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狄更斯笔下的弃儿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2010-08-15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5

名作欣赏 2010年12期
关键词:狄更斯保罗大卫

□陈 洁(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0235)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儿童形象在狄更斯的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他是第一位倾注了极大精力创造儿童形象的大作家。他以敏锐的目光透视19世纪的社会生活并对当时社会作了批判性的深入分析,描绘了一幅幅当时众多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画面,特别是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敏锐的洞察力,并结合自己童年的生活,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经历坎坷、饱受折磨、个性不同的儿童形象。他希望通过对儿童的描写来引起人们对孩子们命运的关注。他提出的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儿童教育的问题,至今对我们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狄更斯不同创作时期的四个弃儿形象,证明他在思想性、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多个方面都是不断成熟和完善的。

一、狄更斯作品中的弃儿形象

1.弃儿的定义

弃儿指的是在物质上或精神上不能得到满足,部分或全部被当时的社会所忽视并抛弃的一类儿童。狄更斯作品中的无父无母的孤儿都属于这一类:他们或无家可归,流落街头;或生活在济贫院饱受饥饿与折磨;或被卖作童工,遭受肉体和精神的摧残。弃儿不仅包括孤儿,有的儿童他们有父或有母,或父母亲都健在,但相互关系扭曲,使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父母的爱抚,体会不到亲情的温暖,郁郁寡欢;或者成为父母、兄弟为达到某种目的的牺牲品,他们也都属于弃儿的范畴。

2.弃儿形象产生的根源

弃儿形象产生的根源是狄更斯辛酸的童年经历在他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家庭的变故把幼年的狄更斯抛进了社会的底层,他亲身体验到了穷人悲惨、贫困的生活。许多年后,甚至在他成名之后,他还是忘不了这些可怕的岁月,他一想起这些岁月总会感到心情沉重。直到晚年他还说:“好像又孤苦伶仃地回到那一段岁月里去了。”①法国的文学评论家卡扎明曾说过:“即使狄更斯摆脱了苦难,他还是永远不能忘怀那些辛酸的日子。”②童年的印象往往是人一生中最深的印象。童年体验对于人生往往是极有意义的。“所谓的童年体验,就是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③狄更斯的童年生活可以说是一段缺乏欢乐、忍受屈辱的经历。这种生活和体验在他心灵上留下的印痕非常深刻,算得上是一种心灵的创伤。

二、狄更斯不同创作时期的四个代表性弃儿形象

这四个弃儿形象来自于狄更斯脍炙人口的四部代表作,且分属于他不同的创作时期,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他们分别是:早期作品《奥立弗·退斯特》(Oliver Twist)中的同名主人公;中期作品《董贝父子》(Dombey andSon) 中的小保罗;《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中的小大卫和晚期作品《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中的匹普。

1.《奥立弗·退斯特》(Oliver Twist) 中的小奥立弗——第一个弃儿形象

《奥立弗·退斯特》出版于1838年,这是狄更斯的第二部小说,也是他的第一部社会小说。同名主人公小奥立弗是狄更斯创作的第一个感人至深的弃儿形象。奥立弗是一个出生在济贫院中的孤儿,母亲刚生下他就去世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因此他被认定是个私生子,只能孤独地在教区抚幼院里长大。他既不会偷奸耍滑,也不会阿谀奉承,每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因为终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天性善良的奥利弗被孤儿院的孩子们抽签选中为要求增加食物的代言人。那么奥立弗和他的伙伴们要到了吗?当然不可能。他们的要求非但没有得到满足,反而遭到了禁闭的惩罚。狄更斯就这样形象化地描绘了济贫院孩子们食不果腹和饥肠辘辘的困境。奥立弗及其伙伴的处境实质上是所有忍饥挨饿的无数受压迫的孩子们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英国社会的反常现象的缩影。奥立弗捧着盆子要再添上一点粥,已隐约地表示出一定的抗议的呼声。在这场面中,可悲可笑和天真幼稚的反抗精神浑然一体,使奥立弗要“再添一点儿”一章成为英国小说中不朽的名篇,其复杂的感情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奥立弗吃不饱穿不暖,当然更不可能有人关心他的精神成长,然而他如天使般纯洁善良,身陷贼窟却出淤泥而不染。他随时准备着接受命运加诸他身上的苦难。这样近乎完美的人物塑造其实反映出狄更斯第一次塑造儿童形象的不成熟之处。此外,小说结尾处的不可思议的巧合——奥立弗遇到的绅士布朗劳先生恰好是他父亲生前的好友,使得故事有了个童话般的结果——布朗劳先生帮助他证实了身份,使他获得了大笔遗产财产。这样刻意安排的“大团圆”结尾,说明他对资本主义制度尚存幻想,有悖于现实主义真实性原则,削弱了作品的批判现实力度。

2.《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中的弗洛伦丝、保罗——“精神弃儿”的诞生

《董贝父子》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中期作品之一,发表于1848年。董贝先生是个富裕的商人,他的一双儿女弗洛伦丝、保罗衣食无忧,然而他们仍然不快乐,狄更斯从这部作品开始,塑造了一类物质上得到充分满足而精神上得不到关心的“精神弃儿”,成为他在思想上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董贝父子》中,美丽可爱的弗洛伦丝被父亲厌弃。孩子在这个父亲眼里,似乎并不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他们唯一的价值,就是作董贝父子公司的继承者。女儿既然不是继承人,对董贝公司没有意义,也就对他本人没有意义,相当于“不能投资的一块赝币”④。这个人见人爱的富贵家庭的孩子感受到的只有孤独与卑怯,她的遭遇令人同情,处境使人心酸。

那么,弗洛伦丝的弟弟保罗的情况又怎样呢?其实,就是对他的儿子小保罗,董贝先生也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爱,把保罗当作继承人来对待,而不把他当成一个儿童。生来就体弱多病的小保罗没能健康地成长,虽然他所在的家庭足以提供他医治身体上疾病的金钱,而他心理上的情感上的需求根本得不到满足。董贝先生“望子成龙”心切,他把幼小的保罗送往布灵博士学院。这是一所以填塞知识著称的住宿学校。小保罗不堪重负,很快就病死了。

与奥列弗这类无家可归的缺衣少食的“物质弃儿”相比,小保罗出生在富贵家庭,他无需流落街头,为自己饥饿的肚皮做童工,但他同样是不幸的。他无法拥有无数金钱都换不来的真正的人类情感,他同样是社会不公正的牺牲品。小保罗的夭折揭示出在那个不公正的社会,不只是那些没有父母、没有家庭、贫穷无助的“物质弃儿”很难活下去,有父母、有家庭的孩子也是私产,好坏完全由他的所有者来决定,这些孩子中有一部分同样难以健康成长。狄更斯通过这类“精神弃儿”的刻画向社会呼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人性的家庭,孩子需要完整、健康的家庭教育。

与充满童话色彩的《奥立弗·退斯特》相比,《董贝父子》显然加强了批判现实的力度,尖锐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利润高于一切的原则,其日臻成熟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标志着狄更斯的创作生涯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期。《董贝父子》试图在更严谨的形式中以现代城市为背景,通过一个资产者的典型形象表达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观,而不再在个别社会弊病上做文章。《董贝父子》代表了作者思想的深化,表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进一步思考。这也就难怪英国19世纪小说专家凯瑟琳·蒂洛逊在她的学术名著《19世纪40年代的小说》一书中把《董贝父子》列为19世纪40年代的代表作。

3.《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中的小大卫——弃儿的自我奋斗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创作中期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完成于1850年。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助于大卫,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道德理想。作品所展示的绘声绘色、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鲜明深刻的时代特点。这部作品被狄更斯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⑤,全书首次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语气,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

大卫是个遗腹子,童年时,母亲与既吝音又残忍的摩德斯通重新组成家庭,从此平静的家庭失去了原有的那份祥和与幸福。冷血动物摩德斯通先生憎恶这个继子,遂把他从母亲身边赶走,送到极其严酷的克里克尔校长的学校寄宿。在用冰冷僵硬的感情把大卫的母亲折磨死后,又索性将大卫遣去做童工。狄更斯就是通过小大卫的悲惨遭遇再现了自己童年时期的做童工这段痛苦历程。在这部作品中他对于黑暗童工厂的描写则已经是熟练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了。

大卫具备种种优点,天真、单纯、善良、懂事,但绝不像奥立弗般天使似的完美无缺。他有缺点,他盲目崇拜富家子弟斯蒂尔福斯,为日后埋下了祸根。这样真实的多层次的人物描写更加可信。不论是大卫弃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大卫最终实现了他的生活目的,达到了精神上的幸福和谐。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可怜巴巴、乞求关爱的弗洛伦丝,也不再是绝望中悲惨死去的小保罗,而是一个自我意识苏醒,懂得靠自我奋斗改变命运的全新的弃儿形象,这也标志着狄更斯的创作进一步走向成熟。

4.《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中的匹普——弃儿的自我救赎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较晚期的作品。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认识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狄更斯的哲学思想之一是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可以造就成不同的人。

《远大前程》中狄更斯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事件的由来与发展,更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小说的主人公匹普也许算得上是作者塑造的人物性格当中最复杂与矛盾的一个。在追求自己勾勒的“远大前程”过程中,匹普越是努力,被过去的身份以及上流社会的观念束缚得就越紧,离本阶层就越远,从而失去天真善良的本性,变得无根可寻,成为社会舞台中一名无阶层的小人物。梦醒之后的匹普从自己追求的“远大前程”的迷梦中醒来,从空中楼阁回到活生生的现实,得以恢复原有心性的自由与解放,获得善良心性的复归,精神也得以解脱与升华。匹普应当是狄更斯笔下孤儿中经历最具现实主义意味的一个了。天降的恩主与爱情的暗示都只是酝酿起一个个迷梦,而后打破给孩子看的。可以说,在《远大前程》中狄更斯抹去了早期作品中过多粉饰现实的童话色彩,将冰冷的人生真相描摹出来,最终成就了一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三、弃儿形象的现实意义

狄更斯认为儿童有权利得到的东西,不仅是维持物质生存所必需的一切,如食品、炉火、衣服和住处、不用花钱的空气和阳光,而且还有提供给感情、幻想和心灵的养料——这就是对爱、了解、同情、关切和伴侣关系的权利;除此之外,还要得到发育成长所必需的东西,这不只是指身体的发育成长,而且还有智力和感情上的发育成长。儿童有权做一个独立的人,有权受到保护,免受威胁其生存的一切事物的危害,防止这些东西损伤他们,使他们能正常、稳定地发展并扩充儿童本身的自制能力和自立自主的能力。这些观点不仅是当时,即使在今天也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所以,给孩子爱心及健全的人格是社会负有的重要职责,渴望享有关爱、渴望得到人格尊重、渴望获得良好的教育正是孩子发出的呐喊。

狄更斯在其作品中给我们展示了各种类型的弃儿的不同命运。无论是幸运的,还是不幸运的;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卑贱的;无论是最终获得幸福,还是遭遇悲惨的,目的是为了唤起社会对这些弃儿的同情、关心、爱护和帮助。特别是他笔下的“精神弃儿”虽然家庭殷实富足,而孩子们只能得到部分的物质享受,而得不到应有的精神需求。他们虽有父母,却缺少应有的父母之爱,同样值得关注,值得同情,这对于唤醒现代父母重视孩子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①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07页。

②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07页。

③王克俭:《文学创作心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第119页。

④Dickens,Charles.Dombey and Son[M].Hertfordshire: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5:7.

⑤[法]安·莫洛亚:《狄更斯评传》,王人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1]Alexander,Doris.Creating Characters With Charles Dickens.University Park,PA:Penn State UP,1991.

[2]Andrews,Malcolm.Dickens and the Grown-up Child.Iowa City:University of Iowa Press,1994.

[3]Welsh,Alexander.The City of Dickens.New York:Harvard UP,1999.

猜你喜欢

狄更斯保罗大卫
富翁保罗的捐款之谜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疯狂星期二
纪念杰出的科学家保罗·克鲁岑
大卫,不可以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大卫出游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参考译文
寻觅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