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脑舒通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2010-08-10马建芳谢赛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心脑心理治疗神经功能

马建芳,曲 强,马 晔,陈 宏,谢赛琴

(1.解放军476医院 内三科,福建 福州350002;2.山东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250062)

脑卒中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脑卒中本身所导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却成为阻碍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也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笔者采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PSD 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均为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解放军476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男59例,女13例;年龄47~85岁,平均66.8岁;病程为脑卒中后1~2周13例,2~4周39例,4周以上2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标准,并经头颅 CT或 MRI检查证实,其中脑梗死60例,脑出血12例。抑郁状态评定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有关标准[3]。所有患者意识清醒,言语理解正常,排除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明显并发症。

按照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HAMD评分情况进行配对,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为加用心脑舒通治疗组,对照组为心理治疗组。两组之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脑梗死或脑出血的一般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师进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3粒,每日3次。12周为1疗程,1疗程后评价疗效。

2 结果

全部病例治疗均满12周后,由专业医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HAMD抑郁评分。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s)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1。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6 23.42±2.03 11.82± 2.22##△△对照组 36 23.15 ± 2.26 18.43 ± 2.15#

表2 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情况(±s)

表2 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情况(±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1。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6 37.06±4.94 13.26± 3.24##△△对照组 36 37.44 ± 5.02 21.02 ± 2.76#

3 讨论

PSD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脑卒中的20%~60%,其发病高峰为脑卒中后3~6个月[4]。PSD是一种心理障碍,因为脑卒中发病较急,患者经过对突如其来的躯体功能障碍引起日常生活自理困难难以接受,加上对预后的害怕与担心,易产生恐惧、消极、悲观、烦躁的心理反应。随着短时间内躯体功能恢复的希望破灭及担心自己的残疾在生活上和经济上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之后,往往陷入绝望、担忧、抑郁、焦虑,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阻碍,在日常生活中过分依赖他人,对治疗缺乏信心。最近的研究也提示抑郁不仅仅是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心理反应,且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影响[5]。

长期以来,针对PSD的治疗一直困扰临床医师。传统的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但存在口干、便秘和心脏传导阻滞的毒副作用,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采用综合干预治疗包含抗抑郁药,心理治疗等,是目前临床治疗 PSD的常用措施[6]。本文对照组即采用了这类方案治疗PSD,然而其疗效差于加用心脑舒通治疗的治疗组,表明心脑舒通在PSD治疗中有独特疗效。其机制可能是:心脑舒通是从蒺藜(tribulus terrestri)地上全草提取的蒺藜甾体皂甙,能升高血浆cCMP和cAMP的含量,降低血浆血栓烷B2(TXB2)和前列腺素 F2α(PGF2α),使 F2α/TXB2比值增高,这些作用可使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脑血流量增加,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与代谢[7]。一方面使缺血破坏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功能得以恢复,使两种递质水平得以恢复,从而改善PSD;另一方面使梗塞区脑组织血供改善或侧支循环尽早建立,从而改善脑卒中的躯体功能障碍,进而改善因肢体功能障碍而诱发的心理障碍和抑郁状态。

[1]刘丽英.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J].疑难病杂志,2004.3(6):376-377.

[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曲一凡,周沁.脑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状态临床特点及治疗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6,5(1):23-25.

[4]Huff W,steckel R,Sitzer M.Poststroke depression:risk factors and effects on the course of the stroke[J].Nervenarzt,2003,74(2):104-114.

[5]Carson AJ,Postma K,Stone J,et al.The outcome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neurology patien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3,74(7):893-896.

[6]马建芳,马晔,陈宏,等.综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3):235-237.

[7]杨学义,韩宝福,崔世贞,等.心脑舒通的药理和临床应用.新药与临床,1992,11(11):342-345.

猜你喜欢

心脑心理治疗神经功能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一测多评法测定心脑健胶囊(片)中6种儿茶素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稿约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心脑同病急重症从风瘀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