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金堂县结核病治疗点改变情况简报

2010-08-14陈代军

中国防痨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金堂县综合性结核

陈代军

(四川省金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 金堂 610400)

肺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我县先后获得国家结核病控制项目卫V项目,日援项目,全球基金项目,免费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提供抗结核药品和主要检查。2005年以前,我县仅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了结核病专科门诊,依照《成都市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施行归口管理、治疗。由于县城在金堂县(本地区地形呈长梭形)的一端,病人就医交通很不方便,转诊到位率低,病人丢失率高。为此,金堂县卫生局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结核病控制策略,2005年分别选取了县第一人民医院(位于县城赵镇)、第二人民医院(位于淮口镇)、第三人民医院(位于竹篙镇)、中医医院(位于县城赵镇)医疗技术好,地理位置适宜的综合性医院设立结核门诊,作为结防机构的结核病治疗点,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结防人员从门诊治疗中解放出来,致力于结核病控制工作的督导管理和保障工作。本文对比分析2001年至2008年结核病治疗点前移前后金堂县可疑结核病人的初诊、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情况,观察其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2001—2008年金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表资料和各结核病专科门诊登记资料。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肺结核治疗点前移前后金堂县就诊肺结核初诊、确诊病例分析。肺结核治疗点前移后,金堂县肺结核初诊病例增加了89.7%(01~04年4927例,05~08年9345例),确诊病例增加了72.1%(01~04年1192例,05~08年2051例)(表1)。

2.2 肺结核治疗点前移前后肺结核确诊病例来源比较

2.2.1 肺结核治疗点前移以前,病人来源以转诊为主,治疗点前移后,病人来源转诊和因症就诊并重,因症推荐和追踪病例明显增加(表2)。

2.3 肺结核治疗点前移前后金堂县肺结核痰结核菌检测情况比较

2.3.1 初诊痰检率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病人随访查痰率明显提高(表1)。

2.4 肺结核治疗点前移前后金堂县新发涂阳肺结核系统管理和治疗转归情况分析,肺结核治疗点前移后病人丢失率和中断治疗率降低,治愈率和系统管理率提高明显(表3)。

表1 2001—2008年结核病初诊病例和确诊病例登记队列分析

表2 治疗点前移前后肺结核患者来源分析

表3 治疗点前移前后新发涂阳肺结核治疗满1年后转归队列分析

3 讨论

3.1 2004年以前,金堂县只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了结核病专科门诊,卫生局按照《成都市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要求,任何医院不得截留结核门诊病例,综合性医院只允许治疗住院的结核病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病人一般首先是在综合性医院发现,病人居住地如果离县城较远,就不容易转诊到位,即使转诊到位了,也容易因为路途远,从而间断治疗。卫生局根据各乡镇人口数给乡镇卫生院规定了可疑结核病人的初诊任务和涂阳结核病人的发现任务数,乡镇卫生院也曾集中组织了一部分咳嗽3周以上患者,包车送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但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3.2 2005年为了方便患者就近就医,根据金堂县的区域特点,增设了县第一人民医院(位于县城赵镇)、第二人民医院(位于淮口镇)、第三人民医院(位于竹篙镇)、中医医院(位于县城赵镇)结核专科门诊,代表县结防机构诊治结核病人。对医务人员的结核病诊疗和管理技术(包括临床、痰检、网络统计、药品管理等)每年在县本级培训一次,不定期参加成都市结核项目办组织的业务培训。定点结核门诊的职责是诊治病人,系统管理病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结核病控制项目中的主要作用是督导管理,后勤保障。

3.3 综合性医院的结核病治疗点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结核病控制项目要求执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项目相关工作经费按照项目要求划拨到医院,补助发给个人。建立例会制度,由卫生局随时通报结核病控制工作进展情况,保证结核病防治工作有序进行。

3.4 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指出,结核病患者首次在综合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私人诊所就诊者占91.1%[1]。正因为如此,金堂县在成都市率先试行综合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私人诊所转诊到指定结核门诊诊断治疗。这项措施既有利于病人就近诊断治疗,节约时间和减轻经济负担,又有利于结核病的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

3.5 从公共卫生角度考虑,病人发现越早,延误时间越短,传染机会越小,危害越小。并且结核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社会和病人的经济负担。

3.6 金堂县卫生局在结核病治疗点前移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结核病人医疗费用的减免、加强DOTS管理、创新管理机制以及国家结核病防治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和实施,对结核治疗点前移的效果评价也起到了促进作用[2]。2005年以后,国家对项目的投入不断加大,金堂县卫生局也不断强化管理,首先将涂阳结核病人发现数按照辖区人口分解到各乡镇,并以每年的头号文件下达到各个乡镇卫生院,将结核病人的发现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其次是加强业务培训,有力保障了结核病控制项目质量,并日常督导结核病人的转诊、追踪、治疗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再次是坚持例会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加强与综合性医院的交流沟通,最后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自制宣传横幅,结核归口管理金属标牌,永久性政府公告等,提高群众的结防知识知晓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人的发现率。

3.7 综上所述,通过结核治疗点前移,在综合性医院设立结核专科门诊,实现院内转诊,提高结核病转诊率;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管理、督导,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系统治疗管理率,有助于提高结核病治愈率;减少服务半径,减少就医环节,方便结核病人就医,减轻病人负担。根据区域特点,整合现有医疗资源,前移结核病治疗点,提高结核病人的就医可及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并报告[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3-7.

[2]倪政,许速,唐利红,张金兰,曹燕燕.闽行区结核病防制相关政策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6,9(2):72-73.

猜你喜欢

金堂县综合性结核
金堂县人力资源形势分析与研判
四川省金堂县职业高级中学:多元融合发展 增强技能支撑 加速培养人才
金堂县:“春风行动”激活创业就业“一池春水”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金堂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带来的经济影响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