝活,锦被上复杂的织丝、挑花和四十八勾的图案对她们的巧手来说都不算巧妙了,织成后的八团芍药花图案盈盈逼真,似乎比山里开放的真花还要鲜艳美丽。土家织锦是土家族的特产之一,其工艺和艺术价值都是很高的,诗人折服于这种传统技艺所展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乐于歌颂传承、发展土家织造艺术的土家儿女。

(四)男女恋情

对青年男女恋情的描写一直是土家民歌的主要内容,永顺的吊脚楼前、古溪水畔时常回荡起土家人优美淳朴的歌声,表达着土家儿女深深的情谊。彭勇行的竹枝词创作也深受影响,反复咏唱青年男女的情爱。如:合符溪绕心印山,郎家谷畔妾山间。妾心有印从头记,郎手无符屈指还。

合符溪的溪水环绕着心印山,情郎你住在溪谷的岸边,我住在心印山的山间。我的心中思念着你,我俩的爱情从始至今都印刻在我的心里;情郎啊,你的手上没有符板,所以才会记不清楚,你只要屈指一算就知道我们多久没有相会,你什么时候再来看一看我啊?儿女情长的绵绵相思,在土家姑娘的无尽思念中得到了完整的表露。又如:黄菜花开碧柳丝,城南门外洗心池。劝郎洗尽闲烦闷,莫洗心头一点痴。

在黄菜花开、碧柳垂丝的如画时节里,我和情郎一起来到了城南门外的洗心池边。这里的清泉可以洗净所有的闲愁苦闷,但是情郎啊,你可千万不要把对我的痴情洗掉!对感情的专一、忠贞是土家儿女爱情观的真实体现。再如:送郎不过凤滩头,此去辰州又潭州。载得天边离恨去,蓬窗相伴月明秋。

我陪伴相送情郎啊,最远也不过是送到凤滩码头,而你这一走就要远去到辰州、潭州。那天边的云彩啊,就好像和你一样载着离恨离去;到了秋夜,和你相伴的就只有船篷窗边的明月了。读到此处,一股孤独、寂寞之感油然而生,青年男女间的那种离情别绪萦绕于心,久久不能平静。

(五)民族风情

土家族的婚嫁风俗十分独特,哭嫁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土家族的风俗认为,新娘在哭嫁时哭得越伤心,就越受人称赞。在哭嫁的过程中时,亲属、同伴、乡邻等在劝嫁时往往陪哭,哭嫁的内容主要是诉说新娘自己的不幸遭遇,多表现为与亲人的离情别绪。彭勇行的竹枝词中也有对土家族特有的“哭嫁”风俗的描述。如:侬今上轿哭声哀,父母深恩分不开。婶娘齐声低劝道,阿们都是此中来。

旧时的土家族姑娘都是坐轿出嫁的,在上花轿的时刻往往也是哭嫁的高潮,体现了土家族姑娘与父母、亲友的养育之恩、骨肉之情难舍难分。

此外,土家人在传统农历新年的时候,都有祭祀先祖、跳摆手舞的习俗,他们在祀庙吹咚咚喹、玩毛古斯等土家乐器,场面也是极为热闹。如:新春上庙敬彭公,唯有土家大不同。各地吔嗬同摆手,歌声又伴“呆呆嘟”。

“社巴节”,又名调年会,是土家族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的大型节日。在“社巴节”期间,土家族的青年男女通过赛歌、跳摆手舞等活动进行交往,谈情说爱,各自寻求自己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如:田家峒畔社场开,姊妹双双赴会来。一尺云鞋花满口,也装莲步上歌台。

田家峒是旧土司的官司所在地,社巴节的社场就开在那里,土家族的男女老少都纷纷来参加节日的活动。姑娘们穿着盛装结队在赛歌台上翩翩起舞,满绣着“西兰卡普”花朵图案云鞋格外醒目。

三、彭勇行竹枝词的艺术特色

彭勇行的竹枝词通俗易懂,语言清新流畅、自然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如:“迎亲队伍过街坊,小儿争相爬上墙。‘叭叭’、‘隆隆’花轿到,唢呐巧伴‘得披堂’,有着强烈的抒情性。

彭勇行竹枝词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比兴象征、谐音双关手法的运用。如:“燕子崖前客燕栖,鸡公山畔晓鸡啼。远行已作辞巢燕,独宿何劳戒旦鸡。”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把远行在外的土家人比作客燕,既然已经独宿在外,哪里还要公鸡报晓呢?又如:“池分九曲颗砂庄,一树娑罗盖夕阳。凉热洞中寻古迹,郎心曾否有炎凉。”二是在歌咏爱情时,采用民歌中常见的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并多以女性口吻的抒情方式来表达感情。如:“花红簌簌草油油,家住施溶古渡头。心怕罗依溪水涨,每逢春好送郎舟。”又如:“侬今上轿哭声哀,父母深恩分不开。婶娘齐声低劝道,阿们都是此中来。”三是重叠回环的咏叹方式,借用律诗的对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如前引的:“玉屏山上草萋萋,玉屏山下水澌澌。大乡城郭图难画,山外青山溪外溪。”又如:“福石绣屏屏绣多,浪击石鼓声声和。土王宫里人如海,共庆新年摆手歌。”四是语言上多用方言、口语、叠字等,具有动人的音乐美。通俗易懂,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如:“孩童拜石祷石头,岩宝名呼厥疾瘳。最是关心“疵帕八”,蟠桃寺里许灯油。”又如:“摆手堂前艳会多,姑娘联袂缓行歌。咚咚鼓杂喃喃语,袅袅余音荷日荷。”

综上所述,彭勇行的溪州竹枝词,是可以和彭秋潭长阳竹枝词、田泰斗五峰竹枝词等相提并论的优秀土家族文人竹枝词作品,是对土家族地区自然风貌、人文习俗的艺术表现,在民族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对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黄庭坚.山谷集[A].四库全书[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胡履新修、鲁隆盎纂.(民国)永顺县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民族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5]彭勃等辑录,祝先注选注.历代土家族文人诗选[M].长沙:岳麓书社,1991

[6]彭勃.溪州古诗录[M].永顺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领导小组编辑出版,1989

[7]彭继宽.湖南少数民族文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8]彭继宽,姚纪彭.土家族文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9]彭南均.溪州土家族文人竹枝词注解[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注 释:

1 顾况语,郭茂倩引,见《乐府诗集》第四册卷八十一P1140,中华书局,1979年版。

2 黄庭坚,《山谷集》卷五,《四库全书》本第1113册P42,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 民国《永顺县志》,卷二十八《人物志·文学》P405,《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69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 民国《永顺县志》,卷六《地理志·风俗诗》P228,《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69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 民国《永顺县志》,卷二十八《人物志·笃行》P402,《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69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彭善麟(1985—),男,土家族,湖南龙山人,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导师:何宗美教授。

猜你喜欢

永顺竹枝词土家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戒烟
书法《竹枝词》
马永顺永远守护大自然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冬去春来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竹枝词两首》其一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风情风光都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