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CCS只争朝夕

2010-08-04杨培举

中国船检 2010年3期
关键词:船级社造船船舶

本刊记者 杨培举

十年前,中国船级社(CCS)紧紧把握船检体制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站在服务国家相关行业发展的全局高度,重视战略思考和战略布局,以前瞻性的目光及时捕捉全球航运安全要求不断提升、船舶大型化和技术附加值提升、我国造船产能快速提升、我国自有船队不断发展等趋势,通过“局社分开”后的前期转型,有力地促进了跨越发展。今天,围绕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战略部署以及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要求,2月27日,CCS总裁李科浚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对CCS加快转型发展作出了详细部署,再次拉开了转型发展的大幕。

加速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9年,在金融危机对航运业、造船业造成严重冲击的情况下,CCS却一枝独秀,创造了历史最佳业绩,向业界提交了一份完美答卷。

然而,CCS却敏锐地洞悉到了这骄人成绩背后的严峻挑战。他们认识到,随着世界经济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竞争形势也将更趋复杂。由“后金融危机”引发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带来造船市场颓势不断蔓延、“后哥本哈根”引发船级社在传统船舶服务升级与绿色环保新技术上的竞争、以及“后欧盟反垄断调查”要求船级社更多的以技术和质量进行全面竞争,这“后三大挑战”对CCS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航运、造船产业的崛起,海事产业利益格局的调整正推动国际海事治理格局进一步深刻变化。

毫无疑问,这是对CCS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发达海事国家不断用新标准推动国际航运、造船、配套产业升级换代,将全面考验CCS的标准竞争能力;欧盟利用船级法令和反垄断调查加大了对授权船级社的控制力度,将全面考验CCS的技术服务能力;IMO对船级社规范进行目标型标准的验证,将全面考验CCS的科技攻关能力;国际船级社新一轮竞争的主要特征是比“转型”,将全面考验CCS的改革创新能力。

对此,CCS总裁李科浚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坚定地提出,CCS要加快转型发展。他指出,国内航运、造船、能源等相关产业的转型发展,对CCS提出了更多要求。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我国航运、造船“由大到强”,要求CCS发挥国家船级社的重要作用;我国沿海、内河航运结构调整,要求CCS加快提供安全、环保、能效水平更高的规范标准;国家油气资源加速开发,要求CCS加快形成新的海洋工程服务能力;国家绿色产业快速发展,要求CCS工业服务实现新一轮腾飞。所以,面对这诸多考验和业界的要求,CCS必须加速转型发展。加速转型是CCS巩固发展成果,积极应对“国际航运、造船、配套产业升级换代、欧盟反垄断调查、规范标准的GBS验证、国际船级社新一轮竞争”国际突出形势,把握国家相关产业新的要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转型发展重在六大转变

转型发展,重在加快,而加快的前提在于谋定而动。把握大局、未雨绸缪恰恰是具有几十年国际舞台历练的CCS一贯的行事风格。动员令发出的一刻,转型路线已是成竹在胸。如何转?李科浚总裁强调,要以创新思维和创新手段,围绕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三大目标,加速推进船舶管理由“以营运船检验为核心”向“以船舶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转变;加速推进质量服务 由“满足QSCS体系”向“以满足利益相关方需求”转变;加速推进规范体系由“基于安全、环保的传统规范”向“基于安全、环保和能效的自主创新型规范”转变;加速推进业务结构由“倚重于船舶业务”向“船舶、海工、工业服务协调发展”转变;加速推进国际参与由“跟进型”向“主导型”转变;加速推进信息服务由“分散的管理软件平台”向“面向客户的整合信息服务”转变。

2010年,CCS新造船检验将突破1000万载重吨,对原有的营运检验为核心的检验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同时,随着绿色船舶概念在全球的兴起,低硫、低碳新要求以及《拆船公约》对有害物质的监控要求等不仅适用于新造船,也适用于营运船舶,与之相关的燃油费用增加、设备投入会伴随着船舶整个生命周期。为此,CCS提出了加速船舶管理由“以营运船检验为核心”向“以船舶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转变。

面对风云变幻的复杂国际海事局势,以及突如其来的低碳经济浪潮,传统的规范理念受到挑战。在重新构建基于目标规范体系技术基础并准备提交IMO审核的过程中,绿色规范的建立已势在必行,围绕着船舶节能减排的EEDI和EEOI等船舶能效指标,结合船舶绿色制造、绿色营运、绿色拆解各个环节,各船级社在纷纷推出自己的绿色符号、绿色规范标准。这是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所有的船级社都在探索和创新,而CCS选择了以散货船、油轮规范符合目标型标准(GBS)为重点,加速规范体系由“基于安全、环保的传统规范”向“基于安全、环保和能效的自主创新型规范”转变。

入级船队吨位、艘数以及符合QSCS体系审核要求一直是CCS确保IACS成员主要关键因素。但是,IACS承诺书“三个方面、十项标准”重新设定了新的成员标准,去掉了吨位、艘数数量指标,将质量表现、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定期评估作为动态指标。这一变化要求CCS加速质量服务由“满足QSCS体系”向“以满足利益相关方需求”转变。

长期以来,CCS在努力维护我国航运、造船、配套等产业的发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面对“航运大国”、“造船大国”向“航运强国”、“造船强国”进军的新形势新要求,CCS无疑将肩负更多使命。对此,CCS总裁李科浚指出,为争取更多的话语权,CCS将以强化IMO、IACS和ACS工作为重点,加速CCS的国际参与由“参与跟进型”向“跟进主导型”转变,支持国家“从参与权、到话语权、再到主导权”的战略实施,以维护国家和相关产业的权益。为此,CCS提出,将加强对IMO技术提案的前期研究,对我国在IMO话语权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及早关注国际、国内关于安全、环保、能效的需求,支持我国航运、造船、配套业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提升技术附加值,从本质上不断提升技术竞争力;在海事技术、国际网点、国际人才、国际品牌等方面加大投入,充分发挥亚洲船级社(ACS)的平台作用,扩大在亚洲、欧洲和全球的行业影响力。

另外,CCS将以加快推进网络服务和信息化为重点,加速信息管理由“分散的软件平台”向“网上电子船级社”转变。据悉,未来CCS将以网站服务窗口为抓手,以统一各个软件模块的数据库为基础,以3D的新信息技术为平台,整合创新服务产品,打造一个“网上船级社”(ccseclass.net)。

六大转变为CCS的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未来,业界将会看到一个更加强大,更加生机勃勃的“海陆两栖”的新型船级社。

攻坚之年要做好战略布局

2010年,是CCS的攻坚之年,也是CCS转型发展的谋篇布局之年。因此,做好2010年的工作,对于顺利实现六大转变意义重大。

为了确保1000万载重吨新造船检验任务优质完成,CCS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牢牢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防范出现船舶滞留问题;对“十一五”期间新造船业务发展的经验和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根据新造船业务布局特点,统一调配全系统优势资源,重点保障审图、现场检验能力;按照项目组运行方式,加强市场、审图、建造、营运等业务环节有效衔接;研究改善验船师的外部安全环境;继续加强对船用产品的质量控制。

在落实“IACS承诺书”的工作上,CCS针对承诺书测试工作中查找出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落实。做好外部审核工作,确保CCS的成员资格,提升CCS的质量声誉。承诺书规定,IACS将按照新成员标准在2011年1月1日至7月1日对现有成员进行评估,CCS将在2010年6月底之前完成提交材料和报告的准备工作。期间CCS要对照IACS成员标准指南,对满足标准情况进行自评,对发现问题要在今年的系统安全会上进行分析。2010年10月底之前,完成所有存在问题的改进工作。2011年1月1日之前向IACS提交符合声明。

面对绿色技术标准规范的冲击,以及GBS对船级社发展的影响,CCS将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制定和实施好工作计划。二是加强自主创新、开展技术攻坚。三是联合政府、造船、航运等各方力量共同应对。四是积极参与IACS内的CSR工作。另外,CCS还将加快绿色服务产品研发。今年科研工作将继续坚持以规范科研为核心,以审图计算、现场检验和试验能力为重点,面向市场、面向生产发展思路,重点加速绿色船舶规范研发、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加速推出服务产品,切实加快科研发展速度。

CCS海工市场拓展的重点是渤海湾、东海、南海几个地区,在稳固现有国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争取海外市场有所突破,加强海外市场信息收集,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要求,做好进军美国休斯敦等海外业务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力求抓住当前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陆上检验和认证业务发展,加快“陆上船级社”建设步伐。充分利用CCSI平台,紧紧围绕CCS陆上检验与认证业务,大力发展工业产品特别是节能减排产品的认证业务,着重拓展新能源、轨道交通、桥梁及港口设施、大型钢结构领域多种形式的工业技术服务产品,发展海工内外两个市场,快速增长非船工业服务占总收入的比例。

信息化建设方面,CCS坚持两个面向,继续按照以事业发展为主线,以先进的IT技术、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对业务主线的流程进行优化,形成适合CCS特点的、规范化的、优化的IT系统。快速推进E—Class建设,实现信息技术和船检技术融合。坚持以业务为主导,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急用先行,进一步加快基于IT技术的业务服务产品研发。完善监控程序,确保信息安全。

在参与国际海事事务和国际化方面,CCS将更加积极地参与IMO、IACS、ILO等相关国际组织的技术研究和活动,不断强化在国际海事事务中的参与权、话语权、话事权、主导权。继续推进亚洲船级社协会(ACS)进程,更多发挥ACS平台作用,共同提升亚洲造船、航运、船检在世界范围内的作用和影响,通过ACS成员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影响力,平衡西方船级社在亚洲的地域扩张和政治影响,应对IACS组织调整带来的新挑战。围绕CCS国际化战略和重点工作安排,适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紧跟我国相关行业的大企业、大客户的海外拓展走向,重点做好为CCS海外市场拓展的相关服务。

猜你喜欢

船级社造船船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从规范要求看各船级社对柴油机认可的差异化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不惧的船
挪威船级社与德国劳氏船级社正式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