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病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头的方法探讨

2010-07-27赵新香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1期
关键词:新创点滴皮下

赵新香,卢 琴

(乌鲁木齐市火车西站头屯河区中心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23)

我院位于乌鲁木齐市火车西站头屯河区,所管辖区域为经济落后、医疗条件较差的乡镇结合区域,很多慢性病患者往往拒绝住院,而在我院社区门诊长期进行静脉点滴输液治疗和康复。因此,社区门诊注射室的穿刺拔针技术直接影响着患者坚持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信心和效果。为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皮肤血管损伤和心理不安以及身体的再伤害,笔者于2009年1~12月,对本院慢性病门诊静脉点滴输液治疗患者,分组采用传统拔针按压方法及新创拔针按压方法对皮肤拔针处产生渗血、皮下淤血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在于推动新创静脉点滴拔针方法,减轻患者治疗后皮肤伤害程度和身体痛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2月,在我院社区门诊静点的慢性病患者,选择年龄50~70岁的男女患者共220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传统按压针口组和新创按压针口组。患慢性病情况及一般特征见表1。

1.2 传统按压针口方法

静脉点滴输液完毕后,也就是传统的棉签按压加直接用输液贴小纱块按压法,拔针后压住针口至不出血,持续5~10 min后放开。

1.3 新创方法即上举式按压法[1]

静脉输液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让患者用另一只手拇指按压在沙布块上,嘱患者上举上臂,使其静脉点滴穿刺的手放在自身高于心脏水平的位置,持续3~5 min。

1.4 观察方法

两组均过15 min后观察,拔针处的针口有无流血、皮下淤血肿胀现象。

表1 慢性病患者分布情况(例)

1.5 评价标准

10 d之内凡出现过针口渗血及皮下淤血者为无效,无针口渗血及皮下淤血为有效,治疗疗程结束后做新创按压针口方法组的满意度调查。

2 结果

2.1 两组拔针效果比较

从表2中可以看出,新创按压针口组有3例出现针口渗血及皮下淤血情况,而传统按压针口组有2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针口渗血或皮下淤血。显然,对慢性病患者静脉点滴治疗后的拔针方法对皮损程度影响很大。新创按压针口组静脉点滴患者拔针后,按压针口方法造成的针口渗血及皮下淤血者明显少于传统按压针口组,即对静脉点滴治疗患者治疗完成后采用新创按压针口法皮损情况发生少、效果非常好,不同或完全不同于传统按压针口法皮损情况和后果,两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8.09,P<0.01)。 见表 2。

表2 传统按压针口组、新创按压针口组结果情况(例)

2.2 新创按压针口法后满意度调查情况

对110例新创按压针口组患者1个疗程(约10 d)后,进行了静脉输液治疗后皮损情况满意度问卷调查,其新创按压针口组患者的无皮损效果满意度高达98%,只有2%的患者不满意,认为高举手臂有些累,不方便,坚持举臂时间里身体姿势特殊,身体会难受不甚舒服,或认为行为举止有些可笑;有97%的治疗患者认为此种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法;84%的治疗患者愿意接受新创按压针口法。

表3 110例新创按压针口法后满意度调查情况(例)

3 讨论

传统棉签按压法及沙布块按压是临床护理操作中最常见的一种静脉拔针按压法,主要体现在使用方便。但是,有时受交换式按压[2]力度不均匀,局部血流形成阻断—恢复—再阻断—凝血过程,在恢复过程中血流迅速经损伤的血管壁溢出至皮下而发生皮下淤血[2]。另外,棉签直径较小,一般在0.5~0.6 cm,故按压面积小,不能准确压迫出血点,沙布块按压有时按压方法不得当也容易发生皮下淤血,而新创按压针口法的上举式按压法,因拔针时,让患者自己按压,同时高举手臂,能使静脉回流加速,减少了对输静脉血管的压力和血流量,从而减轻出血淤血症状,有效避免了皮下淤血的发生[3],这主要适合门诊的手背静脉输液。

从表1的慢性病患者一般特征中可看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均占较高比例。患者除坚持口服降压、降糖、治疗心脏病药物外,阿斯匹林药也是基础用药之一。有些冠心病患者还应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即氯吡格雷加阿斯匹林。生理止血是血管受伤后刺激局部收缩血管及血管内膜损伤激活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浆中凝血系统形成止血栓,填塞伤口,有效地制止出血,所以双重抗血小板的慢性病患者血液凝固时间相对要长,加之血管硬化,末梢血管因纤维化而失去弹性,静脉质地较硬且脆,使凝血时间延长,如按压针口不准确,会导致针口渗血,淤血肿胀,因此,慢性病患者选择上举式新创按压针口法按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按压法。

通过对在选的新创按压针口法静脉输液治疗患者1个疗程后的满意度调查显示,认为上举式新创按压针口法优于传统按压法的占97%,且满意度达98%,说明上举式新创按压针口法能有效避免针口的出血和淤血肿胀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延长了患者治疗的连续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当然,上举式新创按压针口法按压时还存在拔针后不方便、老年患者上举上臂的时间耐受力往往要取决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常常会心有力而身不足,多多少少或需陪同的家人或护士帮助等等,是不是可以在注射室患者的座椅旁设置一个手臂支架等等,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总之,在对静脉输液新创按压针口法的研究后发现,新创拔针按压方法对慢性病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完毕后的皮损情况发生率低,静脉输液时手臂穿刺处拔针后创伤小、恢复快,对需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很有使用价值,值得广大基层医疗卫生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应用和推广。

[1]刘菲,吕华,王庆云.手背部静脉穿刺点按压方法的改进[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4):445.

[2]侯惠湘,蒋冰,杨宜青.静脉输液拨针按压方法的研究[J].当代护士,2003(4):66-67.

[3]李晓惠,黄小梅.静脉输血拨针按压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2.

[4]何小兰,康尚英.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原因及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148-149.

[5]钮平,张丽娟.社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5):132,159.

[6]赵梅静,孙晶.舒适护理在社区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5):79.

猜你喜欢

新创点滴皮下
环保之心 汇聚点滴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詹红丹:点滴感动在心间
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
砚边点滴
藏戏表演舞台调度传承与发展的点滴思考——以新创藏戏剧目《图兰朵》为例
结句的新创(外一题)——李清照《武陵春》
新创企业的滞涨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