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探讨

2010-06-27王明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6期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区域

□文/王明英

一、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提出

城市群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常常取决于城市群的经济资源聚集与整合能力大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群间的竞争也正是城市群经济整合能力的竞争,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城市群经济竞争的新特点。

(一)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整合一词出自地质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研究。城市群经济整合理解为在城市群内部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部合理的互补与协调,实现区域内部生产要素、商品等的合理、有序流动和各种要素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实现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及其空间结构的优化、经济组织结构合理化,从而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群经济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尽管“协调”和“一体化”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替代“整合”,但是“整合”比这两个词更具有包容力、灵活性和力度。它不仅是被整合者的相互协调,它还包括磨合、调控、约束、甚至限制。实际上城市群经济整合有着丰富的内涵。(表1)

表1 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内涵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提出。城市群是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高级城镇空间组织形式,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河南从促进“中部崛起”的高度出发,2003年7月,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正式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明确界定了中原城市群的范围,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快速实现中原崛起”的发展目标。这是紧密结合时代主题,根据发展实际和未来需要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发展道路。但是,当前中原城市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城市群仍处于离散的“规划群”状态,还没有形成以城市集群为支撑的有整体竞争实力的地域实体。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不整合是一个主要原因,这是很多研究者的共识。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整合”问题已成为实现中原崛起乃至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系统分析

我国城市群经济的进一步整合需要良好的整合机制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城市群经济整合是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市和空间结构、政府调控与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经济整合机制体现了其整合过程中各种要素内在的关联性和发展的互动性。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需要基于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来构建相应的分析评价反馈子系统、运行与实施子系统以及整合模式将经济整合目标与内容连接起来,形成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整合的整体性,达到良性发展。经济的整合应当体现更多的国家整体性的策略与调控,在共识的基础上保持共同的利益和方向。

整合机制是整合的规则,体现了整合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内在关联性和发展的互动性。从中原城市群整体发展来看,公共资源统一配置、规划、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跨境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互动发展机制是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而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

中原城市经济整合机制应该以企业为载体,两个区域核心城市(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为副核心)比较优势、产业聚集和产业转移为动力,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政府调控为导向,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三、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选择

市场带动和政策调控的整合机制是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整合的基础。在这种整合机制的带动下,该地区群体城市经济整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模式:

(一)产业集群化整合模式。产业集群化并不是简单的扎堆,是在生产链上的有机组合。在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城市群是通过优势产业的发展来影响和控制周边地区发展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城市群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对不断增强城市群竞争力和巩固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集群化的整合模式便是以核心城市为基点,通过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主导,借助专业分工与合作,带动其上下游企业产生与发展,形成高效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从而达到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从发展趋势看,各种类型的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是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切入点。根据中原各城市的发展现状,就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来看,食品和食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漯河、新乡、洛阳和郑州4市;饮料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洛阳、平顶山和郑州4市;烟草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洛阳、郑州和许昌;纺织业、服装业主要集中在洛阳、新乡和许昌;皮制品业主要集中在新乡和漯河;开封、洛阳、新乡和许昌4市集中了木材加工业和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洛阳和焦作;医药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和洛阳;普通机械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及制造业集中在新乡、焦作、许昌和洛阳。9个城市各自产业集群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煤炭、建材、汽车配件等产业集群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产业配套,都已初具规模,并呈现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同时,核心企业的产业扩散,带动了上下游产品发展,如以中铝河南分公司为核心形成了郑州上街铝工业产业集群。漯河源汇区肉类加工产业集群和郑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了河南相关的农牧及养殖业发展。

(二)点轴联网辐射整合模式。城市群的核轴带由核心城市、城镇体系和经济腹地组成,并由以交通通信通道、资金融通通道、技术协作与转移通道为主的一系列联系通道连接成由点到线的产业密集带,最终形成一个面上的产业密集区。从点到线到面,需要一个由增长点向四周辐射的过程,而核心城市经济实力是否强大、城镇体系是否密集、经济腹地够不够大、联系通道是否顺畅是决定这个核轴带发展前景的关键。显然交通走廊是城市群经济辐射和扩散的主动脉。

在此模式下,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应以重要的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城市为载体,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和协作,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向基地化方向发展,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化方向发展,通过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和园区化发展,带动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外围空间形态的变化,努力培育形成四大产业发展带。要重点建设郑汴洛(郑州、开封、洛阳)城市工业走廊,加快发展新(新乡)-郑(郑州)-漯(漯河)产业发展带,发展壮大新(新乡)-焦(焦作)-济(济源)产业发展带,积极培育洛(洛阳)-平(平顶山)-漯(漯河)产业发展带。

(三)城市职能分工模式。不恰当的城市职能定位不利于完成城市化进程,也会给城市经济带来潜在的威胁,造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陷入危机。城市群经济整体发展的客观上全方位的整合,在职能方面超越物理上的邻近性而彼此关联。然而,在中原城市群诸核心城市之间,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缺乏高度的产业关联和有效的整合机制等问题,始终未能形成一个以城市群整体为基础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各核心城市的主要产业功能雷同,同位竞争不断加剧。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应依据自身优势进行职能分工,发挥自身特色,进行优势互补。根据中原各市现有基础、发展态势以及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应合理定位中原城市群9市的功能,以促进各市合理分工、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协调发展。中原城市群中,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洛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物流枢纽;开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基地,郑州都市圈重要功能区;新乡,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轻纺和医药工业基地,职业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北部区域物流中心;许昌,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轻纺、食品、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区;焦作,国际山水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重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平顶山,中国中部化工城,中原城市群化工、能源、原材料、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漯河,中国食品城,中原城市群轻工业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南部区域物流中心;济源,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

(四)产业转移与互补整合模式。城市群经济产业聚集会造成城市群经济产业内和产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些竞争的结果是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城市群经济产业的离心转移,一些成本升高、比较利益低下或者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就会在城市群内外转移,重新寻找发展的空间。产业转移与互补整合模式便是在考察城市群经济的产业体系后,强化以核心城市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区位梯度或等级转移优势。发达城市可以借助产业的转移来为其他产业拓展发展空间,相应一些城市可以接收产业的转移来扩充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发展,最终推动产业间的互补,形成城市群产业的整体发展。应当指出,城市群经济整合在产业发展上不是硬性地规定发展某种产业,而是要在市场中有选择地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并且各经济关联城市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城市基础产业中的主导产业部分应当具有互补性。

四、提高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能力的对策

应当认识到区域经济整合是全球化环境下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需要。中原城市群加快区域经济整合,必将形成更高的产业集聚规模、更密集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更具有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基础。

(一)加快区域交通与通信一体化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实体要素,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它的规划与建设也应考虑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在区域内和区际间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协调。实现对现有的各地交通设施进行整合利用,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基础设施的整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硬件保证。中原城市群体城市通信设施的一体化,关键是打破信息封锁和阻碍,畅通信息流,以电子政务和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和切入点,共同开发建设综合性或专门的共同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覆盖整个区域的信息网络平台,包括建立区域信息交互网,完善信息传输机制,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区域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共同市场的形成,又能有效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二)加强统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指导和协调,建立城市间横向的组织协调机构。城市经济整合必须建立相应的运行规则和协调机制,发展横向的组织协调机构;促进达成区域经济整合的框架协议。

(三)形成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同步推进的动态发展机制。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密度相对较大的特征,为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连绵区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中原地区正在逐步形成以互补互动、各扬所长、共同发展为前提,以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交织为特点,以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为特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增强高密度城市群的聚合功能与一体化整合,发挥区域内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形成区域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同步推进的动态发展机制,是中原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关键。

(四)加速区域市场整合与市场一体化进程。市场机制是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统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市场体系建设与市场一体化是各种要素市场时空融合与协调的过程,是各要素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因此,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过程中,要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特别是促进人才流动和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构筑统一的物流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发展异地金融业务,建立交易结算、清算金融平台;加快清除各种市场障碍,促进建立开放有序的区域市场,加强对市场的培育。

[1]邢怀滨,陈凡,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2]赵全超,汪波.对珠三角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的实证研究[J].西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朱俊阁,刘军伟,吴国玺.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崛起中的地位和作用[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511020500).

猜你喜欢

中原城市群区域
沁园春·赞中原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My Favourite Animal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分区域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