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带遥测信号非相干角误差解调研究

2010-06-13张新社刘胜利张明焕

无线电工程 2010年8期
关键词:触发器框图遥测

张新社,刘胜利,张明焕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2.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4;3.中国卫星发射测控部,北京100720)

0 引言

随着测控技术的发展,要求地面测控设备能够直接对宽带下行遥测信号(例如调制方式为FSK、BPSK或QPSK,信号带宽高达400MHz以上)进行非相干角误差解调,国内以往的类似方案在信噪比S/N<0 dB时跟踪方差较大,不能满足系统跟踪灵敏度要求。据此设计了一种双通道非相干角误差解调方案,本方案的特点是利用小部分带宽内信号提取角误差电压,同时能够很方便地调整相位和时延,具有很高的跟踪灵敏度,而且应用范围广泛。

1 角误差解调方案

天线下来2路信号:和路信号与差路信号,其中差路信号包含方位差信号和俯仰差信号。2路信号分别经过场放、下变频、中放后,经窄带滤波器截取部分带宽内信号,经AD采样后在FPGA上进行数字化处理。双通道非相干角误差解调方案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双通道非相干角误差解调方案框图

首先,利用NCO对和路信号进行同相下变频,对差路信号进行同相、正交2路下变频,做下变频处理时并没有把信号变为零中频,而是变到一个较低的频率,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本地NCO调整和、差通道之间的相位差,然后利用FPGA内的D触发器做延迟电路对信号时延进行调整,最后利用和路信号分别与2路正交的差路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得到方位电压和俯仰电压。

2 系统校正及中频带宽选择

2.1 和差支路相位校正

和、差支路相位校正过程与其他常规双通道校相过程一致,首先使天线对准塔上信标机或应答机,使天线俯仰角从初始零点偏离一个角度,同时方位角对准零点,采集差通道的正交两支路数据x(k)、y(k),做数学运算可求得和差通道俯仰支路相差Δφ 1,通过调整NCO正交支路的相位消除和差通道俯仰支路相位差 Δ φ 1;同理,使天线方位角从初始零点偏离一个角度,同时俯仰角对准零点,采集差通道的正交两支路数据x(k)、y(k),做数学运算可求得和差通道俯仰支路相差Δφ 2,通过调整NCO同相支路的相位消除和差通道方位支路相位差Δφ 2。

系统进行相位校正主要是通过调整NCO相位实现,下面对NCO误差进行分析。NCO主要由频率控制字,相位累加器,正、余弦表组成。频率控制字FKW输入到一个 32位的累加器,累加器输出高10位数据作为ROM表的地址,查表输出正、余弦2路信号,NCO的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NCO原理框图

NCO相位累加值是 32位的,采样频率fs=56 MHz,频率输出表达式为:

由上式可以得到最小频率步进量为:

NCO输出信号的步进量只有0.013 Hz,这在传统的频率合成技术中是很难做到的。NCO相位累加截断会导致输出信号的相位抖动,相位字长度N=32 bit,截断位长为B=32-10=22 bit,则有 :存在相位截断的NCO输出信噪比优于6.02×(NB)=6.02×(32-22)=60.2 dB,并且杂散信号分散到较多的频率上,因此NCO输出的频谱纯度满足一般系统要求。

2.2 和、差通道时延校正

和支路插入M组串联D触发器,差支路插入N组串联D触发器,D触发器时钟为fd,则经过一级D触发器所产生的时延为ΔT=1/fd。

时延调整流程为:首先,和支路设置固定延时ΔT,依次调整差支路1~N个时延,得到N个角误差积分值的绝对值VN,记录最大值Vmax1以及所对应的时延Nmax;其次,差支路设置固定延时ΔT,依次调整和支路1~M个时延,得到M个角误差积分值的绝对值VM,记录最大积分值Vmax2以及所对应的时延Mmax;最后,比较Vmax1和Vmax2的值,取二者中的大者,以及所对应的时延量,设置相应支路的D触发器插入个数,完成时延校正。

2.3 中频窄带滤波器带宽选择

下行遥测信号的频带很宽,可以达到400 MHz以上,取其部分带宽即可完成角误差提取,中频窄带滤波器带宽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中频带宽内的载波谱线根数不能太少。少于2根就提取不出角误差信号,载波根数太少,等效接收信号电平低,为了保证振幅检波电平,接收机增益要提高;

②载波谱线间距为Δf=1/(Δ×P),Δ为PN码元宽度,P为码长。例如P=1 024位,对于数据速率400Mbps的下行信号,Δf=1/(Δ×P)≈390 kHz。信号频谱带宽为400 MHz,主瓣内有P根(1 024)根谱线,若中频带宽取1 MHz,那么带内只有两根谱线。若取40 MHz带宽,带内有102根谱线,截取带宽约为信号带宽的1/10;

③如果系统的码速率变化太大,例如从几百kHz到几百MHz变化,则可以考虑利用滤波器组分档实现。

3 实验验证

本方案在基于CPCI工控机的硬件平台进行了验证,实验框图如图3所示。输入的中频信号为200 Mbps扩频m序列,中频滤波器带宽取20 MHz,采样钟为56 MHz,信号多普勒频率范围±150 kHz,多普勒频率变化率±30 kHz/s。实验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实验框图

实验步骤为:首先,在高信噪比、静态条件下调整差通道NCO的相位,消除和、差通道之间的相位差;其次,同样在高信噪比、静态条件下调整和、差通道时延;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输入信号幅度和噪声源功率,调整信号的信噪比;最后,利用示波器观察角误差电压输出。

经测试得知,该方案跟踪灵敏度可以达到S/N=-7 dB,远优于以往方案信噪比S/N≥0 dB的技术指标,该方案利用某型号设备进行了系统级验证,跟踪灵敏度指标与上述结果一致。

4 结束语

本设计利用双通道非相干角误差解调方案实现了对宽带下行遥测信号的角跟踪,解决了对带宽遥测信号进行非相干角误差解调时信号带宽过宽的问题;本方案对单载波信号、FSK遥测信号、BPSK遥测信号、QPSK遥测信号以及扩频信号等均可以实现角跟踪,系统所能达到的跟踪灵敏度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可以进行广泛应用。

[1]董长虹.Matlab信号处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李瑞榜.地空高速数据链跟踪测角技术研究[J].无线电工程,2005,35(2):235-25.

[3]徐兴源,高全辉.单通道单脉冲跟踪体制的角误差解调[J].遥控遥测,1998,19(5):51-57.

猜你喜欢

触发器框图遥测
捷豹I-PACE纯电动汽车高压蓄电池充电系统(三)
远程控制式遥测地面站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WPF的遥测CAS信息实时监控系统设计开发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遥测方舱温度调节方法
电路图2017年凯迪拉克XT5
算法框图的补全
使用触发器,强化安全性
浅谈如何提高遥测状态估计合格率
基于图表法构建《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知识网络
几种常见触发器工作方式的讨论