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杀菌剂对山楂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2010-07-24冯海燕

天津农林科技 2010年5期
关键词:白粉病悬浮剂叶面积

冯海燕

(蓟县林业局,天津 蓟县 301900)

山楂白粉病主要危害山楂叶片、新梢和果实。其危害较早,在早春山楂芽开绽时就可侵染。幼叶被害后,叶片正、背两面出现白粉,以叶背为多,严重时叶片扭曲纵卷。新梢受害,除出现白粉外,生长瘦弱、节间缩短、叶片细长、卷缩扭曲,严重时干枯死亡。幼果多在落花后开始发病,病斑常在近果柄处,受害重的果实向一侧弯曲,常断落。果实受害后,病斑硬化龟裂,果形不正,着色差,后期受害则果面产生褐色粗糙病斑,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作物和对象

山楂品种:大金星、歪把红。防治对象:山楂白粉病。

1.2 试验药剂

10%己唑醇悬浮剂、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和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均由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由惠州中讯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在蓟县城关镇土楼村山楂园进行,试验设10%己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及清水对照(喷等量清水)共5个处理,小区面积334 m2,随机排列,3次重复。共施药两次,第一次施药日期为2009年6月1号,第二次施药时间为6月12日。施药量以喷湿叶片开始下滴为度。

1.4 调查方法

2009年试验共调查3次,第一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二次施药后10 d进行防治效果调查;第三次是二次施药后15 d进行防治效果调查。每小区调查2棵树,全生育期每小区调查4棵树,每棵树随机调查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当年生枝条上的全部叶片,记载总叶数、各级病叶数、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

病情分级标准(叶片):0 级,健康无症;1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0%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6%~4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41%~65%,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5%以上。

1.5 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计算方式分别为: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CK0病指数×PT1病指数)/(CK1病指数×PT0病指数)]×100

式中CK0、CK1分别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施药后的病情指数;PT0、PT1分别为处理区施药前、施药后的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几种杀菌剂防治山楂白粉病试验结果 (见表1)表明,第一次药后7 d,喷施10%己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对山楂白粉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均达到了80%以上,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对山楂白粉病防治效果为70%。第二次药后7 d,喷施10%己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对山楂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90%以上,其中40%腈菌唑防治效果最好;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对山楂白粉病防治效果为85%以上。在整个试验中,各种药剂处理均未对山楂产生药害。

表1 不同处理对山楂白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一次施药后和二次施药后7 d)

3 小结

试验证明,三唑类杀菌剂对山楂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未对山楂造成药害,其中以40%腈菌唑的防效最好,常规型杀菌剂对山楂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一般。

猜你喜欢

白粉病悬浮剂叶面积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